- 年份
- 2024(6214)
- 2023(9272)
- 2022(7749)
- 2021(7097)
- 2020(5800)
- 2019(13506)
- 2018(13162)
- 2017(25329)
- 2016(13896)
- 2015(15605)
- 2014(15640)
- 2013(15889)
- 2012(15413)
- 2011(14430)
- 2010(14732)
- 2009(13953)
- 2008(13824)
- 2007(12605)
- 2006(11744)
- 2005(10973)
- 学科
- 济(65631)
- 经济(65553)
- 业(35377)
- 管理(33513)
- 企(24289)
- 企业(24289)
- 中国(24099)
- 农(21677)
- 地方(21519)
- 方法(20669)
- 数学(17846)
- 数学方法(17649)
- 业经(15384)
- 农业(15066)
- 制(13707)
- 财(13619)
- 学(13007)
- 银(12979)
- 银行(12963)
- 行(12675)
- 融(12385)
- 金融(12384)
- 贸(12067)
- 贸易(12050)
- 地方经济(11957)
- 发(11850)
- 易(11591)
- 环境(10370)
- 和(9223)
- 发展(8762)
- 机构
- 学院(207388)
- 大学(205663)
- 济(87168)
- 经济(85184)
- 研究(79570)
- 管理(73333)
- 中国(62613)
- 理学(60927)
- 理学院(60112)
- 管理学(59032)
- 管理学院(58634)
- 科学(48121)
- 京(47031)
- 财(42609)
- 所(42065)
- 研究所(37590)
- 农(37057)
- 中心(35233)
- 江(32946)
- 财经(32075)
- 北京(31549)
- 范(30234)
- 业大(30162)
- 师范(29975)
- 院(29160)
- 经(28843)
- 农业(28065)
- 州(27090)
- 经济学(26224)
- 省(25351)
- 基金
- 项目(126434)
- 科学(97719)
- 研究(95021)
- 基金(87900)
- 家(77420)
- 国家(76717)
- 科学基金(63033)
- 社会(58719)
- 社会科(55509)
- 社会科学(55495)
- 省(50096)
- 基金项目(46178)
- 划(42570)
- 教育(42564)
- 编号(39494)
- 自然(38532)
- 自然科(37432)
- 自然科学(37424)
- 自然科学基金(36730)
- 资助(36186)
- 发(33884)
- 成果(33399)
- 重点(29197)
- 课题(29000)
- 部(27439)
- 发展(27285)
- 展(26834)
- 创(25211)
- 性(24155)
- 国家社会(23794)
- 期刊
- 济(110763)
- 经济(110763)
- 研究(70106)
- 中国(48359)
- 农(35567)
- 学报(31460)
- 科学(30457)
- 财(29969)
- 管理(28375)
- 教育(26133)
- 融(25018)
- 金融(25018)
- 农业(24149)
- 大学(24146)
- 学学(22598)
- 业经(20395)
- 技术(18390)
- 经济研究(17309)
- 财经(15486)
- 问题(15422)
- 经(13326)
- 业(12431)
- 贸(12047)
- 国际(10655)
- 资源(10502)
- 商业(10466)
- 技术经济(10336)
- 经济问题(10057)
- 理论(9921)
- 图书(9791)
共检索到341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次发布我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3个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17年底,上述14个地区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256.94万公顷,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5601.21亿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敏 姚顺波
自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以及社会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过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的Meta分析方法,对220篇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固土保肥方面的效益得到广泛认可(30.4%),工程实施区土地植被覆盖度得到迅速提高(17.7%),同时在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在
关键词:
退耕还林 Meta分析方法 综合效益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浩
利用抽样调查和收集资料得到的数据,对张掖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退耕还林(草)社会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为“较好”;2002-2004年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三年内给农户带来了17 229.62万元的纯收入;通过三年的退耕还林(草),能增加植物碳量累积(NPP)170 658.11 t,NEP总量增加44 544.94 t。同时,还针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希望继续增加退耕还林(草)面积,在今后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安排合理的还草面积,增加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配套费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切实解决退耕农户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综合评价 张掖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涛 彭道黎 谢晨 黄东 袁梅 彭伟
前言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态恶化现状,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党中央、国务院于20世纪末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重点林业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实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宏胜 黄毓骁
文章运用贵州省2002~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工程实施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贵州省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发展成效 对策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庶 邓泽林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其作用于农民的生产领域,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因而又具备经济效益。以往文献虽曾试图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但无论是在实证方法的选择上,还是在微观数据的覆盖范围上,都存在不同缺陷。本文旨在评估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以农民收入变化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试图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退耕还林工程没能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但通过引导农户从事非农就业,改变了农户的收入结构,其中经营收入增加尤其明显。而且,退耕户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低收入农户退耕后收入大幅下降,高收入农户增收效果明显。鉴于此,建议政府在工程实施中实行...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民增收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杞银凤
以2000~2005年云南省会泽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为据,分析评价了该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成效。结果表明:陡坡耕作减少,生态效益初步显现;退耕补助期内,农户收入普遍增加;但因工程"造血"功能不完善及缺乏规划,农户生计仍受到较大影响。有序规划、稳步推进工程实施,扶持与拓展相关产业,改革与完善林权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与技能培训等将促使退耕还林的效益得到更大程度地体现。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效益 分析 会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昌敦虎 叶文虎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地区大多为贫困农村地区,低收成的退耕地上养活着大量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因此退耕还林工程欲想实现国家的退耕还林目标,就必须关注并妥善处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农户生活水平和退耕还林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贫困山区必须将退耕还林工程与脱贫工作紧密结合。贵州省古胜村实施的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以退耕还林的实施为背景,以优化地区发展条件和提高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切入点开展工作,充分体现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生态改善的“三生共赢”的原则,在短短的2年内使全村初步实现了发展模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该项目运作过程的分析说明:1)在退耕还林背景下的脱贫工作必须要有外部力量的介入;2)外部力量的介入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捷
本文从坡耕地与林地价值差异入手 ,认识和界定耕地与林地的价值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评价退耕土地的前后价值变化 ,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制定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坡耕地 林地价值 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焦树林 艾其帅
由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大气碳的减排增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健全,退耕还林碳汇效益的经济价值将会日益凸显。通过2000~2006年黔中清镇市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柳杉、桃树、李树、杏树、喜树、楸树7种林木的碳净贮量进行初步估算。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碳贮量和碳密度都有上升的趋势,中、幼龄林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通过对森林各树种蓄积量的预测,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其次为柳杉,经果林的碳汇功能最弱,到200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新章 谢高地 甄霖
采用典型农户调查和地方政府访谈等方法,对泾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基于退耕还林的效益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后续生态补偿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原州区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显著,其价值量平均为1 674.1元/(hm2.年),按2000年~2004年完成的退耕面积,总效益高达8 408.2×104元/年,退耕使当地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控制。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对当地农牧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退耕促进了作物生产结构优化和基本农田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草食性牧业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农民收入也比预计值偏低。从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金娜 姚顺波
考虑到当前世界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碳汇的重视,本文基于碳汇效益内部化和农户与政府行为的相关假设,设计了一个决定最优退耕还林补贴标准的框架,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碳汇效益函数,并将其纳入土地期望收益模型,计算出社会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林木最优轮伐期;同时,将造林补贴纳入农户退耕还林决策模型之中,探索激励林农在最优轮伐期内不砍伐条件下,使政府财政支出净现值最小的退耕还林补贴标准;最后用黄土高原常见的退耕树种刺槐为例进行实证模拟,实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的最佳退耕还林补贴年限为16年,补贴标准的原则是每年给予退耕补贴3 985.93元/hm2,这说明了现有的退耕还林年限还是合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树川 左停 李小云
对国内外在退耕还生态方面的政策进行了探讨,对退耕还林(草)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和观点进行综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我国当前的补偿政策缺乏以农民为主体的深入和系统的思考,应更全面深入地关注农户的生计,让“农民的知识”发挥创造性作用;在补偿的同时应考虑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方案,并由中央、地方、社会等多方共同协调合作完成。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补偿 农户生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乔媚 赵串串 丁绍兰 王玉莹 王湜 董旭
对湟水河流域8个县的退耕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2.0软件分析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态度和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基本持支持态度,而且认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周边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在5个影响因素中,农户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是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态度和对生态环境意识的显著性因素。总的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的根本利益产生了正面影响,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