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0)
2023(8817)
2022(7721)
2021(7192)
2020(6449)
2019(14738)
2018(14762)
2017(29946)
2016(16585)
2015(18927)
2014(19239)
2013(19505)
2012(18756)
2011(17079)
2010(17422)
2009(16488)
2008(16702)
2007(15448)
2006(13394)
2005(12269)
作者
(52388)
(43745)
(43718)
(41717)
(27775)
(20975)
(20154)
(17051)
(16252)
(15809)
(14724)
(14529)
(14045)
(13874)
(13835)
(13804)
(13602)
(12841)
(12699)
(12564)
(11144)
(10969)
(10861)
(9928)
(9856)
(9826)
(9787)
(9771)
(9023)
(8871)
学科
(73479)
经济(73408)
(45197)
管理(44296)
方法(34563)
(34537)
企业(34537)
数学(30688)
数学方法(30439)
(21440)
中国(19644)
(18418)
(16265)
(15582)
业经(15277)
地方(14505)
(14485)
贸易(14480)
(14096)
农业(13627)
(12978)
银行(12944)
(12356)
(11491)
金融(11488)
(11080)
财务(11057)
财务管理(11020)
产业(10819)
(10660)
机构
大学(253841)
学院(253423)
(106641)
经济(104410)
管理(92689)
研究(88289)
理学(79427)
理学院(78477)
管理学(77132)
管理学院(76673)
中国(66633)
科学(56214)
(54082)
(51550)
(50256)
(47376)
研究所(42959)
业大(41469)
农业(41173)
中心(40099)
财经(40005)
(38933)
(36065)
北京(34058)
经济学(33446)
(31828)
师范(31442)
(30860)
(30752)
经济学院(30572)
基金
项目(161618)
科学(124957)
基金(115934)
研究(114374)
(102377)
国家(101586)
科学基金(84417)
社会(71476)
社会科(67830)
社会科学(67808)
(63883)
基金项目(61651)
自然(54866)
(54041)
自然科(53485)
自然科学(53454)
自然科学基金(52540)
教育(51878)
资助(48282)
编号(46099)
成果(37951)
重点(37172)
(36218)
(36177)
(33291)
课题(32117)
科研(31423)
创新(31272)
计划(30985)
(30401)
期刊
(117773)
经济(117773)
研究(73311)
(47089)
中国(45892)
学报(45604)
科学(39179)
(38836)
大学(33333)
管理(32261)
农业(31809)
学学(31771)
(24480)
金融(24480)
教育(21953)
技术(20603)
财经(20442)
业经(20258)
经济研究(19091)
(17652)
问题(17234)
(16427)
(13950)
技术经济(13606)
(13348)
理论(12880)
商业(12763)
统计(12530)
科技(11558)
实践(11557)
共检索到37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金霞  黄晨阳  范小克  
阐述了我国食用菌的发展及意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作为食品具有食、疗、补三效,作为生态功能可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作为社会功能可带动餐饮业、商品零售业、包装、运输、肥料制造、制药业的发展,还可增加就业岗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平  杨传喜  张俊飚  
据11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发现:农民农业技术需求种类较多,其中优良的菌种、病虫害防治、轻简化栽培、菇床管理等是农户最为关心的技术。调研还发现,不同省区农民食用菌技术需求率差异较大,即使同一省区农民,对不同种类技术的需求率差异也较大。有针对地开展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部门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组织氛围营造、因地制宜的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芬  蔡衍山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贸易现状和加入WTO后该产业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提出了6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士义  唐玉平  刘娜  
食用菌生产在我国的高效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乃至整个大农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郁建强  
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食用菌产业在实现我国农业清洁生产中的作用和食用菌产业自身的清洁生产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各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当它们关系协调时,农业多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得到和谐发展;反之,农业就会畸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功能由长期定位于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农业多功能性,对实现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来源于土地资源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使整个社会受益,但社会并没有为其足额付费,因而政府应向农业提供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功能由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且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农业政策由以农补工政策演变为以工补农、以城补乡。我国新农村建设正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集中体现,是近年来各种惠农政策的必然归宿。因此,农业多功能性应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发挥指导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传健  何伦志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最终来源于土地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使整个社会受益,但社会并没有为此足额付费。因此,政府应按照WTO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业补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钱淼  王伟  郑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化进展,日本农业发生了极大变化,进口农产品激增、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粮食自给率下降和对外依存度增大等。在WTO体制下如何更好保护本国农业,以及如何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维持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日本农业的焦点问题。日本政府在2004年提出了农政改革基本构想,强调农业多功能的发挥,又在2005年正式立法确立了农业多功能性的具体实施思路。本文沿着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进,日本国内农业多功能建设推进体系,农业多功能性对农业保护的实质作用这样一个路径分析,得出农业多功能性的实质是借农业多功能性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斌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重视。1986及1989—90年世界食用菌总产分别为218.2万吨和376.3万吨,3年中食用菌产量以每年增长24.5%的速度提高到了72.5%。1939年全世界只有10多个国家栽培食用菌,目前已发展到80多个国家,成了世界性的种植业。我国1978年食用菌产量还不足5万吨,到1991年已达到140万吨。党中央国务院指出,9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为此,调整产业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平  黄腾  王维薇  
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在两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成为两国食用菌贸易进一步拓展的消极因素,制约了两国食用菌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此问题着手分析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状况及贸易互补性,并给出了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优势互补的相关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勇  严沙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双孢蘑菇一直是我国罐头产品中出口创汇的排头兵,出口量占到全球贸易量的一半以上,在世界食用菌罐头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我国的食用菌罐头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业体系,发展前景较好,出口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近年来因无序竞争、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造成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量的持续下滑,逐渐影响到我国食用菌罐头产业的健康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淑云  
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出口的增长,食用菌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食品产业。未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用现代农业的理念彻底改造传统的食用菌产业,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军  刘国宇  
食用菌人工栽培既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据历史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约1400年前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在1300多年前始于我国浙江省的庆元县,是人工栽培的第二种食用菌;人工栽培的第三种食用菌是金针菇,始于唐末韩谔撰《四时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