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5)
- 2023(10018)
- 2022(8602)
- 2021(8110)
- 2020(7090)
- 2019(16161)
- 2018(16294)
- 2017(33002)
- 2016(17952)
- 2015(20792)
- 2014(21039)
- 2013(21293)
- 2012(20285)
- 2011(18545)
- 2010(18888)
- 2009(17953)
- 2008(18077)
- 2007(16863)
- 2006(15044)
- 2005(13517)
- 学科
- 济(82980)
- 经济(82912)
- 业(58129)
- 农(47809)
- 管理(46740)
- 企(35386)
- 企业(35386)
- 方法(34977)
- 农业(31365)
- 数学(31345)
- 数学方法(31129)
- 中国(22244)
- 业经(21468)
- 制(17460)
- 财(17142)
- 地方(16975)
- 技术(16448)
- 贸(16162)
- 贸易(16155)
- 易(15769)
- 学(15666)
- 银(13597)
- 银行(13561)
- 行(13021)
- 发(12193)
- 产业(11746)
- 体(11626)
- 融(11526)
- 金融(11523)
- 环境(11028)
- 机构
- 学院(277197)
- 大学(272403)
- 济(120053)
- 经济(117676)
- 管理(104841)
- 研究(95503)
- 理学(89818)
- 理学院(88898)
- 管理学(87576)
- 管理学院(87090)
- 中国(73871)
- 农(70658)
- 科学(59514)
- 京(57500)
- 农业(54951)
- 财(52029)
- 所(50915)
- 业大(49524)
- 研究所(45999)
- 中心(45026)
- 江(43241)
- 财经(41272)
- 经(37222)
- 经济学(36239)
- 北京(35867)
- 范(34252)
- 州(33975)
- 师范(33861)
- 农业大学(33733)
- 经济学院(33151)
- 基金
- 项目(177080)
- 科学(136959)
- 研究(129835)
- 基金(125650)
- 家(109624)
- 国家(108668)
- 科学基金(90867)
- 社会(81624)
- 社会科(77082)
- 社会科学(77059)
- 省(71925)
- 基金项目(67183)
- 划(58951)
- 教育(57285)
- 自然(56801)
- 自然科(55362)
- 自然科学(55336)
- 编号(54860)
- 自然科学基金(54341)
- 资助(50848)
- 成果(44074)
- 发(41115)
- 重点(39711)
- 部(39515)
- 农(37840)
- 创(37280)
- 课题(36561)
- 创新(34989)
- 科研(33516)
- 国家社会(33492)
- 期刊
- 济(138123)
- 经济(138123)
- 研究(78613)
- 农(72668)
- 中国(53660)
- 农业(49397)
- 学报(46871)
- 科学(42244)
- 财(37665)
- 大学(35118)
- 学学(33621)
- 管理(33370)
- 融(28959)
- 金融(28959)
- 业经(28929)
- 技术(25522)
- 业(23990)
- 教育(23233)
- 问题(20692)
- 经济研究(20166)
- 财经(20125)
- 经(17393)
- 技术经济(16345)
- 版(15649)
- 农村(15235)
- 村(15235)
- 农业经济(14920)
- 世界(14709)
- 经济问题(14338)
- 理论(13999)
共检索到415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平 杨传喜 张俊飚
据11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发现:农民农业技术需求种类较多,其中优良的菌种、病虫害防治、轻简化栽培、菇床管理等是农户最为关心的技术。调研还发现,不同省区农民食用菌技术需求率差异较大,即使同一省区农民,对不同种类技术的需求率差异也较大。有针对地开展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部门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组织氛围营造、因地制宜的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传喜 张俊飚 徐卫涛
基于河南、山东等11个省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食用菌种植户的微观技术需求的优先序,结果显示:在搭架环节,农户最需要轻巧耐用棚架技术;在选种环节,农户最需要品质好、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新品种技术;在食用菌生产中,农户最需要的是轻简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因子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本文进一步得出结论:食用菌农户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活动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行为有正的影响,而食用菌销售难易程度与技术采纳负相关。该调研结果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本文从食用菌种植户这一参与市场流通的微观主体出发,通过调研数据发现农户对农产品流通认知不足。具体表现为:农户食用菌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及信息来源呈多元化趋势,但主要市场流通渠道与获取方式仍较为传统落后,市场价格信息缺乏,对市场交易方式和链条长度认知不足,新型交易方式采用较少,流通前期管理方式粗放,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受限制。此外,本文还尝试着探讨了影响农户市场流通认知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农户村庄附近道路类型、户主文化程度对农产品市场流通认知存在重要影响,其中户主年龄越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流通认知越有限;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农户对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认知能力越强;农户村庄附近道路类型越好,农户对农...
关键词:
农户 农产品流通 认知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丽 张润清 赵邦宏
本文以河北省258个食用菌种植农户为样本,运用二元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农户选择不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行为决策、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不同产业化组织模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户专业化程度和农户参与产业组织程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农户种植规模、非市场安排项目和产业组织认知水平是中层间接因素,农户生产性投资能力、政府支持方向和农户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户选择的最深层次根源因素。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支持其通过"非市场安排"吸引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职业素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金霞 黄晨阳 范小克
阐述了我国食用菌的发展及意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作为食品具有食、疗、补三效,作为生态功能可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作为社会功能可带动餐饮业、商品零售业、包装、运输、肥料制造、制药业的发展,还可增加就业岗位。
关键词:
中国 食用菌产业 多功能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斌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重视。1986及1989—90年世界食用菌总产分别为218.2万吨和376.3万吨,3年中食用菌产量以每年增长24.5%的速度提高到了72.5%。1939年全世界只有10多个国家栽培食用菌,目前已发展到80多个国家,成了世界性的种植业。我国1978年食用菌产量还不足5万吨,到1991年已达到140万吨。党中央国务院指出,9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为此,调整产业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丁洁 张俊飚 赖晓敏 张昭
中国是全球食用菌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但中国食用菌整体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这阻碍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发展。本文利用1790—2020年食用菌专利数据,从数量与质量两个层面对比中外食用菌技术创新格局,量化中外技术差距。结果表明:数量上,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专利呈指数式增长,远超其他国家;而在质量上,中国在食用菌技术创新性、法律稳定性与商业价值性等方面与其他主要食用菌生产国均存在明显差距。本文进一步从专利布局角度探究中国为食用菌专利大国而非技术强国的内在结构性原因,讨论发现:中国食用菌专利研发申请主体分散,企业专利数量多但质量低,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专利集中度高,但生产实践转化少;产前产中环节专利技术占比高,而栽培育种与精深加工等领域占比低。基于此,本文围绕食用菌技术研发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用菌 技术创新 专利质量 产业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士义 唐玉平 刘娜
食用菌生产在我国的高效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乃至整个大农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作用 发展方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勇 严沙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双孢蘑菇一直是我国罐头产品中出口创汇的排头兵,出口量占到全球贸易量的一半以上,在世界食用菌罐头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我国的食用菌罐头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业体系,发展前景较好,出口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近年来因无序竞争、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造成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量的持续下滑,逐渐影响到我国食用菌罐头产业的健康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敏 李玉 张俊彪
本研究以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确定的吉林省磐石、蛟河、汪清、敦化4个市县为调研对象,从农民视角深入调查分析了农民在产前菌种选择、产中病害管理和技术创新、产后产品销售过程的信息获取与决策行为。研究表明:吉林省的加工企业、生产者、技术服务者利益缺乏有效整合,错位的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导致当地农民在进行食用菌生产信息获取、生产管理和产品市场化过程仅依靠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决策和判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信息渠道的闭塞与决策过程的盲目性,势必会对菌农的经济效益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食用菌的菌种购买、生产、管理、销售的具体环节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有多渠道的信息选择,确保菌农决策行为的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梅 李晓贝 鄂恒超 周昌艳 赵晓燕
为加快完善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国内食用菌安全并促进出口贸易,对2016—2020年中国食用菌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受阻情况及原因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中国出口上述贸易国(地区)的食用菌被召回/扣留共计385批次,其中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占38%,原因主要是部分农药中国未制定残留限量标准或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与上述贸易国(地区)的农药种类和限量值不一致。从出口受阻及标准对比分析中国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主要存在以下2个问题:一是中国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实际生产用药不相符。7种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只有5种制定了相应的残留限量标准,而制定了残留限量标准的其他63种农药在食用菌上没有登记。2016—2020年,明确标明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被扣留/召回的食用菌,涉及的农药共35种,中国仅制定了其中10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二是中国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种类、限量值与上述贸易国(地区)仍有差距。中国对食用菌已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有68种,虽然总数上超过CAC和美国且完全覆盖CAC,但是仍然有4种农药美国有残留限量要求而中国并未制定。此外,中国制定的食用菌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种类数量远少于欧盟和日本。中国与欧盟相比,并未区分栽培食用菌和野生食用菌,但是欧盟第一次未在食用菌的残留限量标准方面全覆盖中国。中国与上述贸易国(地区)的农药残留限量值也存在差异,部分限量值比上述贸易国(地区)宽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栾斌 李润 杨蕊
食用菌作为云南省出口创汇额排名第二位的农产品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基于SWOT模式,分析云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战略,寻求解决云南食用菌产品的出口瓶颈的途径。
关键词:
云南食用菌 竞争力 SWOT 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静利 郭燕枝
现代技术创新使各国食用菌贸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面对如此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需要调整我国食用菌生产、加工和贸易策略,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并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摆脱食用菌贸易的"国际依赖症"。
关键词:
食用菌 技术 创新 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