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3)
2023(6046)
2022(5159)
2021(4922)
2020(4419)
2019(9756)
2018(10344)
2017(20098)
2016(11526)
2015(13433)
2014(13752)
2013(13615)
2012(13209)
2011(12106)
2010(12435)
2009(11829)
2008(11596)
2007(10890)
2006(9997)
2005(9378)
作者
(34480)
(28560)
(28479)
(27488)
(18050)
(13517)
(13080)
(10970)
(10862)
(10632)
(9720)
(9637)
(9401)
(9328)
(9048)
(8803)
(8553)
(8366)
(8357)
(8255)
(7582)
(7115)
(7069)
(6688)
(6673)
(6438)
(6406)
(6398)
(5971)
(5939)
学科
(39565)
经济(39434)
管理(30287)
(25343)
(17409)
企业(17409)
(16776)
中国(16546)
(14332)
方法(14175)
(12387)
数学(12368)
数学方法(12215)
(10512)
银行(10492)
(10157)
(9848)
农业(9771)
(9603)
地方(8626)
(8468)
金融(8461)
业经(8344)
(8318)
贸易(8310)
(8104)
(8047)
制度(8046)
教育(7633)
(6963)
机构
大学(162238)
学院(161767)
(64371)
经济(62616)
研究(59950)
管理(57649)
中国(48742)
理学(46915)
理学院(46359)
管理学(45557)
管理学院(45238)
(36562)
(35965)
科学(35010)
(32228)
(31459)
中心(28658)
(28597)
研究所(27706)
财经(25963)
农业(25175)
业大(23935)
北京(23896)
(23083)
(22733)
(22587)
师范(22469)
(21580)
(20720)
经济学(18752)
基金
项目(95285)
研究(74246)
科学(72097)
基金(65110)
(56628)
国家(56047)
科学基金(45188)
社会(44254)
社会科(41476)
社会科学(41469)
(37296)
教育(34485)
基金项目(33272)
编号(33164)
(31914)
成果(30413)
资助(27538)
自然(26668)
自然科(25927)
自然科学(25913)
自然科学基金(25422)
课题(23952)
(21447)
重点(21340)
(20741)
(19812)
项目编号(19508)
(19507)
(18458)
(17980)
期刊
(81671)
经济(81671)
研究(55529)
中国(41493)
(30615)
(27230)
学报(26250)
教育(24747)
科学(22097)
管理(21792)
(21636)
金融(21636)
农业(20126)
大学(19624)
学学(18006)
技术(14431)
业经(14222)
财经(12918)
图书(12787)
经济研究(12778)
问题(11588)
(11123)
书馆(9898)
图书馆(9898)
(9555)
(9516)
理论(9303)
(8479)
论坛(8479)
实践(8453)
共检索到27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玉英  洪群联  薄铠奇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和根本原因,以便为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建议,我们于2011年2月24日至3月2日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座谈、讨论、实地考察、随机抽查、暗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在南宁召开了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永建  刘宁  杨建华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中介及研究单位的推动体系等九大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珊珊  
食品安全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食品领域的"德国制造"是高质量的象征,这得益于德国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系统,并执行严格的保障原则和网络式的管理模式,共同构成了德国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洪群联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供应方、需求方、监管方三方利益相关者,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食品供应方需要提高责任、法律和道德意识,规范生产经营水平,从源头上杜绝有害食品产生;食品需求方需要提高食品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参与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食品监管方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增强行政监管能力,提高技术监管水平,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成本,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鲍长生  
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文章探讨了冷链系统内保障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以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目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隋姝妍  小野雅之  
食品安全问题随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食品中毒、伪造等问题的频繁发生而备受关注。作为邻国的日本,同样经历过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政府为此从制度法规等各方面入手,修改制定个法,整合机构,引入风险管理体系、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农业规范(GAP)、可追溯体系,强化食品标识和认证,消费者参与监管等,并实时更新,形成了完善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赖保障体系,收到良好的效果,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信赖感缺失的中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可山  王胜利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对消费者增进安全农产品的消费具有促进作用,消费者需要易于理解、可操作性强、公开透明的制度体系规制下的安全农产品消费环境。为此,应加强安全农产品成本收益核算,理顺安全农产品价格;加强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切实发挥保障食品安全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公开、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金旺,陈智  
本文运用粮食安全指标客观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提出应建立合理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晓  
加强农业法制,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等特征,使其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把粮食安全中带有根本性、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相关法律,从更深层次着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汉川  陈宁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近年频繁发生,煤矿安全生产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特点与规律的总结发现: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构建一套综合的、系统的、严密的、持续改进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为此,本文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思想、制度、监察、技术、全员和全过程等方面出发,初步构建了一套综合的、系统的、严密的、持续改进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运行模式,并提出了我国近期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制度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玉智  王立飞  
三鹿奶粉事件尚未远去,近日多美滋结石宝宝,蒙牛特仑苏OMP事件的发生,又再次把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如何依法保障食品安全,一时间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正是从分析其他国家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入手,探寻可供我国学习的经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福德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应设计、安排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安排应坚持效率、公平的原则。食品安全保障制度首先要确立生产者第一责任人制度;其次要确立食品召回制度;第三要健全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宗德  马霞  
本文主要介绍了法国家禽质量认证系统。它的红色质量认证标志系统将本地上游生产者(饲料厂、孵化场、种鸡场)和下游生产者(屠宰场、分销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综合有效的流通网络,向消费者提供明显不同于工业产品的家禽。由于在内在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生产实践和产品形象方面的不同,红色标志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差别是显著的。红色质量认证标志系统持续了35年,发展成一个非常有效的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相结合的认证架构,为中国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会宝  
近年来,济南市粮食局通过实施"三大民生工程"、打造"三大保障体系",发展壮大粮食产业,推动了粮食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确保了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许成安  
近几年我国粮食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 ,但这种供大于求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由于粮食安全涉及经济的各个环节 ,不能仅以生产能力和供求平衡作为评价的标准 ,所以 ,即使是在目前粮食供略大于求的情况下 ,我国的粮食安全程度仍然很低。中国粮食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在于粮食资源的流失 ,资源的流失是由于该产业缺乏使其获得合理收益的机制。在粮食比较利益低下这一事实难以改变的条件下 ,政府应该通过构建粮食生产要素的保障体系来保护粮食的生产能力 ,提升粮食安全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