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6)
2023(8315)
2022(7650)
2021(7282)
2020(6568)
2019(15661)
2018(15855)
2017(31880)
2016(17724)
2015(20600)
2014(20990)
2013(21019)
2012(19940)
2011(18000)
2010(18438)
2009(17614)
2008(17746)
2007(16220)
2006(14341)
2005(13010)
作者
(52220)
(43447)
(43404)
(41485)
(27655)
(21120)
(20243)
(17144)
(16236)
(15662)
(14654)
(14565)
(13738)
(13676)
(13641)
(13604)
(13287)
(12820)
(12650)
(12636)
(10988)
(10858)
(10675)
(9947)
(9930)
(9797)
(9726)
(9674)
(8941)
(8739)
学科
(75141)
经济(75063)
管理(50782)
(49141)
(38900)
企业(38900)
方法(35336)
数学(31583)
数学方法(31213)
(22411)
(20868)
中国(20406)
地方(17007)
(16848)
(14866)
贸易(14858)
业经(14831)
农业(14414)
(14390)
(14152)
(12760)
银行(12737)
(12508)
财务(12475)
财务管理(12430)
(12018)
(11834)
企业财务(11566)
(11294)
金融(11291)
机构
大学(260039)
学院(258992)
(105707)
经济(103074)
管理(99639)
研究(85881)
理学(84442)
理学院(83465)
管理学(82184)
管理学院(81677)
中国(67734)
(55860)
(52726)
科学(52607)
(44873)
(43298)
中心(40765)
财经(40576)
(40372)
研究所(40072)
业大(37520)
(36287)
北京(35862)
(35202)
师范(34926)
农业(33994)
(32602)
经济学(31241)
(30318)
财经大学(29540)
基金
项目(160019)
科学(123773)
研究(119231)
基金(112755)
(96780)
国家(95932)
科学基金(80774)
社会(72702)
社会科(68667)
社会科学(68641)
(63848)
基金项目(60651)
教育(55119)
(53633)
自然(51639)
编号(50977)
自然科(50291)
自然科学(50274)
自然科学基金(49326)
资助(46955)
成果(42621)
重点(35980)
(35889)
课题(35346)
(34935)
(32596)
科研(30650)
创新(30454)
教育部(30353)
项目编号(30171)
期刊
(121918)
经济(121918)
研究(79956)
中国(49588)
(42775)
(38827)
学报(36878)
科学(34485)
管理(33983)
大学(27427)
教育(27238)
(26227)
金融(26227)
农业(25829)
学学(25370)
技术(22828)
业经(20625)
财经(19794)
经济研究(18843)
问题(17637)
(17002)
(14115)
技术经济(13903)
(13809)
理论(13677)
图书(13662)
统计(13393)
资源(12642)
商业(12550)
实践(12352)
共检索到395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真  
我国自2003年首次提出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以来,已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上海市的预算绩效评价为例,发现绩效评价整体缺乏透明度、绩效评价第三方力量尚未成熟、绩效评价结果未能充分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对上海市预算绩效管理形成极大的约束和限制。为此,应切实增加绩效评价的透明度、提高绩效评价第三方力量和强化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以提高我国预算绩效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晨琛  王晓鸣  
利用改进熵权的TOPSIS方法,以上海市为样本,从经济效益、社会稳定、城市发展、土地低碳四方面对城市土地储备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1年上海市土地储备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与土地低碳绩效发展不均衡。且政府的土地、经济以及区域发展规划均会对土地储备绩效造成一定影响。对此,政府应在城市规划基础上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土地低碳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并通过监管及委托代理机制规避地方政府寻求土地财政的行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艳杰  吴永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都市地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接近或低于安全警戒线,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区域粮食与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及进行耕地保护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欢明  诸大建  
在理论研究层面,从效率、回应性、公平三维度构建公共服务绩效公式,追求单位成本服务满意最大化。在案例分析层面,以上海市公共汽车交通服务为例,通过灰色评价衡量其服务绩效为"一般"水平,并逐步迈入"较满意"行列。据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提高技术效率和公众满意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彭锻炼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问题,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本文以上海市某区2010年—2012年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为例,从为什么要评价、做了什么、怎样评价、评价结果、以及如何改进五个方面完整地揭示了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的绩效状况,为全国其他地区更快更好地实施新农村建设、更高效地使用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明  黄思平  夏君  
本文以上海市8所高校2006年的人事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女教师人数占高校教师队伍总数的百分比以及女教师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和担任重要领导岗位状况五个维度,分析了高校女教师的生存状态。研究发现,虽然高校女教师人数已经接近男教师,但女教师在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担任高校重要领导岗位方面仍然处于不利地位。目前我国高校仍然是一个男性中心主义组织,女教师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艳辉  
在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资源节约型制造业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对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包括4大要素和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03年上海市制造业的资源节约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这套指标体系将为其他各省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立国  楼国强  
本文采用上海市企业的排污和经营数据,分析了内外资企业的环境绩效。我们的研究表明外资企业有更高的环境绩效;然而,外资企业并没有在排污口末端去除更多的污染物,相反甚至更少。这反映了外资企业低的排放主要是因为更清洁的生产过程,而不是因为更多的污染物去除。因此,我们认为外资企业更高的环境绩效主要原因是他们具有内在先进的、清洁的生产技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飞  沈世芳  李永贺  徐鹤  
基于生态效益中自然资源投入最小化与获得价值最大化的观点,通过多项式函数关系及偏最小二乘法综合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密度对空间碳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碳绩效的S型变化与城市密度一元线性趋势呈现动态平衡;碳排放、空间碳绩效及城市密度变化与距中心城区距离成反比。空间碳绩效与人口、建筑及经济密度分别呈"N"型、倒"U"型及倒"N"型曲线关系。人口密度较之于建筑和经济密度对空间碳绩效的影响更大,城市密度提高可以抑制空间碳绩效的增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以上海地区为例,分析当前工业用地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新型城镇化政策提出的"减少工业用地"要求,认为工业用地的更新是当前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出:大城市地区工业用地存在着规模结构偏大、空间布局混乱、低效使用情况突出等问题,是盘活存量、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的主要对象。相关理论研究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其一,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忽视工业用地受土地财政和乡村工业影响的特殊性;其二,重视工业用地的经济性评价忽视空间效益评价;其三,重视局部更新研究,忽视统筹城乡、并与城乡空间结构进行互动。针对产业空间重构的趋势判断,提出了丰富城市更新理论内涵、引入空间绩效评价规划技术手段的研究对策和思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文华   王嘉韵   吴卿仪   陈珉惺   王力男   金春林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主体,与商业健康险有效衔接,能够加快优质医疗服务落地,促进创新发展,商业健康险能够优化产品保障,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双赢。文章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特征、经济水平、医疗资源、政策环境分析上海市对于多层次医疗保障的供求现状,定位现阶段公立医院与商保合作的困难与瓶颈。最后提出探索放宽特需服务自主发展空间、提升商保机构与公立医院健康管理服务衔接水平、加强数据管理与共享、加强商保对于创新药械的保障等建议,以推进商保与公立医院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永千  
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创新能力、创新支撑、创新效果视角构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评价系统和指标。结果显示,近5年来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仍有改善空间;上海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支出,增加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支出,同时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拨款力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丰雷  郭惠宁  王静  黄晓宇  
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土地资源的数量约束逐渐强化,但是经济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减少土地资源数量约束的制约作用。1999-2008年上海市土地资源数量安全和结构安全的评价值逐年下降,2008年均处于"高度不安全"状态,但是效率安全和质量安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接近"绝对安全"和达到"基本安全",因此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程度总体上处于"基本安全"状态。(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价格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增加。1999~2008年上海市土地资源价格安全的评价值波动较大,2008年仅接近"基本安全"的最低限,这种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损害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家平  刘娟  孔令丞  
我们从资源利用效果、废弃排放减量、循环再用特征、经济运行效果、生态环境效益等影响区域工业体系循环经济效果的重要方面入手,建立了一套在区域工业体系中推进循环经济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从投入端、运行过程、输出端来衡量工业体系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征。运用AHP法测算了各指标权重,对1999~2006年上海市工业推进循环经济的效果进行了度量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永千  
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创新能力、创新支撑、创新效果视角构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评价系统和指标。结果显示,近5年来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仍有改善空间;上海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支出,增加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支出,同时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拨款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