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1)
2023(7632)
2022(6610)
2021(6398)
2020(5485)
2019(12767)
2018(12626)
2017(23689)
2016(13228)
2015(15358)
2014(15504)
2013(15486)
2012(14440)
2011(13146)
2010(13476)
2009(13341)
2008(13594)
2007(12257)
2006(11260)
2005(10768)
作者
(37616)
(31263)
(31067)
(29773)
(19783)
(14616)
(14274)
(12019)
(11637)
(11383)
(10602)
(10410)
(10205)
(10033)
(9801)
(9569)
(9206)
(9181)
(9080)
(9058)
(8016)
(7575)
(7471)
(7160)
(7143)
(7066)
(7001)
(6976)
(6331)
(6059)
学科
管理(53074)
(49110)
经济(49022)
(43739)
(38555)
企业(38555)
(20809)
方法(20499)
(18620)
中国(17360)
数学(17171)
数学方法(17021)
(13082)
(12941)
财务(12904)
财务管理(12856)
(12639)
银行(12629)
企业财务(12163)
业经(12061)
(11948)
(11724)
(10590)
贸易(10582)
(10404)
(10096)
金融(10094)
体制(10022)
(9778)
(9558)
机构
大学(192283)
学院(189723)
(81758)
经济(79853)
管理(75300)
研究(63873)
理学(61601)
理学院(60923)
管理学(60236)
管理学院(59836)
中国(54919)
(47349)
(41755)
财经(34570)
科学(34329)
(32015)
(31168)
(30332)
中心(29776)
研究所(27894)
北京(27191)
财经大学(25564)
(25190)
经济学(24943)
(24155)
(23039)
(22937)
师范(22749)
业大(22540)
经济学院(22261)
基金
项目(110652)
科学(87054)
研究(84543)
基金(80675)
(68675)
国家(68105)
科学基金(58225)
社会(54277)
社会科(51426)
社会科学(51415)
基金项目(42259)
(41267)
教育(39206)
自然(35549)
(35317)
编号(34774)
自然科(34621)
自然科学(34614)
自然科学基金(34003)
资助(33011)
成果(30267)
(26670)
(26052)
重点(24923)
课题(24377)
(22844)
(22829)
教育部(22786)
(22607)
国家社会(22448)
期刊
(100617)
经济(100617)
研究(65241)
中国(44788)
(40589)
管理(33827)
科学(24395)
(24385)
金融(24385)
学报(24346)
(22574)
教育(20254)
大学(19729)
财经(18319)
学学(18156)
技术(16973)
(15809)
经济研究(15648)
业经(15020)
农业(14541)
问题(13181)
(12357)
国际(11211)
会计(11099)
理论(11060)
财会(10044)
现代(9818)
实践(9815)
(9815)
技术经济(9532)
共检索到319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志勇  
1979年以来,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1979~1993年,我国恢复了预算报告与批准制度,建立了以《国家预算管理条例》为标志的新预算管理制度,着重加强预算平衡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管理。1994~1999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初步形成,注重预算收入管理,与此同时初步形成了复式预算体系,完成了《预算法》的立法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平衡与赤字控制和债务管理。2000~2013年,我国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这一阶段以部门预算改革为中心,以支出预算管理为重点,统筹预算内外资金。2013年至今,预算管理制度正在按照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总体方向进行改革。未来预算管理制度将在中...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惠霞  康佳  
对9个不同层级典型样本的网络新闻文本关键词频统计与文本的分析表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显著的审批效率取向与政府主导色彩,作为一种多重现实条件约束下的理性选择,它着眼于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既改善了政府绩效又释放了市场活力。然而,这一理性选择在新时期潜藏着"效率陷阱"风险,难以回应各种新的治理挑战,不能为实现"中国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需的国家能力奠定基石。进一步分析典型样本的相关新闻文本,发现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2010年前后出现转折,它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演进方向与路径是从"政府绩效"向"政府治理能力"转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银梅  张亚琼  
1.坚持权力制衡原则,合理配置预算权。目前预算权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完善预算制度的重中之重。可以考虑按照权力制衡原则,设置权责明晰、相互制衡、相互合作的预算管理机构体制。可以说,权力和责任明晰了,权力配置合理了,预算管理制度的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现代预算制度是在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法治性、政治性、公共性和民主性等基本特征,这使得预算权的配置涉及立法、行政和司法各大机构。因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振球   劳汉生  
建国 5 5年来 ,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产生、长期相对稳定、中央政府供给主导型、“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并存四个阶段。本文认为 ,今后预算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将由“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模式向需求诱致型制度模式转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嘉  
选择合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旨在解释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程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城镇化进程和产权制度四个关键局限约束下合约演进的过程;住房合约是国家合约的组成条款,它以适应国家合约的形式出现,以辅助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住房制度的未来选择,也将取决于局限的走向,可以通过判断关键局限的转变,来判断住房制度的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莉  万春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1951年初步建立,迄今已50多年的历史。以养老保险制度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缴费和给付的变革为主线,回顾和总结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四个时期:1951~1965年的初步创立时期、1966~1976年的停顿时期、1977~1990年的恢复和改革探索时期以及1991年后的转轨时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平  
长期以来,在传统预算模式下,财政支出和资金使用在一些部门中存在不计成本,不讲效益,权责脱节,责任不明等现象。需求端关注得多,供给端关注质量过少。对于如何"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即"钱从何来"、"钱如何分",关注得比较多;但对于"钱如何管"、"钱花得怎么样",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这种局面长期持续,财政工作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窘境,那就是无论"蛋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凤轩  孙颖鹿  
随着绩效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棘手之处慢慢凸显。由于当前我国预算环境与经济发展条件复杂性的存在,使得实际中一项改革政策的制定需要按照推敲—试点—全面推行的过程,有时甚至还会在试点阶段后出现反复,这需要对绩效预算的各个环节——指标设定、制度运行、绩效意识以及结果评价等环节逐一进行剖析。本文意在根据新常态下我国绩效预算管理制度运行的现状,有重点地对背景与制度环境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对解决当下我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家勤  
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目标模式取决于财政制度模式。不同的财政制度模式下,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模式是不同的。而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因此,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下的公共预算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家勤  
本文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的目标模式及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的基本路径。作者认为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必须置于构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下,因此,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有效实现公共财政职能的公共预算制度,并且提出了我国公共预算制度框架安排的基本规则及转向公共预算制度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军  孟九峰  
一、我国当前应急预算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关于应急资金管理的明确法律依据是:《预算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此外,还设有预算拨款和专项拨款这两项政府拨款机制予以财力保障。从过去危机事件发生年度的情况可以看出,在公共危机事件爆发并蔓延后,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东立  谢凤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曲折前行。本文梳理农业保险制度演进历程,从农业保险产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政府补贴、大灾风险分散等方面解释了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逻辑,发现政府引导及面向农户需求是我国农业保险成功的关键。提出作为农业保护制度的重要工具——农业保险的下一步改革方向:建立健全以农业保险为核心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目标精准的保险补贴体系、有序竞争的农险经营体系、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农业保险数据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海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当前,在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预算定位不清、预算分配不完善,预算编制不细,预算约束力不强、预算支出效率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转变机制上入手,以预算的公共性为立足点,以明确责任为根本点,以提高资金效益为重点,强化结果导向,从以预算投入为主向重视产出、结果为主转变。下一步,应在理念、方法及模式上进行制度创新,着力构建符合现代预算管理方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推动公平、规范、高效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翔  
目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应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重塑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管理机制,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将落实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首要任务;重视无形资产管理,明确无形资产的管理目标;完善内部控制,加强监督力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鲁来  
对我国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进行梳理,并根据条件的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实践经验分析表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外部环境和社员个人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对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予以重新认识和定位,实现功能的重组和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推进农村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