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6)
- 2023(4047)
- 2022(3399)
- 2021(3407)
- 2020(2838)
- 2019(6450)
- 2018(6379)
- 2017(13364)
- 2016(6926)
- 2015(7941)
- 2014(7867)
- 2013(7987)
- 2012(7674)
- 2011(6954)
- 2010(7243)
- 2009(7157)
- 2008(7064)
- 2007(6643)
- 2006(6305)
- 2005(5604)
- 学科
- 济(27667)
- 经济(27518)
- 管理(18495)
- 业(18393)
- 企(13697)
- 企业(13697)
- 中国(12582)
- 方法(12508)
- 农(11038)
- 制(10681)
- 数学(9487)
- 数学方法(9436)
- 财(9232)
- 银(8916)
- 银行(8914)
- 行(8628)
- 业经(7639)
- 融(7076)
- 金融(7075)
- 农业(6738)
- 贸(6726)
- 贸易(6721)
- 易(6646)
- 体(6550)
- 和(6313)
- 体制(5571)
- 理论(5368)
- 制度(5200)
- 度(5200)
- 务(4535)
- 机构
- 大学(105086)
- 学院(103722)
- 济(45044)
- 经济(44021)
- 管理(38247)
- 研究(34478)
- 理学(31771)
- 理学院(31446)
- 管理学(31074)
- 管理学院(30878)
- 中国(29801)
- 财(26932)
- 京(22172)
- 财经(20201)
- 经(18165)
- 科学(17693)
- 所(16978)
- 中心(15964)
- 江(15381)
- 财经大学(14966)
- 北京(14793)
- 研究所(14693)
- 经济学(14461)
- 范(13901)
- 师范(13833)
- 农(13115)
- 经济学院(13086)
- 州(12631)
- 院(12059)
- 业大(11344)
- 基金
- 项目(58574)
- 研究(47859)
- 科学(45755)
- 基金(42105)
- 家(35050)
- 国家(34667)
- 社会(32762)
- 社会科(29723)
- 社会科学(29712)
- 科学基金(28919)
- 教育(22075)
- 基金项目(21713)
- 省(21260)
- 编号(20972)
- 成果(19002)
- 划(18324)
- 资助(16906)
- 自然(15147)
- 自然科(14722)
- 自然科学(14716)
- 自然科学基金(14466)
- 部(14369)
- 课题(14150)
- 性(13427)
- 国家社会(13136)
- 项目编号(12994)
- 重点(12837)
- 制(12767)
- 教育部(12702)
- 发(12467)
共检索到167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云锋
腐败的滋生与预算缺乏有效监督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但由于政府"权力依赖症"①对权力格局的固守,我国预算内在的约束机制与体制内的预算监督基本丧失了其应有功能。因此,当前我国预算反腐败可能需要更多地依赖预算的社会监督,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预算的社会监督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使预算的社会监督成为我国通过预算反腐败的一种现实和相对有效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社会监督 预算反腐败 预算约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乐 葛荃
在经济飞速发展和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腐败问题已成为危害经济社会生活的毒瘤,而反腐败工作也日益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描述了腐败对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危害,并在系统地分析了腐败成因的基础上,详细地论述了预防与治理并举的反腐败逻辑。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腐败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芷铭
一是预算公开中存在问题和反腐败模式的缺陷。其一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预算外透明度大大低于预算内透明度。在进行预算工作之时,未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其中。这就导致在展开预算公开工作之时,相关工作人员可能进行变通执行,与实际要求相违背。与此同时,预算外收支总体缺乏透明度。由于财政性资金来源层次不同,进而导致从预算内到预算外,法律对其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逐渐降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透明度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庆龙
一、制度、流程与内部控制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大至国家,小至部门、班组,都要建立制度或者说规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过,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与不易腐的长效机制。制度起源于人的群体性交往。有一个关于分粥的故事可以反映这一点。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有七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七个人每天面对一锅粥,如何制定分配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一把手” 不相容岗位 反腐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本文以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审计监督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审计监督对反腐败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分权与地区腐败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具有抑制作用的假设;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受到审计监督的约束,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机制,审计监督的处罚力度越大,越有可能增强财政分权对腐败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地区腐败水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审计监督 腐败 国家审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本文以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审计监督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审计监督对反腐败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分权与地区腐败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具有抑制作用的假设;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受到审计监督的约束,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机制,审计监督的处罚力度越大,越有可能增强财政分权对腐败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地区腐败水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审计监督 腐败 国家审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侯觉非 韩龙
反腐败问题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我国反腐败现状可以从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源头治理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深入了解和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反腐败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腐败”的概念和类型划分、反腐败的领域范围、预防腐败以及制定反腐败的专门法律等方面探讨和研究反腐败的基本问题,以便促进我们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并推动相关的工作。
关键词:
反腐败现状 反腐败前景 反腐败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金卓
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协同反腐贯穿于党领导下的百年审计工作历史,是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独特作用的重要实践方式,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协同反腐既是提高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效能的要求,也是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要将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成果有效转化为腐败治理成效,必须健全协同反腐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破解工作短板,提高协同效能。未来的协同反腐应当聚焦查办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等重点领域,审计机关要提升协同反腐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提高腐败相关问题线索的精准性,持续推进反腐工作的系统集成。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党内监督 反腐败 协同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关键词:
反腐败 审计风险 审计定价 政治关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涛
当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运行状态欠佳,刚性不足。地方立法是弥补预算监督刚性不足的可能存在:地方立法具有法定权威性,是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地方立法权的扩容使其覆盖面具有普遍性,并且属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的权力。预算监督和地方立法具有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地方立法需要借助预算监督拓展立法空间;另一方面,预算监督有待地方立法予以保障。两者融合点在于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地方政府给付行政。实现两者融合发展,地方立法应当注重选择给付性立法项目、推动"预算类条款"落实、强化"预算类条款"立法评估、充分体现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此外,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政府给付行政的监察治理,提高地方立法"预算类条款"的合理性。
关键词:
预算监督 地方立法 公共服务 给付行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亮
一、反洗钱服务社会反腐败的障碍因素分析(一)洗钱罪上游犯罪范围需进一步扩大从国际通行惯例来看,我国目前洗钱上游犯罪界定范围仍显过窄。在国际上"洗钱上游犯罪范围最大化"已成为反洗钱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共识,《国际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追阳
本文借助十八大掀起的一系列反腐行动作为外生冲击,重点考察了反腐败对企业非经济绩效(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反腐败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且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掩饰动机"和"资源释放效应"可能发挥了主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当前反腐败的背景下,增加环境保护、消费者权利保护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与改善可能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本文为反腐败的实施成效提供了微观角度的实证证据,为"反腐有利论"提供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证据。
关键词:
反腐败 社会责任 声誉说 政治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王露瑶
文章采用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末全国31个省区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反腐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纪委通报的腐败官员落马事件对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平均而言,该地区每增加一名副厅级以上的落马官员,当季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接近0.1个百分点,这种影响是即时和短期的,并不具有长期累积性。进一步论证发现,反腐败主要是通过放缓投资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此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反腐败的影响更大;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落马事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增进了人们对腐败、反腐败和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规律的理解,丰富了政治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反腐败 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刚 李树
中国的官员治理体制是中央政府反腐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官员治理体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官员交流)制度。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交流样本,首次系统评估了官员交流的反腐败效应。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显著降低了流入地的腐败程度;同时,官员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反腐败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省长交流的反腐败绩效要优于省委书记交流。此外,官员任期与腐败程度之间存在U型的曲线关系。
关键词:
官员交流 官员任期 反腐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