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3)
- 2023(16624)
- 2022(13810)
- 2021(13120)
- 2020(11128)
- 2019(25014)
- 2018(24626)
- 2017(48299)
- 2016(25088)
- 2015(27913)
- 2014(27402)
- 2013(26977)
- 2012(24588)
- 2011(21794)
- 2010(21974)
- 2009(20683)
- 2008(19662)
- 2007(17515)
- 2006(15342)
- 2005(13859)
- 学科
- 济(97296)
- 经济(97184)
- 管理(78878)
- 业(78386)
- 企(66843)
- 企业(66843)
- 方法(47282)
- 数学(41465)
- 数学方法(41015)
- 银(36137)
- 银行(35991)
- 行(34386)
- 中国(32982)
- 融(32766)
- 金融(32765)
- 财(30519)
- 制(29750)
- 农(25504)
- 业经(23111)
- 技术(20560)
- 贸(20087)
- 贸易(20066)
- 易(19576)
- 务(19346)
- 财务(19300)
- 财务管理(19256)
- 企业财务(18463)
- 地方(17857)
- 农业(16810)
- 体(16737)
- 机构
- 学院(345525)
- 大学(345459)
- 济(149950)
- 经济(146974)
- 管理(140909)
- 理学(120877)
- 理学院(119761)
- 管理学(118084)
- 管理学院(117417)
- 研究(107630)
- 中国(96753)
- 财(75044)
- 京(70319)
- 财经(59769)
- 科学(59017)
- 经(54444)
- 中心(54113)
- 江(50893)
- 所(50772)
- 农(48399)
- 经济学(47555)
- 研究所(45440)
- 财经大学(45027)
- 业大(44573)
- 北京(44002)
- 经济学院(43132)
- 州(41534)
- 范(40488)
- 师范(40110)
- 商学(39810)
- 基金
- 项目(227771)
- 科学(183112)
- 基金(169774)
- 研究(169381)
- 家(145243)
- 国家(144023)
- 科学基金(126966)
- 社会(111609)
- 社会科(106194)
- 社会科学(106170)
- 基金项目(89482)
- 省(87774)
- 自然(80804)
- 自然科(79063)
- 自然科学(79039)
- 教育(78612)
- 自然科学基金(77701)
- 划(73306)
- 资助(68870)
- 编号(67255)
- 成果(53807)
- 创(52168)
- 部(52142)
- 重点(50294)
- 创新(48019)
- 发(47984)
- 国家社会(46879)
- 教育部(46161)
- 课题(45543)
- 人文(45312)
- 期刊
- 济(159174)
- 经济(159174)
- 研究(106742)
- 中国(66957)
- 融(60303)
- 金融(60303)
- 财(58465)
- 管理(55112)
- 学报(44862)
- 科学(44336)
- 农(42232)
- 大学(36193)
- 学学(34396)
- 教育(32045)
- 财经(30550)
- 技术(29521)
- 经济研究(26801)
- 农业(26567)
- 业经(26199)
- 经(26116)
- 问题(20733)
- 理论(19393)
- 贸(17857)
- 商业(17503)
- 实践(17475)
- 践(17475)
- 技术经济(17241)
- 统计(16104)
- 国际(15942)
- 策(15667)
共检索到52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业务形式及产品名称更加复杂多样。怎样发挥金融科技的正面作用,又有效消除潜在风险,成为当前非银行支付监管面临的重大挑战。此外,非银行支付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业垄断、数据寡头、混业经营等问题凸显,使得传统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发展。我国非银行支付监管亟需实施适应性监管。本文提出金融监管应秉持适应性、一致性以及穿透性原则,严格落实反垄断审查,推动非银行支付适应性监管创新,在鼓励非银行支付平台金融创新的同时,维护公平市场竞争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娜
随着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水平的提高,其对银行业集中度产生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各国人均收入的差异使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U"型影响仍然存在,且对低收入国家更为显著,但高收入国家却呈现"倒U"型特征。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U"型影响,在集中度本身就较高的国家最为明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娜
随着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水平的提高,其对银行业集中度产生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各国人均收入的差异使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U"型影响仍然存在,且对低收入国家更为显著,但高收入国家却呈现"倒U"型特征。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U"型影响,在集中度本身就较高的国家最为明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邱福提 谢芳俊
选取2003~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和监管改革两个维度出发,对市场竞争、监管改革与银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银行效益、市场竞争和监管改革普遍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市场化改革和监管改革有效促进了银行效益的提高,并且监管改革对银行效益的促进效果更好;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市场化改革更有利于带动银行效益的提高,而西部地区监管改革对银行效益的提升更为明显。
关键词:
市场竞争 监管改革 银行效益 空间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毅峰
竞争是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力,而金融创新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包括银行业内部的竞争,还包括与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资本市场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在观念、制度以及金融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创新,这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然而,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风险,有时这种风险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商业银行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并重视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竞争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风险防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延进
如今,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张、加速创新的状态,而与之相关的监管配套措施相对不足,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事件频发。通过分析工作思路、指标和操作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体系中引入分类监管方法的方案和建议。分类监管是提升支付机构监管效能的有效方式,它可以促进支付机构优胜劣汰和有效监管力量的充分高效利用,也是监管深化、细化的客观要求。分类监管应遵恤公平性、适应性、包容性原则,坚持鼓励和规范并重,培育和防险并举。实施支付机构分类监管,应尽快探索构建支付机构分类监管机制,构建以客户备付金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加强内部协调配合和上下沟通联动,并借助专业评级机构参与评价。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支付机构 分类监管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谈伟宪
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上海以加快推进"四个率先"为主线,积极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努力开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在此形势下,随着金融改革继续深入,金融机构和金融要素市场的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常态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但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包括整合监管架构、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整合其他信息在内的多项监管建议,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
新常态 非银行金融机构 监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金融行为监管已成为国际监管的共同发展方向。《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市场行为监管机制》一书通过对行业监管的核心概念、理论体系、国际检验和监管手段等的研究,以优化市场行为监管手段达到更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在内容的安排上该书共分为十二部分,通过阐述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行为监管的现状与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有效运行行为监管手段。笔者在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法律保护"(JB13150S)、2013年闽江学院院级社科研究项目"理财产品消费者法律权益保护研究"(YSY13007)的研究过程中,认真仔细地阅读了该书,认为它立足新时代,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蒋海 占林生
选取中国101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分析资本监管和市场竞争对银行贷款规模及其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系统GMM估计,对理论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资本监管放松时,有利于贷款增加,而且个人贷款比公司贷款更加敏感;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抑制信贷扩张,改善贷款结构,另一方面会降低银行的资本缓冲,提高银行风险水平;市场竞争将削弱资本缓冲对贷款的促进作用。建议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改变银行的贷款结构,并根据不同市场竞争水平对银行实施差异性监管。
关键词:
资本监管 市场竞争 商业银行 贷款结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海 杨利
基于2004年~2015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监管压力与市场竞争力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监管压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大型银行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负向作用明显弱于其他类型银行;市场竞争力对银行业稳健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无明显差异。此外,不同类型银行监管压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交互作用与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交叉作用增加了小型银行的稳健性,却显著降低了大型银行的稳健性。另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强化了银行稳健性的动态一致性特征,随着资本监管压力和银行业竞争性的上升,银行稳健性对监管压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敏感性显著增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郜栋玺 项后军
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下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重要性以及金融监管日益趋严的大背景,采用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下银行的多重市场竞争如何影响其风险承担,并进一步引入不同监管维度的视角,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及金融监管下多重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传统贷、存款市场而言,贷款市场竞争显著抑制了我国银行业及各类银行的风险承担,且贷款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抑制作用,但国有银行除外;而存款市场竞争显著提升了我国银行的风险承担,但存款利率市场化并未进一步强化其影响,地方银行除外;对于理财产品市场而言,其市场竞争同样会显著增加我国银行业及各类银行的风险承担,且利率市场化进程会进一步增加这种正向链条的影响;在纳入多维度监管因素后,本文发现事前和事后监管能够有效地增加贷款利率市场化及其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而针对理财产品市场,仅有事前监管能够显著地削弱利率市场化进程与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伟明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根据该改革方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通过集中监管,全面、系统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 问题思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田甜 陈晨
全球金融危机后,英国进行了系统而彻底的金融监管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根据《2010年金融服务法案》,英国成立了消费者金融教育局,由其独立、系统、全面地开展消费者金融教育工作。根据《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英国正式撤销了金融服务局,将其职能分拆,由金融行为局和审慎监管局两个机构承担,从体制上实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职能的分离。同时,金融行为局被赋予了产品管理和干预权、产品和服务推广限制权、实施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监管政策等一系列新的权利。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消费者保护 审慎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