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2)
2023(12714)
2022(11397)
2021(10830)
2020(9177)
2019(21313)
2018(21394)
2017(42980)
2016(23285)
2015(26228)
2014(26536)
2013(26321)
2012(24479)
2011(22170)
2010(22280)
2009(20659)
2008(20404)
2007(17985)
2006(16045)
2005(14334)
作者
(66551)
(54969)
(54670)
(52225)
(35135)
(26178)
(25064)
(21491)
(20900)
(19887)
(18598)
(18441)
(17521)
(17392)
(17062)
(16926)
(16385)
(16338)
(15805)
(15771)
(13778)
(13563)
(13306)
(12496)
(12387)
(12349)
(12314)
(12276)
(11042)
(10719)
学科
(93348)
经济(93245)
管理(69084)
(65895)
(54077)
企业(54077)
方法(43801)
数学(38640)
数学方法(38170)
(27126)
中国(25956)
(25500)
业经(19529)
(19268)
(19070)
贸易(19058)
(18591)
(18544)
地方(18434)
(17134)
财务(17067)
财务管理(17032)
(16728)
银行(16690)
农业(16673)
企业财务(16108)
(15877)
(14926)
金融(14924)
理论(14820)
机构
大学(332248)
学院(330950)
(136325)
经济(133282)
管理(132517)
理学(113984)
理学院(112787)
管理学(110919)
管理学院(110314)
研究(110154)
中国(85655)
(70885)
(66867)
科学(65469)
(55250)
财经(52544)
中心(49894)
研究所(49693)
(49118)
(48051)
(47622)
业大(46349)
北京(45556)
(42483)
师范(42143)
经济学(40643)
(39697)
(39388)
财经大学(39001)
农业(38366)
基金
项目(216681)
科学(169971)
研究(161637)
基金(157047)
(135094)
国家(133946)
科学基金(115001)
社会(100331)
社会科(95106)
社会科学(95085)
(83263)
基金项目(82999)
自然(74473)
教育(74247)
自然科(72664)
自然科学(72648)
自然科学基金(71344)
(70160)
编号(67257)
资助(66423)
成果(56008)
(48845)
重点(47948)
(45768)
课题(45765)
(44196)
教育部(42112)
项目编号(41822)
人文(41273)
科研(41197)
期刊
(150273)
经济(150273)
研究(104253)
中国(59437)
(50466)
管理(49445)
学报(47673)
科学(44420)
(44168)
大学(36516)
(35609)
金融(35609)
教育(35500)
学学(34270)
农业(30635)
技术(28073)
财经(25365)
经济研究(24674)
业经(24363)
(21560)
问题(19979)
理论(18093)
图书(16979)
(16840)
实践(16519)
(16519)
技术经济(16277)
现代(15403)
商业(14926)
(14883)
共检索到494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孟庆斌  杨新铭  靳晓婷  
根据中国货币政策特点,结合马氏域变模型,本文考察了通缩、轻微通胀、温和通胀和高通胀等四个状态下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反应规则。结果表明,不同状态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在控制物价和维持经济持续增长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轻微通胀状态下货币政策更偏向于对增长目标的保障;温和通胀状态下中央银行在保障增长的同时,虽然对通胀的关注有所提高,但对产出的反应程度较轻微通胀阶段略有下降;而在通缩和高通胀状态下,即物价水平偏离目标值较大时货币政策更集中于对物价的调控。在通缩或高通胀状态下,由于利率可调节空间缩小,因此,中央银行应对行为更加谨慎,同时会配合其他应对政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孟庆斌  范为  靳晓婷  吴慧纹  
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特点,建立了非线性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与通胀和产出变动之间的非线性反应规则进行了研究。然后分别在将通胀率和产出增速作为门限变量的前提下,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非线性特征的存在,并最终将产出增速确定为门限变量。进而,采用逐段回归方法,分别在不同的产出增速区间得到了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增长的非线性反应形式。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间,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化的产出增速门限分别为13.2942%和17.9923%,由此将转化区间划分为低增长、温和增长和高增长三个区间。在低增长和高增长时期,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国  
本文依据泰勒规则对我国1993~2003年期间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基于利率平滑假设基础上的泰勒规则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利率变动,并且总体而言,我国利率水平弹性不足,导致实际利率逆向变动,加大了产出和物价的波动。但1997年以后,名义利率的弹性有所增强,这有助于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幅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波  
本文由中央银行非对称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偏好的福利损失函数最优化推导出潜在非线性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并将中央银行政策行为非对称性的原因归结为中央银行非对称偏好。同时本文实证估计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并检验货币政策规则非对称偏好存在性假说,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存在非对称通货膨胀平方和产出缺口偏好,对应地,货币政策规则呈现非线性特征,利率不仅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产生反应,而且也对通货膨胀平方和产出缺口平方产生反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蔚立柱  陆长荣  
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用核心通货膨胀来取代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借助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国际收支余额纳入央行福利损失函数,通过一阶条件得到最优利率规则,考察核心通货膨胀在最优利率规则中的作用,并运用GMM法比较分析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得出:与通货膨胀相比,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能避免利率过度调整,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福利损失,能降低美联邦基准利率对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冲击;此外,外汇市场干预系数与实际汇率系数在核心通货膨胀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反应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亚平  
基于泰勒规则以及借助门限自回归(TAR)模型,对1996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非线性反应函数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是非线性的,即面对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和产出偏差反应系数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并且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也会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而相应地进行调整,即在低通货膨胀状态下,货币政策更侧重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在温和以及较高通货膨胀状态下,货币政策会侧重于防止通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世美  
文章从金融机构破产风险的角度,把银行系统作为金融稳定问题的中心,研究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相互作用问题。以基差风险为切入点,从理论上论证了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均衡解,但是过高的基差风险权重系数可能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并且综合了滞后变量和利率期货前瞻性变量,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扩展,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并做出评价。这为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和制定货币政策拓宽了新的视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好文  黎紫丹  余志伟  
基于粘性信息假说,通过拓展货币资产组合理论,并运用含有自变量滞后项的ARMA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股市对货币政策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变动率与利率r变动率的反应分别有3个月、6个月的滞后期,表明中国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较滞后,因而中国股市对货币政策反应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陈怡君  
本文运用模型推导包含房价的最优利率规则与货币供应量规则,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如果货币政策不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通货膨胀率将更低,产出波动和损失函数将更小;从两个货币工具调控效果的比较来看,无论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或不做出反应,利用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时,通货膨胀率更接近于目标值,产出波动更小,损失函数也更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国中  姜再勇  刘宁  
本文对我国包含货币因素的线性泰勒规则和非线性泰勒规则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在线性泰勒规则形式中,前瞻性的泰勒规则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际,但利率对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增长率变化反应不足,且产出缺口参数不显著。以通货膨胀率作为转换变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非线性检验表明,我国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M2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LSTR2形式的非线性关系,即我国利率操作对通货膨胀存在反应区间,在反应区间内,利率对通货膨胀和M2增长率变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更倾向于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通货膨胀反应区间外,利率与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M2增长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将迅速向非线性关系转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元全  余元玲  
在泰勒规则的基础上我们实证研究了1996-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对股价高估做出反应。以上证综合指数为股市代表价格,根据戈登方程计算出隐含风险报酬率。进一步地,通过时间序列图对利率、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股票风险报酬率的比较后发现,货币政策利率对股价的反应没有一个稳定的规则。此外,分别在静态泰勒规则和动态泰勒规则方程中将股价因素考虑进来,并运用OLS估计后得到相应的结论及政策含义。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对股价的反应均不显著或者反应较小。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琼  付一婷  张都  
本文在中央银行福利损失函数中引入区制转移特征,分别推导出数量目标下以及价格目标下最优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并对比了各自的区制特征与政策目标选择倾向;随后本文利用TVPFAVAR模型验证了不同时期下货币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调控有着明显的“促增长”倾向,而利率调控则具有“稳增长”的目标,通胀缺口并不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央行仅在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时才会改变数量规则反应函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可以更加灵活的对较小的经济波动进行反应,进而达到逆周期调控的目的。货币供给量调控适合于对宏观经济进行长期的引导与调控,而利率调控则可以作为短期调控中更“主动”、更“积极”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宇  刘金全  
本文在对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TVECM),识别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非线性及非对称调整机制。结果发现,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误差修正模型存在门限效应;并且我国名义利率存在非对称调整偏好;在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二元系统中,通货膨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外生性"。进而表明现阶段利率政策对于抑制目前的高通胀存在一定的难度,还应该辅以其他的货币政策,必要时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价格干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宪春  张屹山  李天宇  
准确识别中央银行政策偏好对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适应"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意义重大。文章在央行二次分段损失函数和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框架下,推导出转型时期我国最优非线性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了中央银行的政策反应特征,估计结果发现:第一,我国央行存在明显的"促增长"和规避经济收缩的非对称偏好,当经济增长缺口发生正向偏离时,货币当局整体上仍增加货币供给以刺激经济进一步增长,而当增长缺口发生负向偏离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强度大幅增加以规避经济收缩;第二,央行对通货膨胀目标反应相对不足,致使货币政策稳定物价的功能受限;第三,中国兼具转轨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特征,故我国央行更加偏好经济增长目标,但随着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也将随之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启才  
与传统的L-Q货币政策分析框架相异,本文通过Linex函数,在央行损失函数中引入非对称通胀目标偏好。新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中,名义利率对通胀的反应是非线性的,利率工具不仅对通胀水平作出反应,而且对通胀的波动性也作出反应,利率对通胀的变化还产生符号与大小上的非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