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5)
- 2023(13063)
- 2022(11807)
- 2021(11186)
- 2020(9785)
- 2019(22877)
- 2018(23337)
- 2017(46098)
- 2016(25177)
- 2015(28931)
- 2014(29483)
- 2013(29472)
- 2012(27542)
- 2011(24855)
- 2010(24918)
- 2009(23259)
- 2008(23194)
- 2007(20688)
- 2006(17842)
- 2005(15840)
- 学科
- 济(102467)
- 经济(102355)
- 管理(70387)
- 业(68016)
- 企(55761)
- 企业(55761)
- 方法(51720)
- 数学(44788)
- 数学方法(44334)
- 农(27960)
- 中国(27432)
- 财(26029)
- 学(22720)
- 业经(21558)
- 地方(20223)
- 贸(19905)
- 贸易(19898)
- 易(19318)
- 制(19101)
- 农业(18307)
- 理论(17151)
- 和(17127)
- 务(16323)
- 财务(16253)
- 财务管理(16210)
- 银(16076)
- 银行(16022)
- 企业财务(15314)
- 环境(15268)
- 行(15213)
- 机构
- 大学(371632)
- 学院(369530)
- 管理(145483)
- 济(144990)
- 经济(141648)
- 理学(125895)
- 理学院(124478)
- 管理学(122345)
- 管理学院(121679)
- 研究(121017)
- 中国(89829)
- 京(79330)
- 科学(77275)
- 财(67454)
- 所(62309)
- 农(62213)
- 业大(57114)
- 研究所(56776)
- 中心(54839)
- 财经(54331)
- 江(53629)
- 北京(50489)
- 农业(49290)
- 范(49150)
- 经(49030)
- 师范(48698)
- 州(43948)
- 院(43213)
- 经济学(43014)
- 财经大学(40194)
- 基金
- 项目(246175)
- 科学(190850)
- 研究(179502)
- 基金(175804)
- 家(152724)
- 国家(151422)
- 科学基金(128275)
- 社会(109603)
- 社会科(103648)
- 社会科学(103618)
- 省(97109)
- 基金项目(94458)
- 自然(84291)
- 教育(82742)
- 自然科(82180)
- 自然科学(82156)
- 划(81757)
- 自然科学基金(80660)
- 编号(75624)
- 资助(73279)
- 成果(61965)
- 重点(54828)
- 部(54459)
- 发(52284)
- 课题(51345)
- 创(50291)
- 科研(47367)
- 创新(46881)
- 项目编号(46241)
- 教育部(46131)
- 期刊
- 济(157605)
- 经济(157605)
- 研究(107560)
- 中国(64014)
- 学报(60416)
- 农(56104)
- 科学(54155)
- 管理(50620)
- 财(50473)
- 大学(44507)
- 学学(41795)
- 教育(40065)
- 农业(38653)
- 技术(31454)
- 融(30125)
- 金融(30125)
- 业经(26746)
- 财经(26037)
- 经济研究(24827)
- 经(22064)
- 问题(21724)
- 图书(20431)
- 业(19784)
- 理论(19007)
- 技术经济(18606)
- 商业(17560)
- 实践(17493)
- 践(17493)
- 科技(17382)
- 版(17376)
共检索到530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诗谣 代沁泉 许鑫
文章梳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和揭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特征、热点领域和未来趋势,为我国非遗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对CSSCI来源期刊在2002-2017年间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3982篇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该领域文献的年度分布、来源期刊、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等,并绘制了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对相关的主题领域进行了分析。我国的非遗研究与民族学结合紧密,重视传统技艺和医药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同时我国非遗的国际性传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献计量 CSSCI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跃 周耀林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建设方法、组织策略、管理策略、传播策略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信息视角下我国非遗研究进展,认为未来几年非遗信息学研究框架将愈发清晰,非遗数据资源的开发将成为焦点,非遗信息跨文化传播将受到关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炜楠
文章考察我国非遗政策现状和特点,为非遗政策体系完善提供参考。以国家层面的72份非遗政策为例,分析非遗政策的外部特征;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非遗政策的内容特点。研究表明:非遗政策的发布有周期性规律,政策制定由文化和旅游部(含原文化部)主导,制定主体较多元;非遗政策对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其次是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从系统性保护原则看,非遗保护和传承是政策重点;建议增加非遗税收优惠、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境外交流等政策工具,优化非遗政策工具结构,加强对非遗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系统性保护 政策工具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马晨璠 戴旸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发展,对传承民族文化历史的珍贵记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上存在着主体众多但职责不明的问题,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效果。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主体的角度来了解非遗档案,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传播中的能动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传播主体 主体格局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彭鑫 王云庆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传承人个人存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原真性、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传承人个人存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应对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提出推广传承人个人数字存档、完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传承人的档案意识培养和建档业务的指导等具体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个人存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文庭孝 刘晓英
文章从可视化和知识图谱角度,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基础,借助SATI、CITeSpACe、UCINeT和VOSVIewer软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和趋势进行了总体分析。选择的可视化项目主要有: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非遗研究作者合作较少、机构合作稀少、关键词聚类簇不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展领域、注重应用,才能取得突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琼飞
海南作为典型的海岛型省份,长期以渔业及其他海洋资源为主导产业,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沉淀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海洋文明的延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良好的海洋保护意识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许多珍贵的非遗项目面临失传危机。笔者围绕海南海洋类非遗保护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科学的保护策略,切实提升非遗传承主体的保护积极性,推动我国海洋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由王文章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从学理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其概念、特征、类别等知识;然后立足实践维度,针对传统音乐、舞蹈、体育、美术、医药等二十几种非遗项目进行了讨论分析,深刻解读了各种非遗项目的价值意义、文化内涵、形成过程等;最后聚焦中国非遗保护现状,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提出科学的非遗保护措施,为非遗保护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参考,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董永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专题数据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在分类结构、立类面和类面间的组配关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本着基于用户的主导性原则、用户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原则,整合传统文献分类法、网络自编分类法和大众分类法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储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原则 分类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灿姣 阳利新
基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文献,对非遗数据库整体建设的研究、非遗项目分类体系的研究、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四个议题作了综述。目前学者在非遗数据库建设内容的研究上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模块,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评价机制尚没有建立;非遗的单线性分类研究较多,多层次分类研究较少,元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地区及非遗具体单个领域方面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较多,其它非遗数字化保护机构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研究述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首军
文章通过对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的延览,提出深入开展全面普查整理、科学认定保护和继承研究创新的基础性工作,继而挖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的基本价值,适度开发与努力创新,加强宣传和教育,从而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
非物质 文化遗产 民族精神 文化自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亚 许鑫
[目的 /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为非遗数字化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过程]分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形态研究三大方面,对非遗数字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讨论现有研究重点与不足,包括以非遗数字化的技术与形态等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不足;多微观具体层面的研究,少宏观全局层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化,系统化多视角分析不足;重数字化资源建设保存,轻数字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等等。[结果/结论]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加强对非遗数字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综合影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数字人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侯西龙 谈国新 庄文杰 唐铭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萨如拉 谢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过度商品化和产业化,而忽视对其知识属性的考察,同时也存在过度保守化,忽视对其所蕴含知识潜力挖掘的问题。文章在知识审计视域下构建非遗知识审计模型,从知识拥有量、生存环境、历史沿革及市场需求等层面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丹寨县古法造纸技艺开展知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保护中缺少技术设备支持、资料记录;其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环境、市场需求大小、现代科技的影响;产品创新可以提升其经济价值;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研习所的设立行之有效等。提升生产性保护效能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完善资料记录、加强物质保障、提升经济价值和扩大需求信息供给。为此,知识审计也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能提升的有效工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传承 路径创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兴帜 周灵颖
以名录制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工作初步构建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体系,对非遗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非遗名录制保护实践中也出现了遗产保护碎片化,遗产持有者弱化,遗产生活性式微等系列问题。文章从村落场所、原生主体、日常生活生产等阐述非遗与村落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村落既是非遗存续的空间也是非遗实践的外化形态,村民既是非遗的创造者也是非遗的使用者,日常生活既是非遗的表达内容也是非遗本体,村落空间、村民共同体、日常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村落有机体的不同向度,以村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单位,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存续形态。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制 保护 村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