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1)
- 2023(6072)
- 2022(5115)
- 2021(4954)
- 2020(4518)
- 2019(9854)
- 2018(10017)
- 2017(20066)
- 2016(11083)
- 2015(12357)
- 2014(12467)
- 2013(12597)
- 2012(12077)
- 2011(10808)
- 2010(11227)
- 2009(10684)
- 2008(11017)
- 2007(9940)
- 2006(8736)
- 2005(8119)
- 学科
- 济(39944)
- 经济(39896)
- 业(31352)
- 管理(30099)
- 企(23179)
- 企业(23179)
- 方法(21562)
- 数学(19609)
- 数学方法(19332)
- 中国(15225)
- 制(13743)
- 财(13274)
- 银(12146)
- 银行(12133)
- 行(11473)
- 险(11022)
- 保险(10929)
- 农(10526)
- 融(9645)
- 金融(9644)
- 贸(9049)
- 贸易(9044)
- 易(8910)
- 务(8576)
- 财务(8562)
- 学(8542)
- 财务管理(8536)
- 度(8125)
- 制度(8116)
- 企业财务(8110)
- 机构
- 大学(165171)
- 学院(162147)
- 济(66102)
- 经济(64374)
- 管理(59724)
- 研究(55125)
- 理学(50182)
- 理学院(49599)
- 管理学(48546)
- 管理学院(48224)
- 中国(46211)
- 财(36933)
- 京(35918)
- 科学(32273)
- 财经(28743)
- 所(28282)
- 农(26812)
- 经(26026)
- 研究所(25218)
- 中心(25010)
- 江(24565)
- 北京(23569)
- 业大(22949)
- 财经大学(21563)
- 农业(21324)
- 经济学(21047)
- 院(20123)
- 州(20097)
- 范(19392)
- 师范(19172)
- 基金
- 项目(98657)
- 科学(76008)
- 基金(71453)
- 研究(70904)
- 家(62448)
- 国家(61950)
- 科学基金(51892)
- 社会(43859)
- 社会科(41510)
- 社会科学(41498)
- 省(37477)
- 基金项目(36858)
- 自然(34110)
- 教育(33841)
- 自然科(33298)
- 自然科学(33282)
- 自然科学基金(32694)
- 划(32239)
- 资助(31592)
- 编号(28641)
- 成果(24309)
- 部(22862)
- 重点(22134)
- 课题(20323)
- 性(20276)
- 发(19808)
- 创(19677)
- 教育部(19462)
- 科研(19382)
- 大学(18711)
共检索到25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培 高雷
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气候和天气变化十分频繁,导致非灾害性天气带来的经济风险急剧加大。非灾害性天气风险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有着较为显著的经济影响,新生的金融工具天气衍生品能够有效的管理非灾害性天气风险。
关键词:
非灾害 天气风险 风险管理 天气衍生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永 马宇 崔习刚
天气衍生品在国外企业对冲天气风险中取得显著效果,但天气衍生品的收益和实际损失之间的偏差削弱了其对冲效果,降低了套期保值者购买天气衍生品的热情。在量化空间基差风险的基础上,致力于探究通过增加空间多样化的方式降低基于降雨量的天气衍生品的空间基差风险。最小化空间基差风险需要知道不同地区的降雨量联合分布,为此,通过估计降雨量随机生成模型得出最优空间组合的权重。研究发现,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数据模拟法和反距离加权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天气衍生品的空间基差风险,从而更好的复制天气敏感企业暴露在一般天气风险下的收益,有助于提高企业购买天气衍生品的热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保敬 李世平
天气衍生品在国外的发展日渐成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天气衍生品市场的运行及其定价可以为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天气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文章对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其定价进行了研究,并以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气象站点为例,应用指数分布模型对积温指数进行定价。
关键词:
天气衍生品 天气风险 指数分布模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孟一坤
自1997年首笔天气衍生品交易以来,其发展迅猛,尤见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之标准化产品。但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务应用,本文整合外文文献,按照研究的逻辑顺序,从引入天气敏感度和天气衍生品名片式介绍入手,结合定价方法研究,进而评述使用天气衍生品对特定行业与企业套期保值的影响分析,落点于均衡市场和套期保值两个角度的福利效应测度。本文最后指出国内相关文献的一些错误和研究方向的局限性,提出天气衍生品的研究空白点。
关键词:
天气衍生品 天气风险 福利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永 石凤 姜志堂
空间基差风险削弱了天气衍生品对天气风险的规避效果,需要结合数据特征对不同的对冲方法效果比较选择。以气温期权空间基差风险对冲理论为依据,选取山东潍坊、江苏南京1978—2015年日平均气温数据,分别选取线性组合、反距离加权方法构建气温期权空间组合,比较检验了空间基差风险的对冲效果。研究发现,气温期权空间组合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时,线性组合法和反距离加权法下RMSE均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存在最优购买组合;两种方法均可降低天气衍生品的空间基差风险,然而反距离加权法下RMSE变化的波动较小,并随着幂指数增大对冲效果波动减小,更易于确定购买组合数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 崔习刚 刘鹃
天气衍生品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产品,为天气风险的管理和转移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衍生品不同的是,天气衍生品合约标的物是常见的天气变量,本身不具有资产价格,因此面临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差风险。天气衍生品的基差风险包括产品基差风险和空间基差风险,这些基差风险严重影响着天气衍生品的风险对冲效果,阻碍了市场发展,也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相比产品基差风险因特定部门而异,空间基差风险具有不可避免的特点。依据反距离加权法,增加空间多样性构建天气衍生品组合,可用于对冲空间基差风险,但需要经验数据验证。研究表明,天气衍生品收益与假设收益的均方根误差(RMSE)能够很好的量化天气敏感企业遇到的天气风险,天气风险对冲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黎 张羽
天气衍生品是农业保险创新的产物,它将金融工具的理念用于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为农业生产者的风险转移提供了新途径。天气衍生品的推出可以增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农业自然风险的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全球天气衍生品发展的产品与市场状况,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自然风险管理 农业保险 天气衍生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来存 皮友静
精算定价法、衍生品定价法是干旱天气指数保险的两种定价方法。文章采用这两种方法探讨了粮食作物干旱保险的定价,并以长沙县早稻作物为样本,选取1987—201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干旱赔付概率为40%时,精算定价法得到3月至7月纯费率分别为0.63%、0.26%、0.03%、0.22%、0.29%,纯费率随赔付概率而变化;当取干旱测度指标均值作为其执行价格时,天气衍生品定价法得到3月至7月看涨期权的赔付额度分别为2.91元/亩、2.72元/亩、2.27元/亩、2.11元/亩、3.06元/亩,赔付额度随执行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锋 杨萍 王品 吕丽莉 孙劭
采用1961~2016年中国2 481站的冰雹、大风、雷暴和闪电日数数据,利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4种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周期变化规律和气候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中国4种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呈减少趋势,且冰雹和雷暴日数具有"先增-后减"的分段变化特征。中国冰雹、大风、雷暴和闪电日数分别具有3~5 a、2~3 a、1~2 a和1~4 a左右的振荡周期,且冰雹和雷暴日数分别于2002和1992年发生突变。(2)在空间上,青藏高原-四川西部地区是冰雹、大风和雷暴日数的高值分布区。同时长江以南地区也是雷暴日数的高值分布区。华南及其同纬度的西南地区是闪电日数的高值分布区。(3)在趋势上,中国冰雹日数主要在青藏高原地区呈减少趋势。大风日数变化趋势呈东部减少-中部不变-西部增减镶嵌的空间格局。雷暴日数在西藏、华北、重庆、浙江和黑龙江西北部呈增加趋势。中国闪电日数变化趋势在长江以南地区减少明显。(4)在波动上,中国冰雹日数在东南地区波动较大,大风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波动较大。中国雷暴日数波动特征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闪电日数除在新疆北部和华南地区波动动较小外,其它地区波动相对较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安飞 黄应晨
天气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在世界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繁荣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展开的,自产生以来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为各国经济预防气候变化冲击和缓冲天气灾难损失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天气期货衍生品交易作为分析和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CME天气衍生品期货交易主要种类及合约构成,其次阐述了我国发展天气衍生品期货交易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其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天气 衍生品 期货 CME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牧
天气衍生品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原因在于为有天气风险头寸的企业提供了天气风险管理的途径,为衍生品投资者提供了利用天气变化赚取利润的机会。文章在介绍世界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天气衍生品的策略。
关键词:
天气衍生品 天气风险 发展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信华
针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及其形成的天气风险,2008年8月美国的Weatherbill公司对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对气候偏差的敏感性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报告称,中国是一个对天气变化具有很大敏感性的国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要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气候衍生品市场应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
文章以天气衍生品市场为前提,提出了基于温度动态过程的天气衍生品的定价模型。根据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发布的北京日均气温数据,对温度过程进行统计模拟。在温度动态过程中引入了风险的市场价格的思想,推出温度指数所遵循的随机微分方程,最终得到以HDD指数为标的资产的期权定价的偏微分方程和有限差分法的数值结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世清 梅云云
天气衍生品是为了规避天气风险给天气敏感行业带来收入的不稳定性而兴起的创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其实质是通过衍生合约对天气风险进行分割、重组和交易的证券化产品。不同于传统金融衍生品,天气衍生品的价值取决于温度、湿度或降雨量等天气指数。本文在分析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最常见的天气期货和天气期权的运作机制及其精算定价。
关键词:
天气风险 天气衍生品 风险管理 取暖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