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0)
- 2023(12607)
- 2022(10382)
- 2021(9599)
- 2020(8029)
- 2019(17976)
- 2018(17613)
- 2017(33731)
- 2016(18084)
- 2015(20322)
- 2014(20439)
- 2013(20572)
- 2012(19558)
- 2011(17639)
- 2010(18256)
- 2009(17628)
- 2008(17820)
- 2007(16034)
- 2006(14747)
- 2005(14046)
- 学科
- 济(89783)
- 经济(89674)
- 业(81801)
- 企(72020)
- 企业(72020)
- 管理(66096)
- 方法(34150)
- 业经(29100)
- 中国(29025)
- 农(28096)
- 财(27028)
- 数学(26019)
- 数学方法(25863)
- 制(21008)
- 地方(20624)
- 农业(19861)
- 务(19194)
- 财务(19175)
- 财务管理(19141)
- 银(18468)
- 银行(18457)
- 企业财务(18122)
- 技术(17882)
- 行(17834)
- 贸(16955)
- 贸易(16939)
- 融(16709)
- 金融(16709)
- 易(16466)
- 和(15789)
- 机构
- 学院(270406)
- 大学(265490)
- 济(122032)
- 经济(119759)
- 管理(108094)
- 研究(90930)
- 理学(90518)
- 理学院(89571)
- 管理学(88512)
- 管理学院(87963)
- 中国(78863)
- 财(61803)
- 京(56951)
- 科学(49531)
- 财经(47218)
- 所(45668)
- 江(42767)
- 经(42732)
- 中心(42028)
- 农(41374)
- 研究所(40042)
- 北京(37298)
- 经济学(36693)
- 财经大学(34660)
- 州(34519)
- 业大(33247)
- 经济学院(32994)
- 范(32680)
- 师范(32421)
- 院(32303)
- 基金
- 项目(160455)
- 科学(128572)
- 研究(122691)
- 基金(117156)
- 家(99000)
- 国家(97990)
- 科学基金(85969)
- 社会(80801)
- 社会科(76628)
- 社会科学(76612)
- 省(62940)
- 基金项目(61094)
- 教育(54459)
- 自然(52584)
- 划(51585)
- 自然科(51357)
- 自然科学(51346)
- 自然科学基金(50514)
- 编号(49559)
- 资助(47982)
- 成果(40237)
- 发(39589)
- 创(36256)
- 部(36135)
- 业(35780)
- 重点(35459)
- 课题(34268)
- 国家社会(33143)
- 创新(32981)
- 发展(32917)
- 期刊
- 济(149290)
- 经济(149290)
- 研究(91723)
- 中国(58693)
- 财(49524)
- 管理(47296)
- 农(39826)
- 融(37526)
- 金融(37526)
- 科学(33603)
- 学报(31502)
- 农业(27219)
- 业经(26380)
- 大学(25458)
- 教育(25447)
- 技术(25205)
- 财经(23921)
- 学学(23881)
- 经济研究(23657)
- 经(20545)
- 问题(19225)
- 贸(17268)
- 技术经济(16499)
- 业(16312)
- 国际(15737)
- 商业(14758)
- 现代(14445)
- 世界(14333)
- 理论(13871)
- 经济管理(13769)
共检索到444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余海丰
2006年,我国非寿险市场高速发展,市场格局多元化趋势明显;随着市场主体的持续增加,产险公司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手段呈现多元化特征;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活跃,保险中介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但中介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保监会以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为中心,加强对市场主体和保险中介的监管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展望2007年,我国非寿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主体将继续加快调整步伐,中介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保险监管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辉
中国非寿险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从规模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却并未取得预期的经济绩效,而是陷入了大面积亏损的"闭锁"状态。为此,本文结合中国本土实际,运用有关制度变迁理论的重要思想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非寿险业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提供了理论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长期、动态的观点来看,中国非寿险业发展要摆脱低效率的"闭锁"状态,应该由监管部门对发展中的利益进行协调,引入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引导非寿险公司通过平等、有序、动态的市场博弈进入一种新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对目前发展路径的替代。
关键词:
非寿险业 路径依赖 路径替代 闭锁状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2007年,我国政府将按照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强社会性管制,保持经济较快更好增长。初步预测,2007年经济增长率将在9.6%~10%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在1.2%~1.5%之间。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政策走向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建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周期性放缓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显现、人口红利逐步消退,GDP增速放缓,经济走势呈L型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及全球资本回报下降,我国2015年以来持续多次降息,存款、债券、理财等居民可选投资品种回报率下降。在此背景下,保险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对保险监管导向、保险公司经营等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惠青
随着寿险公司的增多,寿险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同时保险险种的费率、质量等在国家监管机构日益严格的监控下,亦逐步趋于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水平已成为寿险公司竞争、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保险业属第三产业之一的服务行业保险业按照产业划分标准属于第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建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周期性放缓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显现、人口红利逐步消退,GDP增速放缓,经济走势呈L型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及全球资本回报下降,我国2015年以来持续多次降息,存款、债券、理财等居民可选投资品种回报率下降。在此背景下,保险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对保险监管导向、保险公司经营等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寿险业坚持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稳增长,努力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行业仍然存在着产品竞争力下降、销售渠道有待改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秀芳
论我国寿险业的险种创新——从美国寿险业的发展状况谈起○李秀芳我国自1982年恢复办理国内寿险业务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寿险市场已初具规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管理暂行规定》等保险法规的正式颁布实施,保险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使我国寿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祁祥
本文分析了中国寿险业目前的发展战略,指出未来的中国寿险业要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彻底摒弃粗放经营的做法,实行以全、新、特为特征的“综合创新型发展战略”,为此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重新定位;即寿险产品的功能定位、寿险业的险种定位、寿险产品的技术定位和寿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关键词:
寿险业 保险保障 储蓄 投资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永中 张良华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方永中张良华一、寿险业发展现状我国1982年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在国务院1985年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以前,我国人身保险是人保独家经营的。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依条例陆续批准设置了中国太平洋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森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 ,我国寿险业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确保生存和发展 ,已经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 ,本文提出应从三个方面认真审视 ,深入思考 ,研究对策 ,一要坚决破除两种思想 ,即破除悲观失望的思想 ;破除盲目乐观的思想。二要大力强化三种观念 ,即强化发展观念 ;强化创新观念 ;强化责任观念。三要努力做好四种准备 ,即人才准备 ;技术准备 ;管理准备 ;文化准备
关键词:
寿险业 发展 调整心态 强化观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童光荣 刘畅 邹芸螺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和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我国居民对人寿保险的需求正不断上升。而经济的较高速发展和收入的稳步提高,为寿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从国际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的横向对比来看,我国寿险业的发展与世界平均水平有着极大差距,我国寿险业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本文从经济理论出发,借助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数据,分析影响寿险业潜力的因素。通过对比世界平均水平、寿险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构建我国寿险业市场潜力测算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结构模型和趋势模型,尝试对我国寿险业市场潜力进行测算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寿险业仍具有超出现有水平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潜力,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均对我国寿险业市场...
关键词:
寿险业 市场潜力 保险密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阚小冬
寿险的销售渠道目前存在严重问题,对新生的人寿保险业是严峻的考验。销售渠道的改善是当务之急,而寿险顾问式行销是最为现实的选择,由于这一职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要求的比较高,校企合作成为了可能,并且这种合作将为我国的寿险业可持续性的发展。
关键词:
寿险营销 销售渠道的改善 寿险顾问式行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雅丽
美国寿险税制及其对寿险业发展的作用黄雅丽世界各国为促进本国寿险业发展而可取的措施很多,通过税收优惠来刺激寿险市场发展是保险业发达国家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手段。了解这些国家的寿险税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寿险税收优惠政策,以调节我国寿险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2023年,我国经济实现恢复发展,物流需求稳步复苏,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升,物流供给质量稳步提高,物流运行环境持续改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稳步转换,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全行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物流市场实现恢复增长;二是提质增效降本稳步推进;三是供应链物流引领转型发展;四是一流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五是创新驱动打造新质生产力;六是物流网络布局均衡发展;七是绿色低碳物流影响提升;八是制度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但是,我国物流业也面临一系列比较紧迫的问题,结构调整叠加有效需求偏弱,物流需求仍处于恢复期,需求不足企业占比较高,企业经营普遍承压,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低于GDP增速,短期内行业新动能难以撬动存量大市场,现代物流正进入温和增长阶段,需要妥善应对。我国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发展,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是建设物流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保障。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尽管经过多年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工作,但是无论从经济结构、货物结构、产业布局等宏观层面看,还是从市场主体、方式手段、主要环节、政策措施等微观方面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进一步推动降本的难度仍然较大。为进一步提升物流业竞争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改变我国传统物流低价格、低效率、低效益的现实,通过激发物流需求侧变革动力、再造物流全链条组织方式、用好物流新质生产力、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供应链韧性安全,打造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新模式,激发产业升级新活力。可以预计,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将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一是大盘稳定,市场保持温和增长;二是结构调整,需求贡献持续分化;三是提质增效,物流降本仍有空间;四是产业融合,全链条系统化整合;五是市场导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六是韧性安全,保供稳链更为迫切;七是设施联通,物流网络高效畅通;八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提速;九是绿色低碳,物流社会价值提升;十是多方合力,行业共治统筹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