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9)
- 2023(13607)
- 2022(11331)
- 2021(10367)
- 2020(8980)
- 2019(19934)
- 2018(19811)
- 2017(39502)
- 2016(21543)
- 2015(23939)
- 2014(23901)
- 2013(23919)
- 2012(22125)
- 2011(19663)
- 2010(20067)
- 2009(19339)
- 2008(19841)
- 2007(18046)
- 2006(16135)
- 2005(15074)
- 学科
- 业(97469)
- 济(96238)
- 经济(96085)
- 企(89137)
- 企业(89137)
- 管理(86769)
- 方法(45956)
- 财(38215)
- 数学(37174)
- 数学方法(36960)
- 业经(30870)
- 农(29834)
- 务(27841)
- 财务(27819)
- 财务管理(27772)
- 制(26570)
- 企业财务(26536)
- 中国(24180)
- 农业(20593)
- 技术(19297)
- 体(19262)
- 划(17440)
- 策(17303)
- 银(17032)
- 银行(17018)
- 贸(16844)
- 贸易(16835)
- 体制(16757)
- 易(16414)
- 行(16198)
- 机构
- 学院(319812)
- 大学(317150)
- 济(139896)
- 经济(137309)
- 管理(130000)
- 理学(111457)
- 理学院(110454)
- 管理学(109177)
- 管理学院(108572)
- 研究(97270)
- 中国(80146)
- 财(74300)
- 京(64941)
- 财经(58195)
- 科学(52819)
- 经(52812)
- 农(49153)
- 江(48821)
- 所(47708)
- 中心(44865)
- 经济学(43680)
- 财经大学(43190)
- 业大(42181)
- 研究所(41821)
- 北京(40720)
- 经济学院(39664)
- 农业(38459)
- 州(38363)
- 商学(38350)
- 商学院(38031)
- 基金
- 项目(198201)
- 科学(159103)
- 研究(148468)
- 基金(148024)
- 家(125851)
- 国家(124750)
- 科学基金(109777)
- 社会(98768)
- 社会科(93782)
- 社会科学(93761)
- 基金项目(77650)
- 省(76391)
- 自然(68757)
- 教育(68482)
- 自然科(67185)
- 自然科学(67168)
- 自然科学基金(66106)
- 划(62863)
- 资助(60885)
- 编号(58808)
- 成果(48357)
- 部(46426)
- 创(44149)
- 重点(43575)
- 制(43470)
- 业(41834)
- 国家社会(41379)
- 发(40973)
- 教育部(40953)
- 性(40474)
- 期刊
- 济(158952)
- 经济(158952)
- 研究(97384)
- 财(63478)
- 中国(59968)
- 管理(54356)
- 农(46583)
- 学报(42245)
- 科学(40953)
- 融(36381)
- 金融(36381)
- 大学(34170)
- 学学(32552)
- 农业(31420)
- 财经(30769)
- 技术(27602)
- 业经(27159)
- 教育(26652)
- 经(26308)
- 经济研究(25340)
- 问题(21408)
- 业(18297)
- 技术经济(17955)
- 财会(17882)
- 贸(17844)
- 商业(16128)
- 现代(15904)
- 会计(15836)
- 理论(15319)
- 国际(14941)
共检索到485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刚 殷慧峰 胡波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年度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非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对相关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同于上市公司主要依靠董事会等内部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等外部监管,控股股东的特征在我国非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外部法律制度环境的改善将显著降低非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而税务实施在非上市公司的治理中扮演重要的公司治理角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可资借鉴的重要的法律外制度。本研究为我国非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以及相关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较早的证据。
关键词:
非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税务实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传平 王桂荣 郭勇 高金甲
本文认为 ,公司制企业能否充满活力而又规范地运作 ,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公司治理结构。目前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过程中 ,仍然存在公司产权结构不合理、政企未能真正分开及公司治理结构虚化等问题。为此 ,作者提出了从公司治理结构探索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思路 :(1)法人及多个法人相互持股、循环持股 ;(2 )重视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3)分设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 ;(4)实行职业化总经理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伟 冯志军
技术创新系统作为一个"二象"系统,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之间的协调性直接反映着该系统的演化情况,二者协调发展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优化。以黑龙江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同一套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协调性进行归类与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的协调关系整体上可以分成五种类型:低水平的创新协调型、高水平的创新协调型、低水平的中等创新协调型、高水平的中等创新协调型、中等水平的差创新协调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斯文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共计4623组观测数据为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使用衍生品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效应,但显著性水平存在不确定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不同类型的衍生品合约中,企业价值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外汇衍生品带来了显著的溢价效应,商品衍生品却是显著的折价效应,利率衍生品的影响则不显著。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和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衍生品 企业价值 对冲风险 面板数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慧文 刘辉
非国有制造业对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对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我国非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就业容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通过对我国810家非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上市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职工就业情况在不同省份和区域有所不同,有趋势显示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逐步转移到二、三线省市。当地的市场化程度和企业的总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都对企业就业容纳能力有一定影响作用;税负则对企业就业容纳能力有较弱的负影响。非国有大中型制造业对我国各地劳动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议促进制造业就业需要大力改善市场投资
关键词:
就业容量 资产配置 无形资产 纳税能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春景 马文超
作为企业财务战略之一的资本结构决策必须要考虑未来经营预期的影响。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当企业预期盈余下降时,将会变卖资产偿还债务并通过降低股利支付率的方式降低负债率。该结论与认为预期盈利能力和负债率正相关的资本结构权衡理论一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预期盈余对资本结构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负债的税收利益和财务困境成本变动来调整最佳资本结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辽 黄蕾琼
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着重探讨创新开放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利用沪深两市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间呈现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水平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创新开放程度较高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据估算,企业创新开放度每提高10%,技术多元化程度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增加0.011个百分点。此外,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经营绩效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属性和行业产权结构属性差异,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多元化水平每提高1%,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将实现高达0.052 4%的攀升幅度,且低国有化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效果明显优于高国有化企业。
关键词:
技术多元化 创新开放度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季迎欣 王丽丽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调查数据和公开数据,考察了公司治理对财务控制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活跃程度等因素对财务控制效果有显著影响。改善财务控制需要从公司治理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健全约束大股东行为的相关机制,提高董事会独立性作为制衡大股东的重要措施,运用组合治理机制,实现对财务控制的再控制;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要重视企业集团的内部治理,重视财务控制系统的更新与变革。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效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君潞 周军 李泽广
本文在经典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转型期上市公司债务治理对双重代理成本的制衡机制。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债务对代理成本Ⅰ(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的约束作用不明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大量的债务甚至为管理者的在职消费提供了现金流支持。债务治理机制对于代理成本Ⅱ(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具有正反两面的作用。文章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绩效依赖于公司的性质及其他治理变量,需要具体细分其机制和渠道。同时,从动态演进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机制的确也在不断优化,对企业价值逐步能够起到正向作用。这对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研究工商管理系课题组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其活力,提高其素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①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钱爱民 张新民
本文从企业价值驱动因素中寻找财务分析的新视角,应用"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原理,选择"有质量的适度增长"为评价标准,建立基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财务状况质量三维综合评价理论框架,从而将财务分析视角从相对静态的短期层面延伸至较为动态的长期层面。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新准则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主要变化,构建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企业财务状况质量评价财务指标体系,并采用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其有效性加以检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雷新途
专用性资产可以增进企业绩效,同时也决定了企业融资契约的安排,这是资产专用性的两类经济后果。通过考察企业资产是否具有专用性经济后果可以判断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进而可揭示企业内部财务冲突状况。本文以2005~2006年在沪深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期资产不具有资产专用性应有的两类经济后果,表明我国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不高。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我国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财务冲突的现实。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财务绩效 融资契约 财务冲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获宝 惠丽丽
成本粘性是成本的一种重要特征,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经济风险,成本粘性程度过高会降低经营效率、加剧经营风险。本文将委托代理理论引入对成本粘性问题的研究,在控制了企业自身经济特征以及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等因素后发现,代理问题是加重成本粘性程度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CEO的任期、更替、薪酬结构和企业自由现金流水平对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在较强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代理问题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会显著减弱。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成熟期企业比成长期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更高;且相比企业自身经济特征,代理问题对成熟期企业成本粘性程度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为"代理观"解释成本...
关键词:
代理问题 经济特征 企业成本粘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质武
推进技术进步与深化体制改革,是振兴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事。也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两项重大任务。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这两大任务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大中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00多个大中企业,尽管它们在数量上只占全国工业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管理层激励、产权性质与成本粘性——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论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公司治理的协同演进研究——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我国承租人融资租赁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产权性质、债务融资与盈余质量——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理管理防御对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技术资本非效率配置:融资约束抑或代理冲突?——来自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研发和广告支出摊销: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