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2)
2023(13011)
2022(11485)
2021(11004)
2020(9299)
2019(21280)
2018(21512)
2017(41427)
2016(22332)
2015(25387)
2014(24917)
2013(24680)
2012(22803)
2011(20592)
2010(20950)
2009(19300)
2008(18859)
2007(16669)
2006(14785)
2005(13074)
作者
(63803)
(52599)
(52526)
(49853)
(33502)
(25151)
(23707)
(20549)
(19938)
(18880)
(17874)
(17546)
(16735)
(16615)
(16097)
(15830)
(15635)
(15628)
(15056)
(14984)
(13159)
(12960)
(12723)
(12025)
(11884)
(11806)
(11736)
(11653)
(10552)
(10372)
学科
(86156)
经济(86053)
管理(69971)
(67283)
(56724)
企业(56724)
方法(40085)
数学(34274)
数学方法(33924)
中国(26836)
(23430)
(22306)
技术(21096)
业经(19941)
(18333)
(17722)
地方(16934)
理论(16649)
(16340)
贸易(16326)
(15840)
农业(15606)
(15453)
银行(15412)
(14749)
(14694)
(13630)
金融(13629)
技术管理(13588)
(13582)
机构
大学(319862)
学院(317532)
管理(130202)
(125409)
经济(122581)
理学(112857)
理学院(111617)
管理学(109862)
管理学院(109282)
研究(102371)
中国(77169)
(68572)
科学(63051)
(59255)
(50500)
财经(47351)
(45964)
(45924)
中心(45866)
研究所(45699)
业大(45311)
北京(43861)
(42882)
(42062)
师范(41744)
(37809)
(37256)
经济学(36521)
农业(35696)
财经大学(35133)
基金
项目(212552)
科学(167939)
研究(159648)
基金(152906)
(131583)
国家(130420)
科学基金(112850)
社会(99378)
社会科(94003)
社会科学(93980)
(83586)
基金项目(82120)
教育(73636)
自然(72591)
自然科(70907)
自然科学(70888)
(69793)
自然科学基金(69650)
编号(66380)
资助(62088)
成果(54240)
(48105)
(46873)
重点(46673)
课题(45424)
(44846)
创新(44059)
项目编号(41479)
教育部(40487)
大学(39965)
期刊
(138014)
经济(138014)
研究(96725)
中国(63422)
管理(50086)
学报(46212)
科学(44591)
(42917)
教育(41248)
(40917)
大学(35514)
学学(32946)
技术(28945)
农业(28683)
(27653)
金融(27653)
业经(23581)
财经(22772)
经济研究(21935)
(19333)
科技(18608)
图书(18226)
问题(18096)
理论(16963)
技术经济(16622)
实践(15617)
(15617)
商业(15156)
(14886)
现代(14858)
共检索到467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相林  
在国内首次对青年创新人才的科学精神进行了界定和研究,特别是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科学精神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科学精神在创新任务设计、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组织气氛等外部影响因素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是制约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增加创新投入和改善创新环境有助于改善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但不是关键的因素。该研究结论对于青年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伟  张亚征  彭洁  
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创造力系统理论和成就需求理论,提出影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素质特征因素、影响力因素和创新动机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相关参数检验和路径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个体素质特征因素结构中各因素的相关关系,以及在影响力因素和创新动机因素的作用下,创新素质因素与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创新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璇  张向前  
当前科技人才对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创造和扩散创新以及增加整个社会知识存量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阶段测算了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我国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科技人才在经济中的贡献显著偏低,科技人才存量不足、创新投入偏少、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以及核心科技人才流失是其主要原因。提出增加创新投入、为理工类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就会、加强职业教育和控制人才流失等建议提高科技人才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书洁  李雨明  
实施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以往科技人才创新环境的考察,研究选取了突出当前国际化进程的17项指标,构成了区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31个省份的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以上海和北京为代表的发达地区表现出了科技创新的先发优势,各区域国际化创新环境的发展不均衡。针对不同发展实际,要重视离岸创新合作研发引领的全球智力环流价值链,探索构建世界一流科技创新数据智能评价系统并提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丙海  谢富纪  韩雨卿  贾友  柳咏  
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离不开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大学生、研究生、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创业者等的调查,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在创新教育、科技创新体制、创业政策环境等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各阶段青年人才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次提出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链的思路,希望能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提供智力支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泽厚  王洁琼  
青年拔尖科技人才三维资本指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以112名青年拔尖科技人才作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生态学角度将青年拔尖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分为求学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通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青年拔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与三维资本之间的关系,发现求学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三维资本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与三维资本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基于此,高校应促进形成科研团队,工作单位应提高工资待遇,国家应设立青年拔尖科技人才出国留学专项项目,家庭成员应增强家庭环境意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建丽  刘兵  梁林  
探讨科技人才集聚受到Allee效应影响时与区域创新环境共生演化问题。构建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互惠共生演化模型,分析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条件并以雄安新区为例,对不同的稳定条件进行仿真,进而提出促进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共生演化的策略。研究表明: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的演化趋势符合预设的共生演化模型运行轨迹;共生演化模型的稳定取决于Allee效应、科技人才集聚初始规模、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共生系数的取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房宏君  
负责任创新(RI)是当前国内外创新领域研究的重要前沿和关键热点。为了有效探索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文章基于近几年国外较为前沿的负责任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了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这一重要概念,科学探析其内涵、本质与特征并在科学界定相关变量维度基础上,构建了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型,深入挖掘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中介路径,丰富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体系,为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中斌  
本文在阐述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及其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分析此类人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向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童夏雨  
加强青年人才科学基金资助绩效评估,有利于优化基金资助政策和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以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例,建立省级青年人才科学基金人才成长绩效、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绩效和项目直接产出绩效的三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1996—2015年的数据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提出适当扩大资助范围、调整资助年龄和资助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松涛  关忠诚  
本文提出科技人才求学机构矩阵,用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表征科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流动。研究科技人才求学期间在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流动情况,发现不同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层次。根据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利用各省区的地理坐标数据将科技人才之间的流向与流量展现在地图上,呈现出不同省区市之间科技人才在求学期间的流动状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萌  高鹏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激励为研究对象,根据中科院青年科技人才问卷调查显示的激励现状和存在问题,归纳出青年科技人才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主要特征,通过借鉴国外科研院所对青年科研人才激励的政策,提出青年科技人才激励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良成  陈欣  郑石明  
分析了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两者协同发展的机理。基于此,构建了科技人才子系统有序度模型、科技创新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对2006-2016年我国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和相邻基期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显著上升,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邻基期协同度处于稳定的低度协同演变状态,科技人才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协同度增长幅度在协同作用中更加趋于一致,两个子系统趋于良好的互相促进过程中。最后,提出了促进该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静惠  张向前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关系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成效。通过回顾生态管理理论的内涵与原则,找出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存在科研环境有待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企业内部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创新驱动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包括内部环境生态系与外部环境生态系二重影响因子;提出营造良好创新驱动科技人才环境需通过生态型政府、生态型企业、生态型教育、生态型制度以及国内外生态体五力共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静惠  张向前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关系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成效。通过回顾生态管理理论的内涵与原则,找出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存在科研环境有待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企业内部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创新驱动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包括内部环境生态系与外部环境生态系二重影响因子;提出营造良好创新驱动科技人才环境需通过生态型政府、生态型企业、生态型教育、生态型制度以及国内外生态体五力共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