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7)
2023(7066)
2022(6140)
2021(5807)
2020(4960)
2019(11033)
2018(11006)
2017(22161)
2016(11781)
2015(13043)
2014(12599)
2013(12344)
2012(11378)
2011(10310)
2010(10723)
2009(10306)
2008(9864)
2007(8900)
2006(8159)
2005(7535)
作者
(32174)
(26658)
(26033)
(25306)
(16646)
(12505)
(12011)
(10160)
(9843)
(9386)
(8924)
(8665)
(8395)
(8221)
(8098)
(7964)
(7890)
(7798)
(7736)
(7468)
(6773)
(6393)
(6333)
(6061)
(5940)
(5887)
(5839)
(5789)
(5239)
(5083)
学科
(46335)
经济(46288)
管理(33855)
(33295)
(25410)
企业(25410)
方法(20038)
数学(18004)
数学方法(17856)
中国(16708)
(15524)
(14208)
(13056)
(10572)
贸易(10565)
(10445)
银行(10433)
(10347)
农业(10094)
(10044)
业经(9882)
(9103)
金融(9102)
(8576)
财务(8554)
财务管理(8540)
(8414)
企业财务(8106)
(7743)
地方(7514)
机构
学院(168320)
大学(166580)
(72075)
经济(70593)
管理(62802)
理学(53468)
研究(53358)
理学院(52918)
管理学(52075)
管理学院(51761)
中国(43310)
(36828)
(34190)
科学(29465)
财经(29053)
(26287)
(26232)
(24347)
中心(24330)
研究所(23308)
经济学(23160)
(22903)
北京(21867)
(21628)
财经大学(21519)
师范(21416)
经济学院(21066)
业大(20925)
(20063)
(19017)
基金
项目(102448)
科学(80715)
研究(79083)
基金(74004)
(62771)
国家(62235)
科学基金(53135)
社会(51088)
社会科(48359)
社会科学(48350)
(39578)
基金项目(38326)
教育(37272)
编号(33650)
(33377)
自然(31733)
自然科(30952)
自然科学(30943)
资助(30867)
自然科学基金(30417)
成果(28155)
(23539)
课题(23120)
重点(23005)
(22587)
(21203)
(21049)
国家社会(20879)
教育部(20761)
项目编号(20558)
期刊
(83414)
经济(83414)
研究(53282)
中国(30562)
(27344)
管理(23641)
(21684)
学报(21473)
科学(20860)
(19877)
金融(19877)
教育(18282)
大学(16963)
学学(15920)
业经(15297)
财经(14811)
经济研究(14783)
农业(14434)
技术(13735)
(12794)
问题(11563)
(10205)
商业(9512)
理论(8710)
国际(8375)
现代(8099)
技术经济(7958)
实践(7704)
(7704)
统计(7633)
共检索到252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晓迅  夏海勇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近年来日趋尖锐,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始终难以提高,技能型人力资本不能从事与其技能相匹配的工作、现实生产力难以充分发挥,因而引发了对我国是否存在过度教育问题的争论。本文从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的形成过程出发,研究了人力资本供求摩擦下人力资本配置与经济增长互动的高效率循环和低效率循环的产生,认为我国过度教育不仅来源于人力资本供给结构的超前,更重要的原因是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引起的人力资本需求结构滞后,尚未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则加深了人力资本配置困境。要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保证经济转型发展的顺利完成,不能从缩减人力资本投资规模着手,而应着力提升人力资本需求结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琼华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依据,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困境。人力资本的天然私有性使得企业进行培训投资的直接结果是受训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企业在与培训后雇员的谈判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必须将培训的部分收益给予雇员,形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困境,从而对企业事前的培训投资产生一定的扭曲。只有当预期未来收益足够高时,企业才会提供培训。各种影响企业获得收益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培训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晨旭  刘霞辉  
推进包容性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是促进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举措。将自然资本纳入资源配置理论框架可测算省际与省内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并通过希克斯-摩尔斯通(HicksMoorsteen)指数测度各省(区、市)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省际空间与省内部门间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对包容性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配置效率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收入差距作用于包容性增长,省际空间与省内部门间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和包容性增长的关系分别呈倒U型与U型曲线,该结论在内生性问题的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配置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在区域、资源配置与自然资本层面均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省外人力资本流入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配置效率的提高而递减,而其他地区省内部门间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呈U型曲线;对于人力资本配置不足的地区来说,改善省际人力资本配置与促进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对于人力资本配置过剩的地区来说,本地区的人力资本流出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省内农业部门人力资本流出对包容性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资源型省份的省际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与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关系呈U型曲线,省内部门间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不显著。我国应促进人力资本流动,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突破“资源诅咒”怪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米旭明  
商品市场高度发达与土地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并存的典型事实,已对中国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着眼于土地要素市场发育滞后这一特殊背景,文章重点考察了建设用地审批权试点改革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功能。研究发现,用地审批权力下放和程序简化改革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作用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与合理化方面均非常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中西部地区抑制作用尤为突出。影响渠道分析表明,试点改革通过城市人口密度、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值、土地供应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地区经济增速、居住用地配置面积和价格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先“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加快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强正外部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矫正私人部门人力资本投资局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必要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检视了我国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观念滞后、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主要问题,并从战略思路、策略选择、配套措施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应对之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辉亮  
文章通过借鉴技术进步偏向模型和质量阶梯升级模型从数理上推导了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高端化升级受人力资本结构和技术资本配置结构的影响与制约,并利用中国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和技术资本配置结构与产业结构高端化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石中  
人力资本是一国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 ,是社会经济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当前 ,我国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的突出问题是 :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较低 ,人力资本整体状况堪忧 ;国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缺乏 ;民众的参与和自我发展意识淡薄 ,价值取向落后人力资本的培育机制及其环境较差等。我国人力资本的相对落后与我国落后的教育密切相关 ,为此 ,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区别对待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 ;改革封闭的自我循环的教育体系 ;积极发展并科学规范成人教育 ;合理调整和引导教育投资的结构和方向。以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楠楠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与人力资源的调整,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协同发展为视角,指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协同发展存在人才流动与产业结构配比不合理、人力资本流动困难,产业转化能力不高、产业结构演进速度缓慢,人力资本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类同化高,人力资本素质有待提高、人力资本信息获取不对称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强化人力资源调控和配置,突显人力资本比较优势、抓好两条教育主线——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本的市场运作,实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楠楠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与人力资源的调整,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协同发展为视角,指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协同发展存在人才流动与产业结构配比不合理、人力资本流动困难,产业转化能力不高、产业结构演进速度缓慢,人力资本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类同化高,人力资本素质有待提高、人力资本信息获取不对称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强化人力资源调控和配置,突显人力资本比较优势、抓好两条教育主线——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本的市场运作,实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协同发展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楠楠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与人力资源的调整,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协同发展为视角,指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协同发展存在人才流动与产业结构配比不合理、人力资本流动困难,产业转化能力不高、产业结构演进速度缓慢,人力资本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类同化高,人力资本素质有待提高、人力资本信息获取不对称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强化人力资源调控和配置,突显人力资本比较优势、抓好两条教育主线——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本的市场运作,实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金玉  罗勇根  
基于中国地级市高铁开通和专利发明人大样本数据,利用准自然实验研究方法,本文探讨了全国各城市高铁开通对人力资本流动和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促进了人力资本流入,并具有人力资本配置效应:高铁开通减弱了企业人力资本人数黏性,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本单位成本黏性。从流动配置后果来看,对于个体而言,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其后续的创新绩效,并对发生流动的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更强;对于企业而言,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同时提高了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创新"质量"的提高作用更明显。在经过包括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文章研究结论依然存在。本文研究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探讨了高铁开通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贡献于高铁开通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相关的研究,也表明高铁开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十五计划纲要》中把结构调整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应对国际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迎接未来挑战的基本保证。经济结构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爱萍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规模的大幅扩张。然而,随着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作为教学核心的师资队伍却逐渐成为制约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应用型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教师资格、教师聘用以及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困境。因此,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型院校应当弱化学历标准,凸显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标准,确定专业认证机构;确立自身的教师聘用标准,开拓兼职教师的招聘渠道;提高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教师的实践训练,完善教师实践训练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实践训练的激励制度,确立教师实践训练的评价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雯雯  赖德胜  
本文建立了含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函数,引入人力资本沉淀系数表示人力资本配置状态,利用我国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人力资本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在行业间逐渐形成垂直化和沉淀化状态,部门间配置效率低下,相对而言,行政垄断程度越大的行业人力资本密度越大,行政垄断程度越小的行业人力资本密度越小。部门间人力资本错配置的主要表现为竞争部门人力资本匮乏和政府公共部门及垄断部门人力资本冗余并存。随着高等教育扩展,人力资本规模扩大有利于创新绩效,但是配置效率低下却有损创新绩效,2005-2015年人力资本行业部门间配置效率为-0.65。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雪亚  缪仁余  
要素相对价格左右着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TFP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劳动要素细分为普通劳动与人力资本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估计31个省市TFP的变动,据以观察要素配置效率对TFP的影响,模拟要素价格在其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2003年以来要素配置效率呈负增长,是TFP增长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2东部地区TFP增长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差距趋于扩大,与此相伴随的是东西部地区之间要素配置效率差异以更快的速度趋于扩大,进一步表明要素配置效率对TFP增长的制约;3要素价格是影响要素配置效率的直接原因,要素价格的扭曲在现阶段总体上表现为物质资本要素价格相对偏高;4分别模拟物质资本价格下降、人力资本和普通劳动价格上升,结果均显示改善了要素配置效率并相应地实现TFP增长,其中物质资本价格下降起着最显著的改善作用。为此,要重视市场环境建设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从要素配置效率上推动TFP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