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7)
2023(15519)
2022(13444)
2021(12635)
2020(10492)
2019(24145)
2018(24236)
2017(47247)
2016(25647)
2015(29041)
2014(29282)
2013(29120)
2012(27325)
2011(24918)
2010(25476)
2009(23650)
2008(23100)
2007(20565)
2006(18655)
2005(17000)
作者
(75358)
(62074)
(61674)
(58719)
(39728)
(29467)
(28245)
(24223)
(23624)
(22645)
(21080)
(20973)
(19898)
(19833)
(19186)
(19118)
(18531)
(18473)
(17834)
(17751)
(15706)
(15370)
(15013)
(14181)
(14041)
(13944)
(13915)
(13896)
(12695)
(12278)
学科
(105746)
经济(105633)
管理(73368)
(70866)
(55120)
企业(55120)
方法(42321)
数学(36410)
数学方法(35985)
中国(33815)
(31118)
地方(26557)
(26505)
业经(24120)
(22485)
(21605)
(20862)
贸易(20845)
农业(20500)
(20206)
(20104)
银行(20065)
(19349)
(18204)
金融(18203)
环境(16748)
(16602)
理论(16449)
(16437)
技术(16389)
机构
大学(368554)
学院(367649)
(149434)
经济(145847)
管理(145019)
研究(127431)
理学(123371)
理学院(121973)
管理学(120111)
管理学院(119413)
中国(98258)
(80444)
科学(76603)
(72066)
(64546)
(58069)
研究所(57937)
中心(57636)
(56447)
财经(55653)
北京(52093)
业大(51784)
(50411)
(50385)
师范(50013)
(46296)
(46154)
农业(44918)
经济学(43784)
财经大学(40993)
基金
项目(238645)
科学(186718)
研究(179950)
基金(170299)
(146611)
国家(145294)
科学基金(124119)
社会(111675)
社会科(105718)
社会科学(105690)
(93148)
基金项目(89872)
教育(81898)
自然(78464)
(78162)
自然科(76545)
自然科学(76525)
编号(75826)
自然科学基金(75127)
资助(70557)
成果(63764)
(54349)
重点(53018)
(52649)
课题(52290)
(48982)
项目编号(46581)
创新(45602)
教育部(45099)
国家社会(44840)
期刊
(174531)
经济(174531)
研究(117068)
中国(75793)
管理(54433)
(53640)
学报(53487)
(52069)
科学(50038)
教育(45485)
大学(40814)
(39904)
金融(39904)
学学(37745)
农业(37067)
技术(32056)
业经(29802)
经济研究(27439)
财经(26663)
图书(25140)
问题(23103)
(22751)
理论(19487)
(18467)
(18276)
实践(17875)
(17875)
技术经济(17849)
书馆(17539)
图书馆(17539)
共检索到570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景坤  黎雅婷  
雾徭防治公共服务政策是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运用公共权力,为解决雾霾防治公共服务问题,并达成雾霾防治公共服务目标,制定的各种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雾霾防治公共服务政策经历了萌芽期(1978—1992)、起步期(1993—2003)、发展期(2004—2012)和完善期(2013一)四个阶段。目前我国雾霾防治公共服务政策具有市场化运作的趋势越发明显,呈现政策评价主体趋向多元化,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一体化与差异化现象并存,政策制定的程序越来越规范,政策内容和方式向不断追求创新方面发展等趋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奔  林艳  
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公众的身心健康。当前,受政府宏观金融调控能力有限、金融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认识不足、雾霾防治投资大且技术要求高等影响,我国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存在强制性差、政策实施监管不足、雾霾防治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雾霾防治风险投资体系发展滞后且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完善与雾霾防治相关的金融政策体系,加大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集中解决雾霾防治风险投资发展两大瓶颈,更好发挥绿色信贷的引导作用,建构PPP雾霾防治产业基金,同时融合公益性评价,支持第三方评价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雅婷  周景坤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雾霾天气频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得出了目前长三角地区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实施的监管不足;雾霾防治风险投资规范化程度较低;银行信贷缺乏长效机制;储蓄率偏高;雾霾防治企业投资不足,直接融资能力较差;相关责任保险制度和金融政策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区域雾霾防治的金融政策优化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景坤  余钧  
为完善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有效防治雾霾污染,将我国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分为财政、税收、金融、技术、人才和公共服务几个部分,探讨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积极作用,分析这类政策目前存在的财政支持不足、税收政策不完善、金融扶持政策缺乏针对性、技术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激励政策有缺陷、国际合作技术创新政策缺位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景坤  黄洁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遭遇雾霾天气。在总结国外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基本类型基础上,从财政预算、政府采购、收费政策、专项经费支持和财政补贴等方面介绍其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主要做法,得出我国应加大雾霾防治的财政投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增加雾霾防治产品的政府采购,建立雾霾防治相关基金等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景坤  黎雅婷  
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也曾面临与我国相类似的雾霾污染问题,其通过运用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金融政策手段,有效实现了雾霾防治目标。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完善的雾霾防治金融市场体系,灵活应用金融政策组合,完善金融业相关法制建设,协调运用财政政策与雾霾治理金融政策,以此加快我国雾霾问题的解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景坤  陈祎然  陈琳琳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而财政政策是实现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来防治雾霾污染成为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京津冀地区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发展过程的萌芽、起步、发展、完善四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特征;给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完善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发展,加强财政监管等完善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优化提供一定帮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建华  陈思航  
中国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历史上英国也遭受过雾霾天气的侵袭。中国的雾霾与英国相比虽都是由污染引起的,但污染的类型却不尽相同。文章从治理理念、立法、政府职责落实和其他辅助措施等方面对中英雾霾的防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新《环保法》的相关规定,以期能为中国雾霾治理提出更好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德军  
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高污染的雾霾天气过程,与往年同期相比,其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和污染程度之重都极为罕见。雾霾天气的防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原因持续性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所在区域的地形、气象、绿化面积、能源结构、工业结构、工业布局、建筑布局、交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义  王爱君  黄寰  
权力协同是雾霾防治的重要保障。基于2004—2015年PM_(2.5)雾霾面板数据,本文利用非空间和空间面板模型比较分析发现:(1)在未剥离雾霾空间自相关效应时,中国属地治理权和支出财政权的分割对雾霾治理存在阻碍刚性;社会经济权的分割则会因经济权的诉求变弱而弱化"GDP追赶效应"等,进而对雾霾的影响存在着由提高到降低的界值效应。收入财政权分割的影响部分已越过倒U型拐点,显著降低了雾霾污染。(2)在剥离雾霾空间自相关效应以后,权力分割对雾霾防治影响变弱,影响模式则不变。但分区域来看,东部权力分割与利用整体较为有利于雾霾防治,而其他区域则显著相反。(3)通过权力分割与环保支出交互作用分析发现,中国对雾霾防治存在着反公地悲剧,尤其是社会经济权、西部财政权、东部属地治理权在环保支出防治雾霾方面的反公地悲剧表现强烈。为此,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赋权向赋能发展管理模式转变,建立跨区联合防治机制体制,提升权力协同作用,势在必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景坤  黄洁  张亚宁  
梳理出国外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即加大雾霾防治财政支持的力度,实施雾霾防治相关专利的快速审查通道,构建"官"产""学"联动机制,完善技术引进、消化政策等基础保障体系建设;指出中国可以从构建完善的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加强雾霾防治专利申请制度建设,创建"官、产、学、服、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技术引进政策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技术转让、转化政策体系,改进雾霾防治人才政策,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等方面来优化中国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文  程东坡  许玲丽  
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到雾霾长效治理目标的实现,而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直接表现为政策实施效果。在此背景下,如何量化政策效应以及挖掘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是文章的主要目标。为此,文章选取北京、兰州、天津、太原作为研究样本,以空气首要污染物PM_(2.5)颗粒物浓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rophet模型预测反事实状态下潜在的PM_(2.5)浓度,对比实际状况下的PM_(2.5)浓度,量化研究中共十九大环境政策对PM_(2.5)防治的效果。研究发现:(1)中共十九大一揽子环境政策对于PM_(2.5)的防治具有正向效应,但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2)雾霾治理过程中存在"两会蓝"现象和政策执行乏力的问题。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新常态下雾霾防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军  
近年来,全国多地多次被重污染天气笼罩,雾霾出现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深,京津冀成为雾霾重灾区。2013年9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出台后,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治理成效不显著、大气扩散条件趋于不利等困境。为打好蓝天保卫战,要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将雾霾治理作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突破点,科学施策、标本兼治,坚持源头预防与过程管控并重,常态治理与应急减排结合,部门协同与地区协作并举,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海涛  刘燕  师玉朋  
雾霾污染防治的内在财政机制是地方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规模及占比与PM2.5正相关。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采用人均GDP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非线性模型对中国地方财政在雾霾防治中的社会回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地方官员对雾霾防治工作的态度经历了容忍、忽视、关注和重视四种特征。根据城市功能和发展定位不同,相对于行政中心城市,激励不完备导致非行政中心城市官员在雾霾治理方面存在政府失灵现象;环保模范城市门槛效应不明显,而非环保模范城市只有在人均GDP大于3.06时才会逐渐加大污染治理投资比例。研究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军  
近年来,全国多地多次被重污染天气笼罩,雾霾出现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深,京津冀成为雾霾重灾区。2013年9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出台后,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治理成效不显著、大气扩散条件趋于不利等困境。为打好蓝天保卫战,要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将雾霾治理作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突破点,科学施策、标本兼治,坚持源头预防与过程管控并重,常态治理与应急减排结合,部门协同与地区协作并举,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破解雾霾防治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