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79)
2023(22906)
2022(19140)
2021(17689)
2020(14748)
2019(33595)
2018(33295)
2017(63904)
2016(34845)
2015(39303)
2014(39265)
2013(38651)
2012(35865)
2011(32407)
2010(33020)
2009(30754)
2008(29979)
2007(26858)
2006(24258)
2005(22273)
作者
(101166)
(83817)
(83366)
(79351)
(53396)
(40119)
(37868)
(32611)
(32116)
(30244)
(28561)
(28555)
(26886)
(26787)
(26105)
(26034)
(24832)
(24631)
(24276)
(24226)
(21208)
(20550)
(20291)
(19303)
(18909)
(18803)
(18740)
(18621)
(17065)
(16586)
学科
(141846)
经济(141658)
管理(104121)
(98127)
(80740)
企业(80740)
方法(58085)
数学(49728)
数学方法(49040)
中国(45915)
(40410)
(39715)
(34154)
业经(33780)
(32541)
(32498)
金融(32494)
银行(32479)
地方(32431)
(31221)
(29391)
(26687)
贸易(26659)
农业(26580)
(25890)
(24430)
财务(24327)
财务管理(24272)
理论(23656)
环境(23444)
机构
大学(496658)
学院(494448)
(201336)
经济(196804)
管理(189033)
研究(170628)
理学(160600)
理学院(158814)
管理学(155929)
管理学院(155031)
中国(135550)
(107645)
科学(101967)
(99528)
(85871)
(80378)
中心(79056)
财经(77273)
研究所(77055)
(76178)
业大(70837)
(69973)
北京(68953)
(65661)
师范(65019)
农业(62320)
(62025)
(61788)
经济学(61272)
财经大学(57237)
基金
项目(322247)
科学(252888)
研究(237860)
基金(232607)
(202304)
国家(200602)
科学基金(171692)
社会(149939)
社会科(142094)
社会科学(142058)
(125219)
基金项目(121915)
自然(109895)
教育(109803)
自然科(107290)
自然科学(107264)
(105417)
自然科学基金(105302)
编号(97495)
资助(96142)
成果(81129)
重点(72540)
(71246)
(70619)
课题(68163)
(66341)
创新(62088)
国家社会(61708)
教育部(61323)
科研(61109)
期刊
(230968)
经济(230968)
研究(155099)
中国(105508)
(77349)
学报(76818)
(74229)
管理(73141)
科学(70453)
(60442)
金融(60442)
大学(59344)
教育(58777)
学学(55437)
农业(49789)
技术(43714)
财经(38758)
业经(37546)
经济研究(36011)
(33245)
问题(30618)
图书(26104)
(25726)
(24770)
理论(24547)
技术经济(23362)
(23006)
国际(22707)
科技(22197)
现代(22182)
共检索到770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怡欣  
碳金融制度的价值在于解决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本文首先介绍国际碳金融制度以排放权与交易机制为内容,将雾霾作为经济外部性问题处理,通过市场机制替代行政措施;进而指出我国雾霾治理强调行政措施,排放权成了行政手段的工具,交易机制的发展成了行政手段的补充。本文最后明确解决之道并非完全否定政府职能,而是建立起政府权力与市场运作之间的防火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怡欣  
2014年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有1.43×106 km2雾霾笼罩,其中重度雾霾区更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可见当前雾霾治理之迫切。长期以来雾霾治理往往强调行政手段,突出的矛盾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冲突。从2013年底开始,我国许多城市为治理雾霾而开展排放权交易业务,而从国际法上讲,以排放权为核心的碳金融法律制度对雾霾的治理已有20余年历史,与行政手段相比其更加注重市场的价格机制,不仅效率更高而且避免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威  
碳金融起源于国际法促进有效减排的经济手段的应用。碳金融属于环境金融中独树一帜的发展模式。随着碳市场和碳信用的建立发展,国际法框架内外形成的碳交易都需要碳金融的支持和保障,而碳金融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在国际法框架内获得公平和效率。因此,对碳金融概念的辨析及其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面临问题的评析,将能推动碳金融在国际法规制下的科学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佳玉  王晨星  
海事司法管辖作为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方式,是国际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习惯国际法,我国在相关海域依托主权、主权权利和历史性权利享有不同的司法管辖权。近年来我国周边海域海洋权益争端频发,以司法手段保护国家主权开辟了海洋权益维护的新思路。最高人民法院已通过司法解释规定了我国在管辖海域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海事司法管辖内容。在管辖海域内进行海事司法管辖既可以彰显国家主权,又能够强化我国所享有的主权权利和历史性权利,维护其他海洋利益,为未来我国通过谈判等合法手段解决海洋争端积累有利证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竣鹤  黄小勇  
制度质量被认为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市场化制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与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讨论。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其调节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的负向影响是非线性的,即随着市场化制度质量提升,其降低收入不平等的能力在下降;同时,在较高的市场化制度水平下,金融发展降低收入不平等的能力也在减弱。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于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理解。政策制定者应在提高市场化制度水平的同时,构建帮助穷人获得更多资源以及能够在市场化过程中获益的制度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樊樊  
全球治理本质上是对全球秩序与规则的重建,旨在采取全新的治理理念与方式来解决全球问题,以促进人类文明与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而国际法作为重要的治理规则,相比于其他规则体系,具有良好的跨区域与跨国界性质,能够对不同国家的治理行为发挥普遍性约束力,被视为最具治理效能的规则。基于此,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慧  
本文在经济增长理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引入市场化程度的变量,分析了市场化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影响;进而以温州民间金融制度安排为案例,分析了市场化民间金融制度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典型化事实,并提出深化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发展的市场化制度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伦晓波  张谊浩  周庭佐  
文章揭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发展影响的渠道及效应,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发展的长、短期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加快中国金融发展,必须重视并利用短期国际资本净流入的正向效应,防范并应对短期国际资本集中性潜逃的负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洪修文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金融发展对经济运行的积极影响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寻找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发现,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对金融发展都是重要的,而增强外部投资者法律保护,建立严格的产权制度,扩大开放、增强竞争以削弱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等能够促进金融业发展,另外土地分配等政策也对金融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勇  
国际法的发展与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国家间相互依存与市场经济原则全球化。这两个特征都具备积极和消极的二重性,积极因素为国际法规则的趋同和统一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消极因素则是在“市场原则”所追求的效率与“国家主权”所追求的公平之间难以求得和谐的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肃昌  张瑞萍  
全球碳交易量和碳交易额的迅速增加为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低碳经济需要金融市场的大力支持,本文通过碳金融市场交易机制及实践状况研究,分析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困境,对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进行制度设计,以金融手段量化方式引导企业和消费者采用低碳的理念生产和消费,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巫卫专  
在利率市场化提速与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下滑并存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的一般逻辑和现实情况,选取2007~2014年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经营绩效和经营风险两个角度深入考量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通过利差效应、竞争效应等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因银行类型不同、货币政策松紧而存在异质性。最后,围绕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应对策略,本文从外部环境、机制建设、商业银行行为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日益增多的雾霾天气给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雾霾天气的形成更多的是人为因素的结果,严峻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迫使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失衡,环境法规和环境交易市场缺乏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经济原因。因此,治理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确立相关环境产权制度和建立区域政府间合作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世宏  夏杰长  
雾霾是大气这种公共池塘资源被过度消耗从而表现出来的显著负外部效应。公共池塘资源由于产权界定的非可分性导致了治理上的囚徒困境。高昂的交易费用决定了彻底的私有化或者完全的中央集权不利于解决雾霾治理的囚徒困境。基于政府主导的环境技术服务协同创新、基于环境规制的强制性和基于社区居民参与的公众性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技术服务合约实施的执行和监督成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杰  李金叶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不仅要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还需从制度创新角度完善低碳法律制度,激励与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是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而制定法律法规的国际法正式渊源,是低碳经济国际立法制度的基石。为引领和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为典型的发达国家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部署,从法律制度方面保障其具体实施,在低碳经济发展立法方面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中国在低碳经济领域立法略显滞后,还未形成严密、完整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立法有益经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注重法律规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