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6)
- 2023(8737)
- 2022(7078)
- 2021(6898)
- 2020(5560)
- 2019(12618)
- 2018(12755)
- 2017(24891)
- 2016(13675)
- 2015(15732)
- 2014(15955)
- 2013(15867)
- 2012(14936)
- 2011(13815)
- 2010(14118)
- 2009(13405)
- 2008(13262)
- 2007(12523)
- 2006(11419)
- 2005(10503)
- 学科
- 济(58862)
- 经济(58799)
- 农(46203)
- 业(40510)
- 管理(31564)
- 农业(30231)
- 中国(20507)
- 方法(19707)
- 企(19100)
- 企业(19100)
- 数学(17583)
- 数学方法(17493)
- 业经(17008)
- 制(16457)
- 地方(12424)
- 银(12256)
- 银行(12241)
- 体(12194)
- 财(12160)
- 行(11907)
- 贸(11094)
- 贸易(11085)
- 融(11031)
- 金融(11024)
- 发(10877)
- 易(10829)
- 农业经济(10408)
- 学(10334)
- 策(9294)
- 村(9203)
- 机构
- 学院(202402)
- 大学(197997)
- 济(87114)
- 经济(85187)
- 管理(75244)
- 研究(71258)
- 理学(63057)
- 理学院(62453)
- 管理学(61585)
- 管理学院(61237)
- 中国(59037)
- 农(53239)
- 京(42778)
- 财(41665)
- 农业(40711)
- 科学(40299)
- 所(36347)
- 业大(34839)
- 中心(33991)
- 江(32981)
- 研究所(32111)
- 财经(31601)
- 经(28553)
- 北京(27003)
- 范(26286)
- 师范(26022)
- 州(25834)
- 经济学(25512)
- 农业大学(24875)
- 院(24558)
- 基金
- 项目(123105)
- 研究(96635)
- 科学(95561)
- 基金(86505)
- 家(74488)
- 国家(73718)
- 科学基金(61751)
- 社会(60233)
- 社会科(56459)
- 社会科学(56444)
- 省(49476)
- 基金项目(45592)
- 教育(43464)
- 编号(43008)
- 划(40220)
- 自然(36557)
- 成果(35673)
- 自然科(35602)
- 自然科学(35592)
- 自然科学基金(34942)
- 资助(34571)
- 农(30344)
- 课题(29496)
- 部(28241)
- 发(28179)
- 重点(27278)
- 性(25328)
- 创(25258)
- 制(24655)
- 国家社会(24465)
- 期刊
- 济(109634)
- 经济(109634)
- 研究(64010)
- 农(57521)
- 中国(49416)
- 农业(38575)
- 学报(30664)
- 财(29331)
- 科学(28310)
- 融(28178)
- 金融(28178)
- 管理(25016)
- 教育(24878)
- 大学(24380)
- 业经(24000)
- 学学(22889)
- 技术(18230)
- 业(17713)
- 问题(16280)
- 财经(15981)
- 经济研究(14924)
- 农村(14469)
- 村(14469)
- 农业经济(14262)
- 经(13703)
- 世界(11547)
- 经济问题(11383)
- 版(11340)
- 理论(10775)
- 贸(10561)
共检索到328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凯 梁流涛
我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演化,是在体制转型时期不对称、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之下,相关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利益调整和再分配的结果,是他们相互之间利益矛盾妥协折衷的产物。其中,以地方政府和农民为主导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利益分割,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产权改革路径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保证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是其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
关键词:
非农建设用地 利益集团 市场演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凯 梁流涛 杨渝红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出现以来,政府垄断一直是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垄断构想显然已经不能维持,各地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大量流转以及地方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昭示着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迅速演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演化的内在逻辑,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建立一个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演化的分析框架,讨论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条件,得出帕累托最优流转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讨论各变量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影响,并对一些实际问题作出解释。最后提出我国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演化规律,明确了市场演化方向,并指出其中的政策含义:不同...
关键词:
非农建设用地 流转区间 演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凯程 于平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凯程 于平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凯 钱忠好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进入阻止博弈分析,找出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长期动态均衡。研究方法:博弈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演化符合一般进入阻止动态博弈模型,农民对政府的影响使政府丧失了稳定的先动优势,农民与政府互为非农建设用地供给领头者的局面,在长期动态博弈中,"{打击,(进入,进入)}"成为精炼子博弈纳什均衡。研究结论: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福利损失,确保城乡非农建设用地竞争市场的实现,必须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入市,必须加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尽快实现政府和农民的非农建设用地供给力量的平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勇 张宇豪
基于“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现实挑战”的研究路径,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1)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改革目标的基础在于强化集体土地产权;(2)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配置体系是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3)探索统筹兼顾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重点;(4)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是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路径。今后仍需在明晰产权主体、扩大入市范围与强化用途管制、完善收益共享机制、健全政策配套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马凯
与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相比,我国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分割制度是当事人基于特定环境的最优选择,但是,与城乡土地市场整合状态相比,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分割制度又潜伏着效率的损失。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制度由分割走向整合能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诱致着经济当事人进行制度创新,并最终实现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由分割向整合的变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纪成旺
2017年8月,国土资源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厦门、武汉、合肥、郑州、广州、佛山、肇庆和成都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这项试点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基于土地管理视角分析改革动因、路径和主要内容,有助于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把握本项改革特点、做好定位。这项改革旨在解决群众居住需求,满足管理创新需要,落实中央政策。成功推进试点需要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纪成旺
2017年8月,国土资源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厦门、武汉、合肥、郑州、广州、佛山、肇庆和成都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这项试点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基于土地管理视角分析改革动因、路径和主要内容,有助于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把握本项改革特点、做好定位。这项改革旨在解决群众居住需求,满足管理创新需要,落实中央政策。成功推进试点需要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殷少美 李纪军 周寅康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期有关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内涵、产权基础、流转模式、流转类型、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下一步有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集体 非农建设用地 流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欣瑜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之初即具有中国特色,既包含双重“公”的本质,又体现“共”的属性,具备农民生存发展福利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序良俗的维护功能、集体土地合理利用的增进功能。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权构造对推动物权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有必要的,系统化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清晰的客体范围、完备的权利内容以及规范的使用期限,方能有效发挥出应有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欣瑜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之初即具有中国特色,既包含双重“公”的本质,又体现“共”的属性,具备农民生存发展福利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序良俗的维护功能、集体土地合理利用的增进功能。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权构造对推动物权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有必要的,系统化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清晰的客体范围、完备的权利内容以及规范的使用期限,方能有效发挥出应有功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艳梅 刘小玲 张效军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流转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由征地制度缺陷引起的资源低效配置和"隐形"市场交易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是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的现实需求;巨大的潜在外部利润是市场化流转的驱动力;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并且可能遵循由需求引致型向供给主导型转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的制度保障构建的思路以及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这一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利用广东省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需求侧398份调研数据,采用两阶段DEA模型测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探析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需求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总体效率为0.230,纯技术效率为0.390,规模效率为0.658。市场规模报酬绝大多数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通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助推城镇化以及城市升级。(2)交易费用对市场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与市场中的企业多次转租行为有关。(3)资产专用性:交易主体方面,企业高技能水平人员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交易客体方面,在均衡处,集聚地区更高的要素价格意味着更好的生产要素匹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较高。(4)交易不确定性:交易行为方面,在企业生命周期与土地利用周期更匹配的情况下,企业将选择加大生产投入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水平。交易环境方面,价格决定方式显著影响市场效率,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越低,越有利于提高需求方对于农村集体用地市场的预期,提高市场效率。因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可以通过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空间归并与整治,降低细碎化程度。同时,应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以提高需求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佑辉
逐步迈入规范管理阶段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可能,因此阻碍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市场失灵的原因是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存在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而政府失灵是地方政府追逐地方利益,与中央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解决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对策。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