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2)
2023(6958)
2022(6113)
2021(5936)
2020(5346)
2019(12326)
2018(12514)
2017(25246)
2016(13647)
2015(15715)
2014(15643)
2013(15783)
2012(14636)
2011(13349)
2010(13915)
2009(13201)
2008(13020)
2007(11860)
2006(10628)
2005(9852)
作者
(42040)
(34769)
(34232)
(32840)
(22167)
(16591)
(15873)
(13511)
(13227)
(12473)
(11740)
(11737)
(11206)
(11113)
(10998)
(10860)
(10495)
(10136)
(10127)
(9909)
(8795)
(8611)
(8603)
(7937)
(7899)
(7837)
(7810)
(7668)
(7094)
(6817)
学科
(55510)
经济(55447)
(36800)
管理(36765)
方法(30944)
数学(28662)
(28223)
企业(28223)
数学方法(28126)
中国(18387)
(14913)
(13899)
(13756)
(12848)
银行(12818)
(12192)
(11906)
贸易(11897)
(11671)
(11225)
保险(11134)
(10653)
(10651)
金融(10651)
业经(10028)
理论(9355)
(8915)
制度(8901)
农业(8310)
(8075)
机构
大学(204321)
学院(200713)
(83713)
经济(81737)
管理(76740)
研究(68352)
理学(64981)
理学院(64335)
管理学(62868)
管理学院(62533)
中国(56368)
(44612)
(42196)
科学(40743)
(35294)
(34105)
财经(32899)
研究所(31658)
中心(30634)
(30485)
(29851)
业大(29808)
北京(29226)
农业(27235)
经济学(26198)
(24910)
财经大学(24679)
(24350)
经济学院(23663)
(23475)
基金
项目(125681)
科学(97548)
基金(91406)
研究(88489)
(80589)
国家(79998)
科学基金(67525)
社会(54448)
社会科(51615)
社会科学(51600)
(48285)
基金项目(46451)
自然(45816)
自然科(44773)
自然科学(44755)
自然科学基金(43970)
教育(42563)
(41621)
资助(41620)
编号(35927)
成果(29258)
(28584)
重点(28415)
(25717)
课题(25579)
(25493)
科研(24727)
教育部(24317)
创新(23997)
计划(23755)
期刊
(90960)
经济(90960)
研究(65746)
中国(41725)
学报(31594)
(30262)
(29775)
管理(29224)
科学(28833)
(25720)
金融(25720)
大学(24193)
学学(22854)
教育(22401)
农业(20201)
技术(18320)
财经(16247)
经济研究(15575)
业经(13962)
(13813)
统计(12770)
问题(11784)
理论(11223)
(10858)
(10847)
技术经济(10656)
(10614)
决策(10187)
实践(10142)
(10142)
共检索到308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梦  邓颖璐  
长寿风险近年来对各国保险业、养老金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大规模影响,成为保险和风险管理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采用国际前沿的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采用中国数据研究这一问题。在Lee-Carte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双指数跳跃扩散模型对Lee-Carter模型中的时间序列因子进行拟合,较好地刻画了中国人口死亡率的长寿跳跃和死亡跳跃;引用Swiss Re死亡债券度量长寿风险的市场价格,预估未来中国人口死亡率,并得出了寿险衍生品Q型远期的中国定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白鸽  
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的动态死亡率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思路,总结了量化长寿风险的各种模型与方法。其次,结合国外长寿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及发展,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年金产品与寿险产品的自然对冲、再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及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该研究可作为我国长寿风险量化与管理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我国长寿风险定量评估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颖媛  刘贯春  
引入状态空间模型对传统两因子CBD模型拟合阶段和预测阶段进行联合建模,并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进一步考虑到死亡率数据的小样本特征,结合Bootstrap仿真技术和生存年金组合折现模型对长寿风险进行测度。利用1996~2011年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模型解释能力、参数估计结果和误差项正态分布检验结果,两因子状态空间模型要优于传统CBD模型;年金组合规模的扩大可以消除微观长寿风险,但不能消除宏观长寿风险和参数风险;宏观长寿风险占据着不可分散风险的主导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博轶  
文章使用带有惩罚的泊松对数双线模型对死亡率进行建模,并使用该模型对人口未来死亡率进行预测,最后研究了预期寿命的变化对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带有惩罚的泊松对数双线模型能够更好的拟合我国人口的死亡率状况;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在未来呈下降的趋势,而现有生命表对人口未来死亡率改进估计不足;预期寿命的增加使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存一定的缺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口的规模会不断扩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博轶  
本文使用贝叶斯方法通过MCMC抽样对Currie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人口未来死亡率进行预测,最后对年金产品的长寿风险进行度量。研究表明,贝叶斯方法能够更好地拟合我国人口死亡统计数据;如果不考虑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而只使用现有的生命表为年金产品定价,保险公司将会面临较大的承保风险;由于死亡率变化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为年金持有的长寿风险偿付能力资本要求为其年金均值的2.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小芃  杨芊芊  杨亚静  
步入老龄化社会后,人群未来的平均实际寿命高于预期寿命产生的长寿风险是政府、企业及个人面对的新型的日益严峻的问题。文章运用Lee-Carter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在年金定价模型中引入长寿风险指数,测算了一系列不同购买时间、不同递延期、不同利率、不同性别情况下的长寿风险指数递延年金的价格和风险转移程度。结果表明,此款年金产品相比普通的定额即期年金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并能帮助年金提供者实现部分系统性长寿风险的转移,是进行长寿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伟  陈秉正  
传统的精算定价方法假定死亡率是静态的,实际上死亡率是随时间而变动的具有动态不确定性的变量。在动态死亡率的框架下定量分析长寿风险对于个人年金产品定价的影响:引入Wang转换的风险定价方法度量长寿风险的市场价格,并运用模拟分析的方法分析长寿风险对个人年金定价的影响。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就保险公司如何管理这一风险给出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世清  郏雨薇  
极端死亡率风险证券化以寿险公司作为发起人将极端死亡率风险从整体风险中隔离出来发行证券,将极端死亡率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长寿风险证券化以年金保险公司作为发起人,通过发行证券将长寿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两者均属于死亡率风险转移证券化,均能够扩大寿险公司和年金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极端死亡率风险证券化主要包括极端死亡率债券和极端死亡率互换两种工具,而长寿风险证券化主要包括长寿债券、长寿互换和q远期合约三种工具。笔者首先比较分析了极端死亡率风险证券化内部的两种工具,发现它们均为场外交易工具,流动性较差,定价方法均为Wang转换定价法,但在运行机制、合约性质以及交易程序上存在一定差异;其次从运行机制、基差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贺磊  马昕  
本文采用残差分布情况、生物合理性、预测稳健性、参数估计稳健性、模型简洁性和预测准确性六种指标,从六种经典死亡率模型中选择适合中国0~89岁男女的最佳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构建人口发展模型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基于死亡率不确定性利用VaR和CVaR估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缺口上限和超过上限的尾部风险,评估各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并模拟分析了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对不同省份养老保险长寿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省份未来面临的长寿风险较大;渐进式延迟退休会降低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但是政策的效果会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明  米海杰  王晓军  
文章利用1950~2018年人口死亡率数据,研究中国人口死亡率变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随机死亡率模型,度量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长寿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1950~1981年中国人口粗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死亡率降低速度随年龄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且性别间的差异较小。(2)1981~2005年中国人口粗死亡率平稳下降,0岁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大幅提高,15~59岁男性人口死亡率降低明显减速,导致平均预期寿命逐渐低于女性。(3)2005~2015年人口粗死亡率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年龄别死亡率仍保持下降趋势,且60岁及以上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前两阶段显著提升。(4)在人口死亡率预测方面,稳健模型考虑了死亡率变动趋势,提高了长期预测的合理性。(5)在长寿风险度量方面,稳健模型具有较低的模型风险,对长寿风险的度量更加保守,能够为养老金体系留存更充足的风险资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仕强  
基于死亡率免疫理论探讨保险公司长寿风险的自然对冲问题,研究年龄、性别与保险期限等因素与保单久期和凸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保险公司欲达到长寿风险的完全对冲,其寿险业务和年金业务必须达到的最小ρ比例应该等于年金和寿险保单的久期之比,表明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选择调整寿险和年金业务的比例来对冲长寿风险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平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高龄人口死亡率在国外学术界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选择用Gompertz函数、Coale-Kisker方法、极值理论等方法分别对中国女性高龄人口死亡率进行拟合,并通过加权最小平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了Coale-Kisker方法是死亡率扩展的最佳方法的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华林  李玉芳  刘若萱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了我国人口局势的潜在新变化,人口老龄化形势可能产生微妙变化。本文采用ACF(0)模型、多人口Lee-Carter交叉分类可信度模型和单人口Lee-Carter模型预测人口死亡率,结果显示ACF(0)模型预测女性死亡率误差较小,单人口Lee-Carter模型预测男性死亡率的稳健性较好。在死亡率预测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人口—发展—环境(PDE)分析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1~21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时期呈现三个阶段特征,即2032年将进入超老年社会,2057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化,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现阶段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短期内不能扭转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的态势,长期内有一定的政策效应,但是人口老龄化在较长时期内呈加剧发展趋势,我国长寿风险敞口巨大,应充分统筹以加强长寿风险管理,防范老龄化程度超常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的隐患;未来我国男性人口老龄化风险增长程度高于女性,我国应制定差异化的长寿风险管理策略,加强男性人口老龄化风险管理;我国女性老龄化风险敞口依然较大,老龄化管理策略应向女性人口倾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宁  
论文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死亡率模型的新的长寿风险度量模型,叫做死亡率分解模型。基于该模型,论文对美国的死亡率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同时对中国的死亡率进行了两个角度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对更有说服力的结果。同时,论文借助模型的分解结果,提出构建多层次的长寿风险基金,用以应对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林  
在人寿保险业务中,确定保费最重要的依据是被保险人在相应期间内的死亡概率q、死亡力μ和死亡率m。任何一个人寿保险中的风险管理模型,都必须对被保险入某一时期的死亡概率q、死亡力μ和死亡率m作出可靠的估计。本文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处理,提出了可靠而又可行的估计方法。 我们考察在某观察期内的N个人,假设他们的生死是相互独立的。 先考察一种特殊情况:假定观察期为一年,而这N个人在观察期内的年龄正处在从x到x+1岁的这一年,又假设这一年中每一个人的死亡概率为q。则在这一年中的死亡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