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1)
2023(9679)
2022(8453)
2021(8003)
2020(6784)
2019(15370)
2018(15285)
2017(30068)
2016(16750)
2015(19099)
2014(19246)
2013(18778)
2012(17506)
2011(16012)
2010(16486)
2009(15713)
2008(15651)
2007(14542)
2006(13225)
2005(12335)
作者
(46686)
(38675)
(38621)
(37104)
(24826)
(18193)
(17661)
(14718)
(14639)
(14249)
(13032)
(12753)
(12613)
(12512)
(12339)
(11930)
(11457)
(11451)
(11407)
(11125)
(10036)
(9453)
(9425)
(8852)
(8829)
(8820)
(8760)
(8736)
(7802)
(7536)
学科
(62575)
经济(62478)
管理(55474)
(50786)
(42617)
企业(42617)
方法(24489)
(21432)
中国(21147)
数学(21077)
数学方法(20779)
(20280)
(19064)
业经(14968)
(13991)
(13928)
银行(13918)
(13367)
(13342)
贸易(13333)
(13083)
(12969)
(12296)
财务(12259)
财务管理(12226)
(11680)
金融(11677)
农业(11633)
企业财务(11553)
地方(11233)
机构
学院(242069)
大学(237371)
(102168)
经济(99838)
管理(91338)
研究(80838)
理学(76918)
理学院(76106)
管理学(74913)
管理学院(74431)
中国(64243)
(54943)
(50277)
科学(44126)
财经(41447)
(40071)
(38504)
(37215)
中心(36756)
研究所(35224)
(32614)
北京(32369)
经济学(31087)
(30735)
(30620)
师范(30500)
财经大学(30284)
(29646)
业大(29048)
经济学院(27889)
基金
项目(145947)
科学(115542)
研究(114705)
基金(104048)
(88048)
国家(87273)
科学基金(74870)
社会(71804)
社会科(68025)
社会科学(68010)
(57138)
教育(54743)
基金项目(53491)
编号(49077)
(48106)
自然(45392)
自然科(44248)
自然科学(44238)
资助(43592)
自然科学基金(43441)
成果(42510)
课题(35568)
(33735)
重点(33173)
(33023)
(31755)
(30863)
(30421)
项目编号(29925)
教育部(29571)
期刊
(121008)
经济(121008)
研究(79270)
中国(52310)
(42901)
管理(37103)
教育(32511)
(30256)
科学(29230)
学报(28699)
(28684)
金融(28684)
大学(23308)
技术(22789)
学学(21625)
财经(20982)
业经(19981)
农业(19840)
经济研究(19385)
(18003)
问题(16140)
(14316)
国际(12493)
理论(12360)
职业(11951)
(11899)
论坛(11899)
现代(11622)
统计(11501)
技术经济(11488)
共检索到382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红  
我国院校评估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建立健全以评估为主要手段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国际上现代大学管理通行做法。院校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主要模式,为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制度保证。加强院校评估制度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新时期我国评估的科学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高玉峰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发展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走过了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体制改革的举措。适应新形势,分析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应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创新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伟官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指出政府主体是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通过制度变迁成本收益比较,认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具备制度变迁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促进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有效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芷晴  孔东民  
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突出表现为农村劳动力结构改变、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以及国际竞争日趋复杂等。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型目标导向下,有必要对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及其经济效应进行全面分析,以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优化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应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变化调整农业补贴政策;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稳定有效的农产品市场平衡机制;搭建农业绿色补贴激励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加强农村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本文梳理了内部专业评估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与外部专业评估的区别,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关注的全过程性、评估方法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的特点,并提出了重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来培育质量文化、以内部专业评估制度为基础完善学院制度体系、建立内设专业评估机构和建设专业评估专家队伍的建设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世联  
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沿革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当前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并结合当前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新情况,就当前农村产权土地制度做了进一步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辉  张继容  
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试图解决政府行政权力与责任不对称问题,旨在优化政府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权责清单制度产生的根源在于行政权力扩张的内在特性与行政责任约束脱节之间的矛盾,而法治政府建设、大部制改革、国地税合并、负面清单制等制度要素助推了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和市场要素之间互动支撑了权责清单制度的运行。未来需要从推进权责清单法制化建设、优化组织运行体系、完善动态调控机制、建立监控机制等方面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安宁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推广和运用,提高了使用者对审计信息时效性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也使得传统的静态审计面临挑战。持续审计是一种动态审计过程,能够提供更加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文章以美国持续审计发展的制度分析为切入点,阐释了制度环境对持续审计的影响,指出我国相关制度环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摘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东红  刘北  
社区教育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产物,其发展路径必将随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而发生变化。在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制度变迁对社区教育的影响对其提升吸引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只有从话语体系、制度体系及文化建设维度出发探寻自身发展路径,才能实现其服务社会的教育功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对政府审计整改法律法规的制度变迁做一简要梳理并提出优化策略建议。从整改责任单位来说,经历了从被审计单位这种单一责任主体,到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的双责任主体,再到被审计单位、审计机关、相关部门及机构多责任主体的变迁;从整改内容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审计决定及其执行,第二阶段增加了审计建议的落实。审计法律法规对政府审计整改之规定尚存在一些缺陷。为了传承已经取得的成效并解决尚存在的缺陷,需要单独制定“政府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法”,对政府审计整改各重要问题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大才  
2 0多年的中国农业改革经过实践检验 ,是成功的。但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农业改革始终没有大的突破 ,本文认为关键是前一轮农业改革的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了 ,需要进行改革策略的调整。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 ,其次对前一轮改革模式的绩效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评析 ,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制度变迁的策略和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维  
在国家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改革的契机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发展的关键点。在界定教师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及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梳理分析了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分层评价与建立互换机制相结合、自主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的构建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光勤  胡志高  曹建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本  胡天贶  赵康  
环境权力在多层级政府间的合理配置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石。本文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建立了环境分权理论框架,聚焦中国多层级地方政府,基于环保系统人员数测算了省、市、县环境分权及其动态变化,对省级以下环境分权定量研究进行了深化拓展;利用1992—2015年面板数据的多种工具变量回归,定量评估了多层级环境分权的污染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中国环境管理向县分权和向中央集权并存,省级、市级管理力量被相对削弱;环境权力下放至县属于“过度分权”,加剧了工业污染;扩大市级环境权、特别是监测权有助于工业污染减排;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强力协调“中和”了县级增污和市级减排效应。环境分权的治污效果因不同管理职能、污染物和区域迥异,其政策启示是,应探索按管理要素划分的,与区域特征、污染物类型相契合的灵活性的纵向环境权力格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祁毓  卢洪友  徐彦坤  
环境保护事务的特殊性决定了财政联邦主义无法也不可能替代环境联邦主义,只有依据环境事务的内在逻辑,构建直接度量环境分权的指标体系,才能够全面客观揭示环境分权背后的效应机理。立足环境管理体制变迁的视角,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环境分权演进的三个阶段,运用环境机构人员分布数据,测算环境分权、行政分权、监测分权和监察分权指数,阐述了分权指数变化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采用静态、动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及方法,考察了环境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四类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出显著且稳定的正向关系,环境分权加剧了财政分权对环境保护的激励不足,西部地区环境分权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伴随着环境分权度的下降,其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