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8)
- 2023(13620)
- 2022(11443)
- 2021(10859)
- 2020(9329)
- 2019(21531)
- 2018(21340)
- 2017(42245)
- 2016(22332)
- 2015(25517)
- 2014(25611)
- 2013(25383)
- 2012(23522)
- 2011(21025)
- 2010(21299)
- 2009(20407)
- 2008(19593)
- 2007(17570)
- 2006(15304)
- 2005(13988)
- 学科
- 济(92346)
- 经济(92242)
- 管理(66225)
- 业(66056)
- 企(54075)
- 企业(54075)
- 方法(45283)
- 数学(40577)
- 数学方法(40050)
- 中国(31084)
- 融(28711)
- 金融(28708)
- 财(28548)
- 银(28044)
- 银行(28019)
- 行(26971)
- 农(26405)
- 制(22865)
- 业经(20134)
- 贸(18932)
- 贸易(18918)
- 务(18895)
- 财务(18833)
- 财务管理(18787)
- 易(18482)
- 地方(18014)
- 企业财务(17891)
- 农业(17341)
- 学(16363)
- 理论(14426)
- 机构
- 学院(322202)
- 大学(322152)
- 济(136365)
- 经济(133470)
- 管理(126893)
- 理学(108680)
- 理学院(107600)
- 管理学(105823)
- 管理学院(105221)
- 研究(101774)
- 中国(86276)
- 财(67210)
- 京(66327)
- 科学(58683)
- 财经(53373)
- 中心(51028)
- 所(50296)
- 农(49388)
- 经(48220)
- 江(47591)
- 研究所(45030)
- 业大(44473)
- 经济学(42542)
- 北京(41985)
- 范(39865)
- 财经大学(39679)
- 师范(39492)
- 州(38910)
- 农业(38655)
- 经济学院(38648)
- 基金
- 项目(207802)
- 科学(163966)
- 研究(154065)
- 基金(151679)
- 家(129986)
- 国家(128870)
- 科学基金(111460)
- 社会(98173)
- 社会科(93234)
- 社会科学(93207)
- 省(80826)
- 基金项目(79909)
- 教育(71875)
- 自然(71023)
- 自然科(69398)
- 自然科学(69379)
- 自然科学基金(68132)
- 划(67832)
- 编号(63791)
- 资助(62954)
- 成果(52028)
- 部(47222)
- 重点(46418)
- 发(44317)
- 创(43398)
- 课题(43009)
- 教育部(41108)
- 创新(40547)
- 国家社会(40407)
- 科研(40278)
- 期刊
- 济(146209)
- 经济(146209)
- 研究(95248)
- 中国(58585)
- 财(53413)
- 融(45831)
- 金融(45831)
- 管理(45543)
- 学报(44833)
- 农(44615)
- 科学(41675)
- 大学(34941)
- 学学(32933)
- 教育(30519)
- 农业(29108)
- 技术(28479)
- 财经(26879)
- 业经(24577)
- 经济研究(23394)
- 经(22996)
- 问题(20370)
- 理论(17610)
- 贸(16876)
- 统计(16626)
- 技术经济(16029)
- 实践(15899)
- 践(15899)
- 商业(15393)
- 策(14613)
- 财会(14594)
共检索到480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洋 高晋康
我国现行法律及政策文本将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中的权力细分为“条”的央地分权和“块”的职能分工。理论界质疑现行制度的系统化、有序性,认为会导致处置权力主体的权责失衡。但本文发现,实践中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核心是央地政府在金融监管权、金融稳定权和金融资源配置权上的权力叠合运行。央地权力的叠合运行有利于提高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效率及实现保护公众利益的效果。地方政府“深度介入”和中央监管机构“默认放权”的行动者逻辑共同形成了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中权力叠合的成因。这一发现有利于从实然视角认识本土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并对我国未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特别立法《金融稳定法》有所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银行的功能从最初的支付结算、投融资中介向财富管理、资产转换等方面延伸,功能转型和新金融工具的创设构成了金融机构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从金融市场供求关系、风险收益分配、信息与信用纽带三条线索梳理金融机构体系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体系 逻辑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近几年来,我国对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处置工作,但风险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建议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培育专业处置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体系。借鉴国际经验,组建并完善专业化的托管处置机构,集中统一管理问题金融机构的退出问题,专职负责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托管、清算和重组工作。同时,要在组建专业化问题金融机构托管处置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问题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并抓紧完善问题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支持体系:健全问题金融机构托管处置的法律体系,规范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方式,完善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资金体系,提升问题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实质性处置,充分发挥存款保险机制的作用,延伸相应的运作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琳
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随着近几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分析了我国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种类,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分析了目前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存在问题,最后并提出了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对于全国和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非金融机构 不良资产 处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褚伟
本文在对中国中小金融机构既有制度安排只是中国计划金融制度“边际上变动”的界定基础上 ,分析了目标在市场金融取向下实现其严格意义“制度变迁”的矛盾性 (在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性和战略性风险加剧的情况下缺乏制度变迁的强大推动力 )与可能性 (特别强调了“2 +x”模式的市场选择性改革及改革中“非正式契约安排”的重要意义 )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民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有必要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机构有序处置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风险处置经验,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但与市场化、法治化的有序处置机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非国有乃至国际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应当改变此前以行政手段和政府兜底为主的风险处置做法,立足
关键词:
风险处置 处置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湧超
对问题金融机构的甄别和处置是金融监管当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台湾地区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的演变历程,从差异化金融检查机制、报表稽核信息系统、检查数据评等系统、申报数据排序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台湾地区关于问题金融机构的预警体系,并结合大陆地区的实际,提出大陆完善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与预警机制的对策建议,包括健全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金融风险早期预警系统及存款保险制度等。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处置机制 预警体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鄢璐
本文立足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从研究型审计的宏观性、本质性、多维性、创新性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研究型审计在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研究型审计从审计技术发展理念、审计工作主线、审计作业模式等维度与内部审计工作逻辑具有高度契合性;建立了作用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环境,通过审计管理、审计项目等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的金融机构研究型审计逻辑框架和工作机制,并结合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探索了可以开展的实务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蓉蓉
金融机构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加强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对深挖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潜能、发展数字金融、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数据治理有助于完善金融业务、加强风险控制、维护数据安全。数字金融呈现技术化、垂直化和生态化特点,亟待提升数据标准和质量、完善数据共享、发展监管科技、深化金融数据供给侧改革,发挥数据治理对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制度效能,构建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字化转型 数据共享 隐私计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施涛 李传昭
本文证明,一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中心或是以市场为中心取决于该国的投资者分布特征。投资者是否参与特定类型投资取决于他是否拥有超过该类型投资所需的临界资本,小投资者拥有的财富很少,只能选择临界资本要求很低的银行投资工具。中等投资者则愿意选择具有较高临界资本要求的市场投资工具。当一国的投资主要是由大量的小储蓄者提供时,该国将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如果一国的中等投资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该国的金融体系就将体现出以市场为中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海鹏
民办高校基于其产权结构及法人属性,在二级学院权力配置中具有权力性质私法性、权力运行市场性及权力配置集中性特征。对100所民办高校的章程分析表明,当前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的权力配置具有"行政化"与"市场化"双重色彩,呈现出重管理轻治理、重市场轻公益、重行政轻学术倾向。民办高校系"底部沉重"的权力分散型组织,在二级学院权力配置中应引入利益相关者治理理念。在增强二级学院自主权的基础上,建立起"政治引领、学术主导、行政服务、民主参与"的权力配置体系。同时,民办高校从完成分类登记、完善治理结构,学校外部从加强治理监督、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撑。如此方能实现自主性与公共性之平衡,提升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水平。
关键词:
民办高校 二级学院 学院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戚桂林 王奉文 刘西顺
中国中小金融机构因为发展过程特殊 ,决定了处置不良资产的现实和迫切性。本文分析了不能沿用资产管理公司模式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分析了可行性
关键词:
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处置 政策倾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王劲松 刘家鹏 刘睿
危机状况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理论难题。本文分别从市场化和行政化两种视角,考察了特定机构与市场规模之比与危机处置效果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综合两种模式的一般化处置模型。在同时考虑市场措施和行政手段的情况下,对最优的风险处置路径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总体市场规模越大,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应更多地借助于市场化的处置方式。而在市场失灵或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单一机构的影响对市场冲击巨大),需考虑使用行政手段作为及时的补充,这样更有利于提升问题机构的危机处置效果。同时,运用论文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不同市场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得到市场发展不同阶段对应的最优处置方式。该结论适用于一般...
关键词:
风险处置 金融机构 模型分析 优化路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梦雅
金融机构处置基金是为处置问题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公共实体。基金的设立是实现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法律责任平衡、金融机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必要选择,是完善金融安全网、弥补现行处置融资机制不足的要求。基金以安全、快速、公平、透明为基本原则,以向金融机构征收金融稳定贡献税为主要的融资方式。作为非救助基金,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由处置当局负责。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存款保险基金、投资者保护基金等制度,但其侧重点和功能与金融机构处置基金仍有所不同。构建金融机构处置基金是我国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处置机制、完善金融安全网的必要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