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9)
2023(7299)
2022(6290)
2021(6268)
2020(5301)
2019(12377)
2018(12987)
2017(25608)
2016(14230)
2015(16004)
2014(16247)
2013(15912)
2012(15035)
2011(13268)
2010(13883)
2009(13161)
2008(13460)
2007(11845)
2006(10876)
2005(10455)
作者
(37729)
(31002)
(30943)
(29896)
(19869)
(14857)
(14590)
(12045)
(11961)
(11389)
(10569)
(10563)
(9920)
(9883)
(9747)
(9587)
(9146)
(9131)
(9043)
(9021)
(8023)
(7660)
(7406)
(7271)
(7126)
(7092)
(7057)
(6998)
(6247)
(6080)
学科
(50176)
经济(50095)
管理(35792)
(33989)
(25204)
企业(25204)
中国(19815)
方法(18860)
(18521)
(17054)
数学(16788)
数学方法(16520)
(16496)
(14650)
银行(14645)
(13958)
(12175)
金融(12173)
业经(11508)
(11410)
(11218)
保险(11126)
地方(10964)
农业(10459)
(9935)
贸易(9925)
(9870)
(9738)
制度(9737)
(9662)
机构
学院(187835)
大学(187549)
(76175)
经济(74086)
管理(67456)
研究(64321)
中国(58341)
理学(54383)
理学院(53733)
管理学(52818)
管理学院(52435)
(45402)
(41998)
科学(35355)
财经(32683)
(32460)
(31664)
中心(30955)
(29233)
北京(28447)
研究所(27897)
(26446)
(26446)
师范(26271)
(25903)
财经大学(23806)
(23362)
经济学(22660)
业大(22075)
师范大学(21020)
基金
项目(104859)
研究(85174)
科学(80342)
基金(71849)
(59936)
国家(59310)
社会(50757)
科学基金(49775)
社会科(47682)
社会科学(47667)
(40975)
教育(40376)
编号(38008)
基金项目(37560)
(34424)
成果(33772)
资助(30279)
自然(29271)
自然科(28406)
自然科学(28395)
自然科学基金(27842)
课题(27120)
(23884)
(23329)
(23102)
重点(23034)
项目编号(22485)
(22452)
(21317)
(21060)
期刊
(96787)
经济(96787)
研究(71042)
中国(46339)
(36002)
(31376)
金融(31376)
教育(29640)
管理(26420)
(25020)
学报(21150)
科学(20642)
技术(17899)
大学(17212)
农业(16164)
财经(16138)
业经(15701)
学学(15261)
经济研究(14504)
(13717)
问题(13632)
理论(11602)
(11436)
图书(10635)
实践(10477)
(10477)
国际(10266)
(9534)
会计(9241)
职业(9150)
共检索到323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岳福岚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是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运行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基金筹措、评估认定等方面存在问题,实质性地影响着长期护理保险的健康稳定运行。德国作为最早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法》的国家,该法的推行在德国社会老龄化压力的降低、老龄人权益的保障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与我国现阶段相似的问题。为回应与修正实践中的问题,德国对长期护理保险法中长期护理需求的法律定义、认定标准等进行了渐进式的法律改革,以保证其制度的可持续运行。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长期护理保险的实践现状及问题,结合德国法的改革经验,建议我国未来在国家层面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扩大其适用范围,建立动态多元的筹资机制,构建科学统一的认定体系,推行灵活多样的给付模式以及重视落实配套的服务体系,以保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洁  
自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开展试点以来,该险种在缓解失能家庭经济压力、解放失能家庭劳动力、盘活照护服务资源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失能人员和家属的普遍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填补了我国社保制度的一项空白。同时,实践中存在着制度模式不统一、筹资机制过于依赖医疗保险基金、各地保障范围差异大、评估标准不统一,以及护理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独立的新型社会保险要求,建立社会、个人、政府三方责任共担,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医养结合、城乡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芳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周芳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个新的保险险种。该险种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众所周知,当前美国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加上其他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使得几乎40%的美国老人要在医院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佩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失能人群的护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人口老龄化早于中国的日本在2000年就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该项制度至今已经实施二十余年,数次改革着眼于控制护理保费的支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有成效也有挑战。系统研究其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构建符合本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带来有益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晏玮  孙健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失能老人数目急剧攀升,我国急需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过4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本文以美国为例,基于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定价的视角,对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优势,以期为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金霞  杨艳艳  
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不但可以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群提供长期护理保障,而且能够有效减轻家庭成员护理老人的负担,是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种类较多、缴费方式灵活、保险期限以长期为主、保单具有保费豁免条款、投保人享有保证续保权。但是,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在发展中也存在着投保年龄上限设置偏低、保险费率普遍偏高、给付方式单一、保单缺乏通货膨胀保护条款、长期护理状态的分级与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健康发展,建议适当提高投保年龄上限以满足老年人群的护理需求,改进保险给付方式以满足被保险人多元化护理需求,与住房反向抵押相结合以减轻投保人保费支付的负担,强化税收政策支持以减轻投保人保费支付的压力,增加通货膨胀保护条款以保证被保险人护理的质量,完善护理状态评估体系以保护保险双方的合法利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金霞  杨艳艳  
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不但可以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群提供长期护理保障,而且能够有效减轻家庭成员护理老人的负担,是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种类较多、缴费方式灵活、保险期限以长期为主、保单具有保费豁免条款、投保人享有保证续保权。但是,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在发展中也存在着投保年龄上限设置偏低、保险费率普遍偏高、给付方式单一、保单缺乏通货膨胀保护条款、长期护理状态的分级与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健康发展,建议适当提高投保年龄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洁  牟琳虹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失能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长期护理需求不断增加。长期护理服务的提供及其融资机制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明确未来的发展思路,对促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鸿杰  胡汉辉  丁涛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的生活受到了各方面的关心。本文主要介绍了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中的交劳务法,并着重介绍了其原理以及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局部多项式法。在对主要指标估计后,通过计算就得出各年龄段所要提供的劳务量。最后对这种方法进行讨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敏敏  段娜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现象逐渐上升为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为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试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长期护理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德国自1994年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今已有26年,其成熟的筹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本文从参保对象、受益对象、筹资责任、筹资渠道、筹资水平、筹资模式及护理服务的费用结构七个方面介绍德国长护险筹资机制;并在与德国的比较中,阐述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借鉴德国经验,完善我国长护险筹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易俊岭  
长期护理保险又称长期看护健康保险、长期护理健康保险或老年看护健康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安养院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运华  姜腊  
日本2000年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今已经历五次改革,成为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的典范。福利治理强调各福利主体之间互动、协作以及权力转换,为解释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历程提供了有益视角。通过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和改革历程的分析,可为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以下启示:出台专门立法,明确各主体权责;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优化统一的失能等级评估体系;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相协调的护理服务体系和"三位一体"护理人才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韦彦名  王宪妹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保险科技能提高保险服务质效,优化保险发展模式,是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力量;能扩大政府、保险公司及参保人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功效,助推三者合力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但保险科技赋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区域应用程度差距大、科技适老化程度不高、保险数据共享难、数字化水平不高、传统监管模式受到冲击等问题。基于此,保险科技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融合需政府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引入“监管沙盒”模式,以及保险公司提升数字化水平、了解受众群体需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月娥  明庭兴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日益严峻的老年人护理问题,人社部于2016年6月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决定在青岛、上海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通过对各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政策的分析,发现试点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参保人群覆盖面偏窄、过度依赖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地区差异大、财务可持续性差等问题。针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为主的护理保障体系、扩大参保人群覆盖面、统一筹资标准、逐步实现独立筹资、控制支出等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有所益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