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1)
2023(3027)
2022(2683)
2021(2645)
2020(2367)
2019(5558)
2018(5780)
2017(12701)
2016(6533)
2015(7614)
2014(7640)
2013(7833)
2012(7519)
2011(6837)
2010(7040)
2009(6876)
2008(7037)
2007(6495)
2006(6195)
2005(5874)
作者
(18849)
(15438)
(15108)
(14801)
(9733)
(7186)
(7150)
(5820)
(5726)
(5651)
(5166)
(5106)
(4916)
(4888)
(4782)
(4765)
(4553)
(4516)
(4508)
(4278)
(3948)
(3923)
(3717)
(3604)
(3593)
(3518)
(3432)
(3341)
(3117)
(3115)
学科
(24379)
经济(24343)
(18756)
银行(18611)
管理(17714)
(17376)
(16787)
(16360)
(12929)
企业(12929)
方法(12445)
数学(11576)
数学方法(11510)
(10815)
金融(10815)
(10505)
制度(10504)
中国(10443)
业务(9926)
银行制(8740)
(8504)
(6958)
体制(6355)
(6326)
(6302)
贸易(6292)
(6216)
(5410)
税收(5123)
(4988)
机构
大学(96014)
学院(94138)
(43086)
经济(42070)
管理(35785)
中国(34475)
研究(30257)
理学(29159)
理学院(28877)
管理学(28554)
管理学院(28365)
(26254)
(21382)
(20755)
银行(20455)
财经(20043)
(18963)
(18141)
中心(15396)
财经大学(15128)
(15091)
(14899)
科学(14653)
经济学(14259)
(14219)
金融(13994)
北京(13916)
(13326)
经济学院(13060)
研究所(13039)
基金
项目(50062)
科学(38936)
研究(38366)
基金(37120)
(30880)
国家(30642)
科学基金(25867)
社会(24794)
社会科(23606)
社会科学(23601)
基金项目(19239)
教育(17764)
(17630)
资助(16430)
编号(16048)
自然(15468)
(15296)
自然科(15078)
自然科学(15074)
自然科学基金(14830)
成果(14091)
(12608)
教育部(11101)
重点(10870)
(10739)
课题(10661)
人文(10655)
项目编号(10233)
社科(10228)
国家社会(10175)
期刊
(48120)
经济(48120)
研究(37169)
(30456)
金融(30456)
(19254)
中国(18120)
管理(13769)
(11606)
财经(10665)
学报(10635)
科学(10168)
(8932)
大学(8646)
经济研究(8353)
学学(8174)
理论(7852)
业经(7373)
实践(7190)
(7190)
问题(7184)
(6961)
教育(6894)
国际(6873)
技术(6582)
农业(5948)
商业(5157)
农村(4934)
(4934)
统计(4923)
共检索到162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富根  万惠珍  曾欣  
非现场监管在倡导风险监管理念的国际金融监管背景下凸显出独特的优越性。结合其在我国银行监管应用实践中存在的偏差,为使这一监管手段发挥最佳监管效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体系予以完善,并调整现行监管职能,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和多元化监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房贵  
在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具有其他监管方式所不具有的作用。建立并完善银行非现场监管是实现银行持续监管目的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制度还存在规范性不够、设计的指标体系不合理、手段还较为落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该制度,以充分发挥银行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红  
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学校日渐萎缩、乡村小学班级规模逐渐缩小的当下,小学全科教师日渐引发社会关注,其培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但遗憾的是,由于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上一直存在诸如核心概念偏颇、培养观念偏误、培养定位偏狭、培养机制偏离及培养课程偏失之类的问题,明显制约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质量。为此,文章提出应厘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念、端正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观念、瞄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定位、匡正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机制、完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长柏  
关于矫正贷款担保偏差的思考方长柏近几年来,虽然各级金融部门都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了抵押、保证等非信用贷款方式,努力降低贷款风险度,但从实际工作中看,由于在担保方式、担保处理上存在着许多偏差,出现贷款"担而不保,抵而不押"的情况,使贷款担保流与形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镇  
"应用型"法学本科教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大部分高校法学院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取向。文章在准确界定"应用型"法学本科教学的内涵、宗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法学本科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偏差及其表现,并针对"应用型"法学本科案例教学的偏差,提出了五点具体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鹏  
在企业合作中,存在着忽视或轻视比较利益、合作战略、文化契合以及合作对风险与灵活性的作用的二重性等倾向,导致合作效能低下,甚至造成重大损失。消弭这些偏差,有助于企业通过合作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晓安  
城市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文章探讨了近年来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目标的偏差问题。这种偏差集中体现在重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原则上,如土地价格上涨过快,政府获得了高额增值收益,而居民承担了这种社会成本。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和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高引致系数造成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乔运超  
课堂观察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法。在现实的课堂观察中,一些观察者因个人主观认知偏见、专业职责偏位、心理优势偏误,导致其观察行为方式出现偏差,影响了课堂观察研究的科学性。唤醒观察者客观公正的价值信念,从浅层评判走向深度合作,从虚空描述走向扎实改进,创造和谐平等的讨论交流空间,提升课堂观察科学性与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平安  陈永红  
我国期货市场从三年前萌芽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发展得太快等原因,期货市场发展也出现一些偏差,主要是: 一、一哄而上,重复组建。期货市场是市场发展的高级形式,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具备许多严格条件,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合理设置。但目前在期货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情报政策效应人为偏差及其矫正《国书情报工作》1994年第1期发表周毅的文章说,我国情报政策效应的人为偏差比较严重,目前表现得较为突出的有:文献资源布局的调整无明显起色;情报系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政策未见成效;情报有偿服务政策的执行偏离正常轨道;情报工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徐有轲  
多元化经营:运作偏差及其矫正魏杰徐有轲一、多元化经营的实质及其运作偏差多元化经营亦称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发端于美国和日本的大企业,并在60—80年代经历了其发展的高潮阶段。研究企业发展史的学者,把多元化经营视为现代工商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重要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兰  
以教师"工作坊"研修为视角,对当下教师"工作坊"研修目标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缺乏"元认知策略""他者经验借鉴不足""情感投入不足"是当下教师"工作坊"研修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了矫正当下工作坊教师研修过程中产生的执行偏差,在研修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加强教师自我导向的学习,促进个体元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需要促进教师个体对"他者"的借鉴,激活教师的经验整合;再次,强化情感支持,构建积极向上的共同体文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现场稽核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商业银行的高速发展,探索一种新的监管体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稽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接着重点设计了一套适应我国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稽核的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