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6)
- 2023(12141)
- 2022(10742)
- 2021(10378)
- 2020(8854)
- 2019(20749)
- 2018(20738)
- 2017(40993)
- 2016(22188)
- 2015(25367)
- 2014(25579)
- 2013(25646)
- 2012(23431)
- 2011(21072)
- 2010(21256)
- 2009(19956)
- 2008(20018)
- 2007(18244)
- 2006(16396)
- 2005(14950)
- 学科
- 济(84487)
- 经济(84391)
- 管理(72341)
- 业(67331)
- 企(56845)
- 企业(56845)
- 方法(41925)
- 数学(36035)
- 数学方法(35715)
- 财(25780)
- 中国(25337)
- 银(24783)
- 银行(24636)
- 制(24634)
- 行(23152)
- 农(21507)
- 融(18772)
- 金融(18771)
- 业经(18671)
- 务(17422)
- 财务(17351)
- 财务管理(17308)
- 贸(16711)
- 贸易(16697)
- 学(16642)
- 企业财务(16435)
- 易(16224)
- 理论(15159)
- 地方(14796)
- 度(14385)
- 机构
- 大学(318962)
- 学院(315243)
- 管理(131752)
- 济(126609)
- 经济(123499)
- 理学(110644)
- 理学院(109494)
- 管理学(107969)
- 管理学院(107351)
- 研究(100194)
- 中国(88194)
- 京(69251)
- 财(65842)
- 科学(58955)
- 财经(51255)
- 所(49930)
- 中心(47840)
- 江(47571)
- 经(46416)
- 农(46308)
- 北京(44832)
- 研究所(44620)
- 业大(43149)
- 州(39619)
- 范(38604)
- 财经大学(38368)
- 师范(38303)
- 经济学(37405)
- 农业(36132)
- 院(35915)
- 基金
- 项目(201233)
- 科学(157261)
- 研究(149577)
- 基金(146034)
- 家(125015)
- 国家(123973)
- 科学基金(106968)
- 社会(92529)
- 社会科(87628)
- 社会科学(87601)
- 基金项目(77867)
- 省(76768)
- 自然(69913)
- 教育(68272)
- 自然科(68205)
- 自然科学(68190)
- 自然科学基金(66963)
- 划(64741)
- 编号(62460)
- 资助(61743)
- 成果(51138)
- 部(45228)
- 重点(43623)
- 课题(41777)
- 创(41198)
- 发(41060)
- 项目编号(39221)
- 教育部(39142)
- 人文(38438)
- 科研(38415)
- 期刊
- 济(144028)
- 经济(144028)
- 研究(102269)
- 中国(61111)
- 管理(51605)
- 财(51120)
- 融(48140)
- 金融(48140)
- 学报(44345)
- 科学(42241)
- 农(40574)
- 大学(34046)
- 学学(31848)
- 教育(31247)
- 技术(26812)
- 农业(26638)
- 财经(25852)
- 业经(22655)
- 经(21776)
- 经济研究(21680)
- 理论(19574)
- 问题(18602)
- 实践(18001)
- 践(18001)
- 图书(17014)
- 技术经济(16025)
- 现代(15595)
- 贸(14968)
- 业(14854)
- 商业(14638)
共检索到490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强
现代组合管理理论在金融领域里的重要发展是收集、处理、解释数据能力的增强。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演进,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开发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系统,并在信贷、交易等业务领域的不断验证中加以修正,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总结了信用评估机构在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基本做法,并对银行间市场完善信用评估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建强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演进,商业银行都已经或正在开发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系统,并在信贷、交易等业务领域的不断验证中加以修正,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总结了信用评估机构在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基本做法,并对银行间市场完善信用评估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维 朱俊杰 徐麟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化,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越来越多地得到市场组织者和监管层的重视。优化交易机制,防范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是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银行间市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特征的研究和授信管理来说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中的应对策略,以及基于此的交易系统设计方法,以期对未来系统建设提供支持和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薇 李娜
笔者基于2011年上市银行数据,运用矩阵法对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的传递效应进行模拟研究,并考虑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同业交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交易数据纳入模型进行重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市场上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表现为风险传染源银行数量的增加和风险传递范围的扩大。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 矩阵法 风险传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志鹏 王晓芳
在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开始日1997年6月15日至2008年4月20日全部质押式回购每周加权平均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基于ARMA-GARCH模型族的利率风险CVaR测度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中存在杠杆效应;回购利率分布对CVaR计算结果影响较大,GED分布较正态分布和t分布能更好刻画我国银行间回购利率序列的分布状况。EGARCH模型计算得到的CVaR值要优于GARCH和TARCH模型得到的结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严太华 谢瑞宝
为提高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风险测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针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进行了基本特征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混合正态分布对利率数据进行拟合并据此计算VaR;作为对比组,本文同时采用GARCH模型族对利率数据进行处理。实证结果表明:与GARCH模型族相比,混合正态分布拟合方法计算VaR在准确性和实用性方面均有所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再清 谭盛中 王弦洲
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是衡量一国的金融安全与否的重要方面。商业银行之间由于存在复杂的信用关系使得风险容易相互传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造成系统性风险。文章尝试利用信息熵最优化矩阵,结合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同业市场交易数据,通过Lingo、Matlab等数学软件编程,模拟估测不同损失水平下的银行系统性传染风险,得到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对于中小股份制银行更具有迫切性等结论。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 信息熵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齐欣林 姜富伟 林奕皓
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市场联动加强、宏观政策变化及地缘事件冲击等影响下,银行间市场风险防控面临新的特征和挑战。而将大数据、机器学习等金融科技运用于银行间市场风险防控,可更好地对银行间市场数据可能存在的非线性性、高维特性、噪声性质进行研究,为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文章介绍了金融科技在银行间市场的具体应用案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岳 朱宪辰 晏鹰
本文利用1996年1月5日至2008年9月17日的我国银行间隔日同业拆借利率序列,通过GARCH模型对收益数据中的自相关和异方差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MLE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再利用所得参数分别计算了不同收益率分布假设下的不同置信水平的VaR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回测检验,比较了各种模型估计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历史波动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定标,潘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超 王银
本文在银行间市场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服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清算序列,并运用神经元动态规划进行求解,据此,为系统性风险爆发后的最后贷款人提供优化的救助策略,以最大限度减小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为金融监管部门系统性风险处置提供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真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以及我国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并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管理方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乐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眼下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准确计量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前提,是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的关键。利用当前国际业界信用风险计量的主流思路——经验方法、经济计量方法以及利率期限结构比较法,分析了这些模型方法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适用性,研究发现,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并非均适用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就现阶段而言,经验方法是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可采用的主流方法,并提出了两种旨在改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的动态调节方法。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剑男 赵金楼 王世波
银行间市场能够有效地提供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险的传染,并将网络中的每,支撑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转。文章试图模拟一个银行间市场的网络去研究系统性风个银行的资产负债考虑进去。进而调查每家银行是否有足够的准备金作为缓冲,去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蔓延。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改进了一个银行间市场网络的模拟方法,并将其和每个银行的资产负债相结合去构建整个银行间市场;再在银行系统触发金融危机来模拟银行间网络的级联失效过程,以此研究如何调整准备金率以保证银行间市场的平稳理政策。,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去掌握最好的系统性风险的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