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2)
- 2023(11635)
- 2022(9991)
- 2021(9026)
- 2020(7937)
- 2019(18147)
- 2018(17733)
- 2017(35508)
- 2016(19333)
- 2015(21929)
- 2014(21891)
- 2013(21892)
- 2012(20682)
- 2011(18826)
- 2010(18811)
- 2009(17884)
- 2008(18024)
- 2007(16463)
- 2006(14474)
- 2005(13047)
- 学科
- 济(81912)
- 经济(81820)
- 管理(54323)
- 业(53904)
- 方法(43138)
- 企(42244)
- 企业(42244)
- 数学(39345)
- 数学方法(39092)
- 财(22642)
- 银(22542)
- 银行(22396)
- 中国(22389)
- 农(21959)
- 制(21924)
- 行(20983)
- 贸(18156)
- 贸易(18149)
- 易(17687)
- 融(16717)
- 金融(16715)
- 学(16385)
- 业经(16131)
- 农业(14471)
- 务(14149)
- 财务(14134)
- 财务管理(14095)
- 地方(13534)
- 企业财务(13411)
- 度(12861)
- 机构
- 大学(293211)
- 学院(289702)
- 济(122686)
- 经济(120288)
- 管理(110292)
- 研究(97123)
- 理学(95398)
- 理学院(94336)
- 管理学(92933)
- 管理学院(92403)
- 中国(79187)
- 京(60676)
- 科学(60128)
- 农(58413)
- 财(58410)
- 所(50661)
- 业大(47499)
- 财经(47354)
- 农业(47131)
- 研究所(46206)
- 中心(45717)
- 经(43059)
- 江(42930)
- 经济学(39291)
- 北京(37846)
- 经济学院(36146)
- 财经大学(35411)
- 范(34854)
- 州(34416)
- 师范(34345)
- 基金
- 项目(191634)
- 科学(149553)
- 基金(140830)
- 研究(132550)
- 家(125086)
- 国家(124084)
- 科学基金(104593)
- 社会(85627)
- 社会科(81395)
- 社会科学(81368)
- 基金项目(74987)
- 省(74163)
- 自然(69236)
- 自然科(67661)
- 自然科学(67635)
- 自然科学基金(66505)
- 划(63487)
- 教育(61563)
- 资助(58319)
- 编号(51821)
- 重点(43624)
- 部(43462)
- 成果(41723)
- 发(40632)
- 创(39814)
- 科研(37944)
- 创新(37355)
- 教育部(36904)
- 计划(36786)
- 国家社会(35955)
共检索到422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枫
银行间同业拆放市场利率是我国主要的货币市场利率,也是最早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对商业银行来说,同业拆放利率是商业银行决定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建立单整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ARIMA,研究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一年期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三年期凭证式国债利率、法定准备金年利率、回购利率、消费价格指数、综合股价指数、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与存款总额比值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这些因素对我国银行间拆放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和回购利率是影响我国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永亮 朱恩涛 薛锋
本文对我国2001年1月到2002年6月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说明,其间我国货币市场运行平稳,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变动几乎是引起利率波动的唯一因素,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同业拆借 利率市场化 利率决定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飞平
本文利用Nelson-Siegel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存贷差、狭义货币供应量和保费收入对利率水平有负效应,而工业增加值、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和上证指数对利率水平有正效应;工业增加值与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的增加会使利率曲线斜率下降,而狭义货币供应量与保费收入的增加则会使斜率上升。这对预测利率曲线的变化,从而规避由于利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所产生的利率风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明 郭子睿 何帆
本文在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月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隔夜Shibor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央行一揽子货币政策工具变动会通过流动性规模渠道与货币乘数渠道显著影响隔夜Shibor;第二,隔夜Shibor的历史变化与CPi同比增速变动也会显著影响隔夜Shibor;第三,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与上证指数环比增速将会显著影响隔夜Shibor;第四,外汇占款增量变化对隔夜Shibor的影响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央行对外汇占款变化进行了有效的冲销;第五,考虑到上述影响因素的结构性模型,对隔夜Shibor变化的预测精度要显著高于仅基于隔夜Shibor历史数据的ArMA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裕峰 李霜 李彩云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和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对市场主体持续稳定经营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四种短期Shibor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CAViA r模型的Shibor风险测度VA r模型,并运用似然比检验和动态分位数检验方法对各个模型进行后验分析,最后研究了不同期限利率风险的动态特征与差异。研究结果发现,CAViA r模型的风险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GArCh族模型,其中SAV模型的风险识别能力最强;期限为1周的利率波动风险最大,而1个月的利率波动风险最小;Shibor在央行连续上调基准利率时利率波动风险放大,而在央行频繁下调基准利率时利率波动风险减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爱军 刘晓星 蔡则祥
根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数据的基本特性,分析SHIBOR收益率序列呈尖峰厚尾、偏态和波动集聚等特征,利用EGARCH模型来刻画收益率的波动性,同时利用Skew-GED(SGED)分布来描述收益率的概率分布特征,构建EGARCH-SGED模型来测度SHIBOR收益率的风险价值,并与GED和Skew-t分布下的EGARCH模型的风险测度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类模型相比较而言,EGARCH-SGED模型能更好地描述SHIBOR收益率特性,并且能够显著提高风险价值预测的准确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裕峰 李霜 李彩云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和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对市场主体持续稳定经营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四种短期Shibor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CAVia R模型的Shibor风险测度Va R模型,并运用似然比检验和动态分位数检验方法对各个模型进行后验分析,最后研究了不同期限利率风险的动态特征与差异。研究结果发现,CAVia R模型的风险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GARCH族模型,其中SAV模型的风险识别能力最强;期限为1周的利率波动风险最大,而1个月的利率波动风险最小;Shibor在央行连续上调基准利率时利率波动风险放大,而在央行频繁下调基准利率时利率波动风险减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锁 齐中英
本文将H.E.Hurst提出的R/S分析法应用于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分析,测定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收益率的Hurst指数,得到了不同拆借期限利率序列的Hurst指数,从而说明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是具有反持续性的序列。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变化不是一个随机游走的过程,而是一个有偏的随机过程,利率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状态反持续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田敏 邱长溶 马雷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新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指标体系,为货币政策调控逐步从数量调控转为价格调控提供了条件。Shibor 推出后,以 Shibor 为基准的利率互换交易不断增加,在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和衍生品市场,越来越多的交易以 Shibor 作为基准,因此,Shibor 报价行的报价准确性与真实性将直接影响 Shibor 的有效运行。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对2007年 Shibor 报价银行团中16家商业银行的报价,从总体水平与报价基点差两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工商银行报价准确性相对最高,地方商业银行整体报价能力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仍需进一步改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韦晓 李周雅雯
本文从不同频率分量的角度分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高频分量代表市场正常供需力量的博弈,主要受货币净投放影响;低频分量代表重大事件冲击,主要受活期存款基准利率、1年期存贷基准利差、法定准备金率和CPI影响;残差项代表长期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PI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它的驱动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何启志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化,利率风险将越来越大,同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将逐步成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体系。在构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利用风险值模型度量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风险值,然后进行后验检验,再利用期望损失模型度量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风险值,并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风险度量的风险值方法和期望损失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动态拟合效果,还是从风险度量的后验检验看,GED分布都优于正态分布和t分布,适合用于刻画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序列的分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序列具有均值回复特征和反杠杆效应;当风险值模型不能有效测度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良松
随着基准利率地位的不断深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市场风险管理对金融机构将会越来越重要。作者分别研究了条件异方差模型、蒙特卡罗模拟的广义误差分布模型以及结合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广义误差分布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方法估计广义误差分布模型的参数和广义矩方法估计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参数,最后比较了这三种方法计算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VaR。实证结果表明:条件异方差模型计算的VaR过于保守;广义误差分布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适用于描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左尾"的VaR;广义误差分布结合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方法适用于描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右尾"的VaR。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向荣 杨彩丽 马彦平
从市场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实证分析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而且相互间存在协整关系,从市场内部可以判断市场是有效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债券回购市场同期限的利率具有正向的协整关系,两个市场的利率具有趋同性,从市场外部判断市场也是有效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有效性对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利率市场化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协整检验 市场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松 魏先华 张敏 宋洋 陈敏
本文研究了我国大额支付系统中银行间支付流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大额支付系统中银行间支付流的变化水平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调高,银行间支付流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逐渐增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雯诗 叶修群
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考察SHIBOR和CNH-HIBOR的联动性。研究表明:两者短期期限品种的联动性较弱,中长期期限品种以SHIBOR对CNH-HIBOR的影响为主,但离岸市场已开始对在岸市场产生影响;短期期限品种对冲击的响应较为迅速,而长期期限品种对冲击的响应需要长时间消化。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离在岸市场的联动性正逐步增强,需要进一步强化SHIBOR的基础地位,并不断完善报价机制和放松离岸市场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