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8)
2023(10686)
2022(9571)
2021(9195)
2020(7760)
2019(18273)
2018(18304)
2017(36904)
2016(19612)
2015(22380)
2014(22671)
2013(22694)
2012(20899)
2011(18907)
2010(18830)
2009(17409)
2008(17273)
2007(15465)
2006(13817)
2005(12478)
作者
(57856)
(47279)
(47260)
(44978)
(30235)
(22736)
(21621)
(18487)
(18142)
(17095)
(16369)
(15825)
(15052)
(14936)
(14697)
(14539)
(14070)
(13960)
(13629)
(13530)
(11757)
(11550)
(11478)
(10735)
(10710)
(10589)
(10553)
(10550)
(9562)
(9138)
学科
(77874)
经济(77788)
管理(56765)
(54090)
(44883)
企业(44883)
方法(38479)
数学(33876)
数学方法(33550)
中国(22207)
(22095)
银行(21948)
(21473)
(20615)
(20565)
(19959)
(16697)
金融(16696)
业经(16263)
(15775)
(15252)
贸易(15240)
(14818)
地方(14036)
(13287)
财务(13228)
财务管理(13201)
农业(12636)
企业财务(12570)
理论(12481)
机构
大学(287711)
学院(283896)
管理(116422)
(115838)
经济(113213)
理学(99789)
理学院(98764)
管理学(97320)
管理学院(96802)
研究(92364)
中国(76956)
(61816)
(57026)
科学(54518)
(46094)
财经(45695)
中心(42293)
(42077)
(41453)
研究所(41438)
(40489)
北京(39983)
业大(39556)
(35535)
师范(35254)
经济学(34792)
财经大学(34277)
(34027)
农业(33124)
(33064)
基金
项目(186004)
科学(145686)
研究(138199)
基金(135412)
(116225)
国家(115274)
科学基金(99237)
社会(85686)
社会科(81223)
社会科学(81200)
基金项目(72389)
(70819)
自然(64718)
自然科(63136)
自然科学(63122)
教育(62920)
自然科学基金(61981)
(59900)
编号(57521)
资助(56983)
成果(46917)
(42013)
重点(40518)
(38650)
课题(38416)
(38230)
教育部(36318)
项目编号(36013)
创新(35610)
人文(35594)
期刊
(127263)
经济(127263)
研究(91508)
中国(49942)
管理(42870)
(41530)
(41276)
金融(41276)
学报(40817)
科学(38575)
(37345)
大学(31011)
学学(29115)
教育(28248)
农业(24822)
技术(23171)
财经(22835)
业经(20581)
经济研究(20186)
(19187)
理论(17805)
问题(17092)
实践(16392)
(16392)
图书(14809)
技术经济(14096)
(13562)
现代(13554)
商业(13431)
科技(12683)
共检索到425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吴军  张旭路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2009年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微调传导渠道。对其属性的正确判断,直接影响到货币当局选择政策工具的准确性和分析政策效果的可靠性。理论分析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资本市场属性并且不断加强,是金融体系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金融功能自我强化的必然结果;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属性正处于一个在保持原有货币市场属性的基础上,资本市场属性不断加强的阶段。银行间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属性的增强容易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可能会削弱原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将为今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新的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纪学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暴露出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包括丙类账户、代持行为、发行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发现监管缺位和制度缺陷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市场交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发行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准入制度、加强代持行为监管、扩大做市商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市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汝峰  于鑫  
流动性是交易的基本需要。本文以银行间做市商的买卖价差为流动性指标,利用债券交易高频数据,对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市场的周内变化特征和现券流动性影响因素做实证研究。发现:各市场流动性在周内不同交易日差别不大,无周内效应;各类债券既有各自的影响因素,又共同受到价格风险和发行规模的影响,但由于投资者偏好和债券属性等原因,因素的作用方向不同;剔除因素影响后,不同债券的现券买卖价差无显著差异,表明分析中对于影响做市商做市的风险因素考虑较为充分,且做市商行为符合存货模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梅静  吴刘  
文章分析了银行间市场含权债实际成交价格的变动规律,介绍了市场实践中常用的定价方法,并对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一般估值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目前市场上含权债的交易价格基本合理,但估值实践中较少利用理论模型,一般参考市价简单处理。含权债定价可以从建立二项式模型开始,逐步改变目前市场定价随意、缺少理论支撑的现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颜炬  石磊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1997年6月16日正式开办的以金融机构为主要投资者的债券市场。当时商业银行部分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导致股价异常波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同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素香  周宁东  
债券市场流动性包括价格、交易量以及交易时间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现有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基本上只反映了流动性三个因素的某一方面。本文从流动性概念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衡量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指标的计量模型,认为流动性综合指标能够克服单一指标的缺陷,有助于全面刻画债券市场流动性价、量和时间三方面因素,有助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微观结构研究的深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陈一丁  张莲  
2003年我国债券市场周转率为1.07,而美国债市的周转率高达20,韩国为4左右。为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债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云峰  
文章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债券品种的对比,认为美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期限、利率、利息支付、面值及持有期等债券构成要素上直接创新的产品;二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出来的债权衍生产品。而我国债券市场由于基础产品不健全、体制不顺及市场分割等原因导致无法进一步进行债券类衍生产品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债券市场更多金融创新支持,而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演进的过程应该首先是满足市场不断加深的需求,其次是逐步使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文章认为债券市场创新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这是持续进行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铭帅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目的不一、形式多变,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复杂性和争议性四个特征。实践中,由于交易机制不完善、监管失职、内控失察等原因,债券市场异常交易频繁发生,给市场运行乃至宏观调控带来风险隐患。实际上,异常交易频繁发生是市场失灵、信息效率低下的客观反映,其根本原因是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缺陷。要有效治理异常交易,必须规范投资者行为,优化市场模式,提高市场透明度,健全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壮志  
文章的目的在于探寻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测度起指导作用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首先分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异同,然后说明使用三次样条函数和Svensson模型构建利率期限结构的过程,提出使用国内数据估计Svensson模型参数的算法步骤,并采用2007年3月19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数据进行拟合,最后对拟合结果和模型的选择做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伟业  于忠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连接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由于做市商的缺位 ,造成了该市场的流动性偏低 ,交易不连续等问题。该文对做市商制度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做市商主体构成进行了探讨 ,并对如何促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世武,许凯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al 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this paper uses bid-ask spread of bilateral quotes to measure the treasury bond liquidity,and con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weekly patterns of the Interbank Bond Market liquidity and determinants that affect treasury bond liquidity.The empirical study finds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reasury market liquidity at different time.In addition,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easury bond liquidity include trade size,transaction price,risk(volatility of quotes),maturity and issue size.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媛媛  杨俊虹  
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第一个衍生产品——债券远期的正式推出。该文介绍了债券远期交易推出的背景,以及债券远期的产品框架、制度架构和风险控制与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升华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而开设丙类账户的机构投资者是该市场的主要参与力量,对其监管关系着债券市场整体监管的成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丙类账户交易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短时性、关联性等特点,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对丙类账户的对敲、代持、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异常交易行为及风险进行探讨,从交易模式、信息披露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丙类账户交易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发展做市商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理顺监管体制等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鲁秀  胡海鸥  
引入虚拟变量建构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之间的国债价格差异。主要发现: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债券市场交易对国债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显著影响;流动性变量对到期收益率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两类市场对流动性风险的补偿系数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