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454)
2022(3967)
2021(3783)
2020(3463)
2019(7986)
2018(8150)
2017(16783)
2016(8899)
2015(10447)
2014(10762)
2013(10913)
2012(10651)
2011(9719)
2010(10008)
2009(9955)
2008(10286)
2007(9711)
2006(9166)
2005(8977)
2004(8037)
作者
(26870)
(21913)
(21798)
(21292)
(14138)
(10498)
(10219)
(8457)
(8209)
(8176)
(7546)
(7454)
(7270)
(7058)
(7008)
(6900)
(6590)
(6537)
(6364)
(6040)
(5835)
(5463)
(5173)
(5132)
(5113)
(5085)
(4961)
(4904)
(4555)
(4434)
学科
(39109)
经济(39063)
管理(24945)
(23444)
(19442)
银行(19297)
(18558)
企业(18558)
(17961)
(17759)
方法(17540)
数学(16127)
数学方法(16023)
中国(13991)
(13078)
金融(13078)
(11604)
(11152)
制度(11150)
业务(10285)
(9726)
(9387)
贸易(9374)
(9163)
银行制(8952)
(7978)
体制(6927)
(6723)
财务(6714)
财务管理(6693)
机构
大学(138694)
学院(134344)
(63842)
经济(62418)
管理(50192)
中国(47336)
研究(46390)
理学(40071)
理学院(39707)
管理学(39306)
管理学院(39035)
(36998)
(30256)
财经(27839)
(25841)
(25057)
银行(24793)
(23562)
(23005)
(22911)
中心(22720)
科学(21846)
经济学(20993)
财经大学(20745)
北京(20555)
研究所(20016)
(19655)
金融(19315)
经济学院(19000)
(18850)
基金
项目(68809)
科学(53750)
研究(53731)
基金(51060)
(42315)
国家(41984)
科学基金(35623)
社会(34551)
社会科(32922)
社会科学(32912)
基金项目(25613)
教育(25060)
(23936)
资助(23156)
编号(22462)
自然(20975)
(20750)
成果(20495)
自然科(20431)
自然科学(20425)
自然科学基金(20069)
(17204)
课题(15376)
教育部(15367)
(15095)
重点(14966)
人文(14587)
国家社会(14309)
社科(14267)
项目编号(14170)
期刊
(76727)
经济(76727)
研究(54919)
(37833)
金融(37833)
中国(29811)
(28403)
管理(20673)
(16418)
财经(15523)
学报(15288)
科学(14535)
教育(13835)
(13166)
经济研究(12735)
大学(12398)
(11495)
国际(11300)
业经(11261)
学学(11256)
问题(11032)
理论(10693)
技术(10207)
实践(9606)
(9606)
农业(8815)
图书(7230)
商业(7210)
技术经济(7018)
农村(6712)
共检索到242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冠男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壮大,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市场参与者数量已从最初的16家商业银行发展到目前超过1.7万户投资者,市场体量超过50万亿元,2017年上半年债券发行规模近7.5万亿元,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成为国家货币政策调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冠男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壮大,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市场参与者数量已从最初的16家商业银行发展到目前超过1.7万户投资者,市场体量超过50万亿元,2017年上半年债券发行规模近7.5万亿元,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成为国家货币政策调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天翔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显著扩张,参与机构不断丰富,开放力度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该文简要回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历程,介绍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现状及其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就继续推进市场高水平开放、助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光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债券市场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境外投资者持有一国在岸发行固定收益资产比例是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灰色预测方法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境外投资者持有率进行建模预测,有效规避了金融数据建模中解释变量共线性程度高、影响方式复杂的弊端,以期达到预定研究目的。研究表明:我国银行间境外投资者持有量在未来几年会迎来迅速增长,其持有结构也相对平衡;因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的快速上升,境外投资者持有比率的增长相对较缓,需要更加积极的政策及配套制度与可比国家接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禹志强  
入世在即,外资金融机构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为期不远,由此将给市场带来激烈的竞争,更将对市场的发展起到深远和积极的影响。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参与债券市场的运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在转变业务经营思路、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强化创新意识、加强业务合作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方能抵御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穆怀朋  
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是1997年形成的,而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是在2004年以后,在明确了发展思路、方向和路径之后,人民银行积极推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开拓创新推动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懈的创新,无疑是发展的突破口和动力之源。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是在债券产品创新、交易方式创新、衍生产品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全面展开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明  
实践证明做市商制度具有提高流动性、发现和稳定价格、分散市场风险等优点,但要直正发挥做市商制度的作用,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联系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买际,为进一步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完善,还应在增加双边报价商数量、优化债券结构、出台扶持措施和加强对双边报价商的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吴军  张旭路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2009年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微调传导渠道。对其属性的正确判断,直接影响到货币当局选择政策工具的准确性和分析政策效果的可靠性。理论分析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资本市场属性并且不断加强,是金融体系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金融功能自我强化的必然结果;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属性正处于一个在保持原有货币市场属性的基础上,资本市场属性不断加强的阶段。银行间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属性的增强容易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可能会削弱原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将为今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新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颜炬  石磊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1997年6月16日正式开办的以金融机构为主要投资者的债券市场。当时商业银行部分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导致股价异常波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同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陈一丁  张莲  
2003年我国债券市场周转率为1.07,而美国债市的周转率高达20,韩国为4左右。为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债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素香  周宁东  
债券市场流动性包括价格、交易量以及交易时间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现有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基本上只反映了流动性三个因素的某一方面。本文从流动性概念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衡量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指标的计量模型,认为流动性综合指标能够克服单一指标的缺陷,有助于全面刻画债券市场流动性价、量和时间三方面因素,有助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微观结构研究的深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铭帅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目的不一、形式多变,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复杂性和争议性四个特征。实践中,由于交易机制不完善、监管失职、内控失察等原因,债券市场异常交易频繁发生,给市场运行乃至宏观调控带来风险隐患。实际上,异常交易频繁发生是市场失灵、信息效率低下的客观反映,其根本原因是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缺陷。要有效治理异常交易,必须规范投资者行为,优化市场模式,提高市场透明度,健全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纪学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暴露出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包括丙类账户、代持行为、发行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发现监管缺位和制度缺陷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市场交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发行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准入制度、加强代持行为监管、扩大做市商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市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云峰  
文章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债券品种的对比,认为美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期限、利率、利息支付、面值及持有期等债券构成要素上直接创新的产品;二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出来的债权衍生产品。而我国债券市场由于基础产品不健全、体制不顺及市场分割等原因导致无法进一步进行债券类衍生产品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债券市场更多金融创新支持,而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演进的过程应该首先是满足市场不断加深的需求,其次是逐步使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文章认为债券市场创新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这是持续进行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媛媛  杨俊虹  
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第一个衍生产品——债券远期的正式推出。该文介绍了债券远期交易推出的背景,以及债券远期的产品框架、制度架构和风险控制与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