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4)
- 2023(10238)
- 2022(9043)
- 2021(8496)
- 2020(7422)
- 2019(17084)
- 2018(17052)
- 2017(34333)
- 2016(18180)
- 2015(20875)
- 2014(20667)
- 2013(20624)
- 2012(19515)
- 2011(17743)
- 2010(17963)
- 2009(17180)
- 2008(17610)
- 2007(16388)
- 2006(14452)
- 2005(13313)
- 学科
- 济(75037)
- 经济(74970)
- 业(57780)
- 管理(56698)
- 企(47106)
- 企业(47106)
- 方法(36357)
- 数学(32336)
- 数学方法(32127)
- 银(23025)
- 银行(22880)
- 农(22813)
- 制(22273)
- 中国(22268)
- 行(21446)
- 财(20837)
- 技术(17940)
- 贸(17766)
- 贸易(17752)
- 融(17386)
- 金融(17384)
- 易(17300)
- 业经(15604)
- 学(13234)
- 农业(13066)
- 度(13063)
- 制度(13058)
- 务(12866)
- 财务(12848)
- 财务管理(12812)
- 机构
- 大学(268079)
- 学院(267096)
- 济(118189)
- 经济(115785)
- 管理(105996)
- 理学(89575)
- 理学院(88693)
- 管理学(87591)
- 研究(87435)
- 管理学院(87058)
- 中国(76059)
- 财(58496)
- 京(56059)
- 科学(49002)
- 财经(45857)
- 所(44337)
- 农(43086)
- 中心(41788)
- 江(41429)
- 经(41417)
- 研究所(39365)
- 经济学(36960)
- 北京(36144)
- 业大(36115)
- 农业(34110)
- 财经大学(34021)
- 经济学院(33569)
- 州(33411)
- 范(31600)
- 师范(31313)
- 基金
- 项目(163774)
- 科学(129424)
- 研究(122287)
- 基金(119090)
- 家(101880)
- 国家(101043)
- 科学基金(86972)
- 社会(78138)
- 社会科(74240)
- 社会科学(74216)
- 省(64255)
- 基金项目(62949)
- 教育(56416)
- 自然(54778)
- 划(53650)
- 自然科(53522)
- 自然科学(53506)
- 自然科学基金(52595)
- 编号(49932)
- 资助(49086)
- 成果(40921)
- 创(39304)
- 部(37511)
- 重点(36459)
- 创新(35899)
- 发(35271)
- 课题(34134)
- 教育部(32605)
- 国家社会(31890)
- 人文(31853)
- 期刊
- 济(131221)
- 经济(131221)
- 研究(86113)
- 中国(53027)
- 财(45667)
- 融(43317)
- 金融(43317)
- 管理(40449)
- 农(38872)
- 学报(35829)
- 科学(34388)
- 大学(27398)
- 学学(25739)
- 教育(25492)
- 农业(24615)
- 财经(23938)
- 技术(23361)
- 业经(21889)
- 经济研究(21626)
- 经(20400)
- 问题(17873)
- 贸(16080)
- 理论(15758)
- 技术经济(15628)
- 商业(14388)
- 实践(14146)
- 践(14146)
- 国际(13922)
- 业(13679)
- 统计(12890)
共检索到416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云峰
文章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债券品种的对比,认为美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期限、利率、利息支付、面值及持有期等债券构成要素上直接创新的产品;二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出来的债权衍生产品。而我国债券市场由于基础产品不健全、体制不顺及市场分割等原因导致无法进一步进行债券类衍生产品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债券市场更多金融创新支持,而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演进的过程应该首先是满足市场不断加深的需求,其次是逐步使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文章认为债券市场创新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这是持续进行产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债券市场 债券品种 债券产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凯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具体来说,要从转变目前的监管体制、创造多元化供给满足多元化需求、加强和改进市场中介机构服务这三方面入手,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产品创新 产品准入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东原
上海清算所积极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互联互通,为我国债券市场专业化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丰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刚性兑付逐步打破以及对外开放举措加速推出,各融资渠道对优质市场主体的争夺加剧、境内外投资者数量和类型显著增加,各方对于进一步加快我国债券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迫切需求。金融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穆怀朋
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是1997年形成的,而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是在2004年以后,在明确了发展思路、方向和路径之后,人民银行积极推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开拓创新推动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懈的创新,无疑是发展的突破口和动力之源。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是在债券产品创新、交易方式创新、衍生产品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全面展开的。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机构投资者 债券交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素香 周宁东
债券市场流动性包括价格、交易量以及交易时间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现有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基本上只反映了流动性三个因素的某一方面。本文从流动性概念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衡量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指标的计量模型,认为流动性综合指标能够克服单一指标的缺陷,有助于全面刻画债券市场流动性价、量和时间三方面因素,有助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微观结构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流动性 交易成本 做市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陈一丁 张莲
2003年我国债券市场周转率为1.07,而美国债市的周转率高达20,韩国为4左右。为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债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纪学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暴露出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包括丙类账户、代持行为、发行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发现监管缺位和制度缺陷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市场交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发行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准入制度、加强代持行为监管、扩大做市商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市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做市商 丙类户 代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念 文庆能
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交易活跃程度进一步改善。为了突破市场在工具和制度上的瓶颈,2005年央行不断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债券创新产品和创新制度。本文旨在分析近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的动力、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债券市场创新在我国金融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金融创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付淦
相对于股票市场的“金融脱媒”,我国债券市场正逐步壮大。一方面,债券市场的金融创新改变着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同时,为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另一方面,“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也持续地推动着债券市场的金融创新。二者相互促进的效应也影响着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
债券市场 金融创新 金融脱媒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仲琦
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组建以来飞速发展,在这短短十年的时间内在资本市场乃至金融市场中异军突起,并占据了重要地位。截至2006年11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已达9.22万亿元,比股票市场多融资2万亿元;2006年1-11月交易量为69.03万亿元,是股票市场的9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上半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级市场发行收益率屡创新高,现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持续上移,回购利率波动频繁。市场受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操作以及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利率敏感性增强,市场利率风险增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兴
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体,但突出的问题是流动性较差。本文分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现状及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其流动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流动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余辉
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维护市场稳定。笔者在文中对影响做市商做市行为的关键因素——做市成本和收益作出具体分析,并就提高做市商做市积极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做市商 成本效益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蕾 孟庆斌
本文运用逐笔报价动态调整模型,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报价持续期是影响债券价格波动性与交易信息含量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做市商报价的信息份额进行对比发现,总体上外资银行报价的信息含量高于我国银行,而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报价的信息含量高于城市商业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