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4)
2023(9376)
2022(7991)
2021(7638)
2020(6519)
2019(15201)
2018(15532)
2017(30150)
2016(16455)
2015(18524)
2014(19003)
2013(18364)
2012(17098)
2011(15398)
2010(15846)
2009(15153)
2008(15599)
2007(14125)
2006(13048)
2005(12394)
作者
(45087)
(37294)
(37250)
(35953)
(23859)
(17657)
(17215)
(14259)
(14160)
(13796)
(12699)
(12526)
(12188)
(12135)
(11910)
(11651)
(10937)
(10936)
(10891)
(10770)
(9780)
(9162)
(9048)
(8638)
(8611)
(8539)
(8527)
(8497)
(7509)
(7228)
学科
(58203)
经济(58100)
管理(51952)
(46574)
(40169)
企业(40169)
(28286)
(23585)
银行(23439)
方法(23388)
(22618)
(22037)
中国(20935)
数学(20022)
数学方法(19790)
(16757)
金融(16754)
(16165)
(16071)
(15053)
制度(15022)
业经(14630)
体制(13942)
(13639)
财务(13608)
财务管理(13553)
企业财务(12894)
(11557)
贸易(11545)
(11332)
机构
大学(228842)
学院(227602)
(95524)
经济(93251)
管理(84096)
研究(74988)
理学(69187)
中国(68482)
理学院(68458)
管理学(67474)
管理学院(67024)
(55812)
(49280)
财经(41596)
科学(40125)
(37866)
(37495)
(37477)
中心(35598)
研究所(32490)
北京(32137)
(31638)
财经大学(30820)
经济学(30487)
(30372)
(28854)
(28660)
师范(28584)
银行(27446)
经济学院(27321)
基金
项目(131573)
科学(102960)
研究(102685)
基金(94365)
(79818)
国家(79101)
科学基金(67676)
社会(64957)
社会科(61402)
社会科学(61389)
(50254)
教育(49060)
基金项目(48974)
编号(43376)
(42023)
自然(40578)
自然科(39543)
自然科学(39534)
资助(39202)
自然科学基金(38885)
成果(38237)
课题(30820)
(30818)
(30792)
重点(29649)
(28346)
(27342)
(27279)
教育部(27234)
项目编号(26884)
期刊
(115634)
经济(115634)
研究(81692)
中国(53812)
(46489)
(42038)
金融(42038)
管理(34466)
教育(30750)
学报(29457)
(28963)
科学(27151)
大学(23891)
财经(22174)
学学(21810)
技术(20025)
(18924)
经济研究(18358)
业经(18063)
农业(17091)
问题(15280)
理论(13601)
(13174)
实践(12219)
(12219)
国际(12024)
财会(11452)
会计(11129)
图书(11013)
现代(10792)
共检索到382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制定规则体系是监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通行的银行监管规则体系中,资本监管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在我国,又应如何定位资本监管的地位与作用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曾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在资本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行,资本监管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提出之后,资本监管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银行体系自身的资本储备是否充足,是否足以覆盖潜在的风险和应对各种外部冲击,逐渐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但同时我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流动性管理与监管的重要性。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两项指标作为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从而确立了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几乎并驾齐驱的重要地位。在我国,1995年第一部《商业银行法》就将流动性与安全性、盈利性一起确定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运营的首要前提之一。但是,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正在进行中的银行资本监管国际标准改革将对单个银行的资本数量、资本质量和资本管理方式,以及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能力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按照G20领导人匹兹堡峰会所达成的共识,新的资本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虽然早在2003年,我国颁布《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时就明确提出,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但我们对并表监管的外延与内涵的认识和实践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初期,我们对并表监管的理解过于狭隘,限制了审慎监管者应当具有的全局性、综合性视角,影响了对金融风险的全面、整体判断。尤其在当前跨境、跨业、跨市场的金融活动日益频繁和普遍的今天,如何在正本清源、准确理解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近年来,随着金融综合经营的推进,金融业务和金融风险出现跨业、跨市场的交叉与传染,加强功能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反映了我国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确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加强功能监管呼声的背后,我们还缺乏一些冷静和深入的思考,很多人都在谈功能监管,但到底什么是功能监管、它能解决哪些矛盾、如何定位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关系、功能监管是作为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补充还是取代分业监管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资本充足率水平是评价商业银行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但资本结构却经常被忽略。相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下,不同的资本结构体现了不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专栏上一篇文章讨论了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对审慎监管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阐释。所谓审慎监管就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所实施的必要监管。而且,针对防范单体金融机构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和针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只不过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前,宏观审慎监管长期被忽略或忽视,使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最后酿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因此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本轮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银行体系的亲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亲周期效应是指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这种相互强化的互动扩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虽然亲周期效应是银行体系重要的内在特征,但现行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金融结构变革,限制商业银行经营高风险业务,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大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在防范金融风险交叉传染和利益冲突的同时,规模经济和业务协同效应仍然是商业银行进行综合经营的持久动力。我国金融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而近年来又开始出现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和金融混业的态势,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秋辰  
国际金融危机后,2010年颁布的巴塞尔协议Ⅲ重构资本监管框架,在强化商业银行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和增强风险加权资本审慎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巴塞尔协议Ⅲ将监管资本重新划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两大类,并分别设置了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触发条件,以提高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后,资本工具创新逐渐成为国际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张静春  
国际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大型金融机构的危机。若干大型机构过度承担风险,危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将实体经济拖入衰退边缘。政府不得不倾注大量纳税人资金救助这些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本轮危机之前几年的低利率环境、流动性过剩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导致欧美国家的家庭部门、企业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的杠杆率明显上升,扩大了实体经济以及金融部门的脆弱性。金融部门的高杠杆在银行体系表现为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出现了较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资本监管制度变革是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上世纪30年代进行全面的金融管制不同,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并没有简单地叫停高风险业务,进而产生长期的金融抑制,而是通过一套全新的标准、制度更为准确地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并更有针对性地通过资本要求抵补风险。尽管这种理念不断遭受非议,认为这种事后的约束远不如直接的事前干预有效。但拉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在银行监管理论框架中,资本的作用是抵补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资本充足的标准是银行所持有的资本足以覆盖各类非预期损失,而各类资产和表外项目的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应由银行所提取的风险损失准备金抵补。如果风险损失准备金不足,就要直接冲减资本。因此,资本与拨备是密切相关的,拨备监管制度是整个资本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计提拨备后计算的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推动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重要动力。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重大挑战。自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构建金融监管框架。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改革现行资本监管制度是强化金融监管的焦点之一。2009年9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表《改进金融监管报告》,提出了改革金融监管的一揽子方案,其中强化资本监管制度是重中之重。9月下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匹兹堡金融峰会要求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底前完成资本监管制度的改革,并于2012年开始全面执行新的资本监管制度。根据国际上已经达成的共识,资本监管制度改革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史无前例,将对银行体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