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9)
2023(6098)
2022(5314)
2021(5228)
2020(4533)
2019(10801)
2018(11368)
2017(21718)
2016(12035)
2015(13891)
2014(14358)
2013(14045)
2012(13200)
2011(11949)
2010(12371)
2009(11622)
2008(12031)
2007(10939)
2006(10302)
2005(9745)
作者
(34659)
(28326)
(27979)
(27304)
(17954)
(13376)
(13373)
(10737)
(10731)
(10685)
(9498)
(9482)
(9315)
(9165)
(9112)
(8911)
(8316)
(8315)
(8251)
(8238)
(7249)
(6979)
(6970)
(6610)
(6607)
(6561)
(6491)
(6473)
(5865)
(5546)
学科
(39705)
经济(39635)
管理(31233)
(27858)
(23587)
企业(23587)
(22375)
(21157)
银行(21011)
(19668)
中国(16257)
方法(15810)
(14564)
(13589)
金融(13588)
数学(13292)
数学方法(13123)
(12835)
制度(12826)
(11888)
(11199)
业务(10599)
体制(10415)
业经(9633)
银行制(9224)
(8504)
理论(8404)
(8385)
贸易(8373)
(8367)
机构
大学(164828)
学院(163703)
(64476)
经济(62676)
研究(56835)
管理(56453)
中国(54672)
理学(45103)
理学院(44562)
管理学(43820)
管理学院(43496)
(40093)
(37011)
科学(32249)
(30016)
财经(29058)
(28664)
中心(27122)
(26374)
(26128)
研究所(26001)
(25329)
北京(24708)
银行(24242)
(23280)
(22565)
(22177)
师范(21915)
财经大学(21466)
农业(20518)
基金
项目(87253)
研究(68382)
科学(66293)
基金(60128)
(51085)
国家(50586)
科学基金(41861)
社会(39403)
社会科(37107)
社会科学(37094)
(34047)
教育(33084)
基金项目(31060)
编号(30523)
(28837)
成果(27684)
自然(25765)
资助(25495)
自然科(25033)
自然科学(25026)
自然科学基金(24584)
课题(21845)
重点(19951)
(19821)
(19263)
项目编号(18839)
(18482)
(18267)
(17752)
大学(17475)
期刊
(82280)
经济(82280)
研究(62219)
中国(42200)
(36343)
金融(36343)
(32891)
教育(26066)
(23788)
学报(23436)
管理(23259)
科学(19944)
大学(17810)
学学(15932)
财经(14836)
技术(14794)
农业(13655)
业经(13059)
经济研究(12907)
(12627)
理论(10951)
问题(10827)
图书(10309)
实践(9953)
(9953)
(9843)
国际(9270)
财会(8384)
会计(8372)
(8208)
共检索到290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虽然早在2003年,我国颁布《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时就明确提出,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但我们对并表监管的外延与内涵的认识和实践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初期,我们对并表监管的理解过于狭隘,限制了审慎监管者应当具有的全局性、综合性视角,影响了对金融风险的全面、整体判断。尤其在当前跨境、跨业、跨市场的金融活动日益频繁和普遍的今天,如何在正本清源、准确理解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金融结构变革,限制商业银行经营高风险业务,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大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在防范金融风险交叉传染和利益冲突的同时,规模经济和业务协同效应仍然是商业银行进行综合经营的持久动力。我国金融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而近年来又开始出现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和金融混业的态势,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流动性管理与监管的重要性。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两项指标作为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从而确立了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几乎并驾齐驱的重要地位。在我国,1995年第一部《商业银行法》就将流动性与安全性、盈利性一起确定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运营的首要前提之一。但是,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近年来,随着金融综合经营的推进,金融业务和金融风险出现跨业、跨市场的交叉与传染,加强功能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反映了我国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确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加强功能监管呼声的背后,我们还缺乏一些冷静和深入的思考,很多人都在谈功能监管,但到底什么是功能监管、它能解决哪些矛盾、如何定位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关系、功能监管是作为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补充还是取代分业监管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专栏上一篇文章讨论了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对审慎监管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阐释。所谓审慎监管就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所实施的必要监管。而且,针对防范单体金融机构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和针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只不过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前,宏观审慎监管长期被忽略或忽视,使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最后酿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因此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制定规则体系是监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通行的银行监管规则体系中,资本监管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在我国,又应如何定位资本监管的地位与作用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曾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在资本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行,资本监管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提出之后,资本监管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银行体系自身的资本储备是否充足,是否足以覆盖潜在的风险和应对各种外部冲击,逐渐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但同时我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一般而言,银行挤兑往往是金融危机中常见和标志性的事件,但是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发生传统商业银行的大面积挤兑与倒闭,而是出现了被称为"影子银行体系"的"挤兑"与功能紊乱,特别是在雷曼公司倒闭的恐慌气氛下,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挤兑式"赎回导致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剧烈震荡和市场流动性的紧张。因此,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星  
伴随金融危机而来的是新一轮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深入参与了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本轮银行监管制度改革。本文认为,国际银行监管改革主要呈现出四方面趋势:微观监管与宏观审慎统筹兼顾、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同等重要、银行监管的"质"与"量"同步提升、银行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管有机结合。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和银行业应密切关注国际银行监管改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调整监管政策和经营模式,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大型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重大隐患。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严格审慎的监管纠正危机暴露出的这些根本性缺陷,构建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珂  
理论基础和一般实践委托代理理论是影响现代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实践最重要的理论框架。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应该将代理人的报酬与最终产出相联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在满足代理人激励兼容约束和参与约束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科进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引起新兴国家对银行监管的重视。银行是金融机构中最重要,也是风险最大的一类机构。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对银行的生命起着决定性作用。监管当局对银行的外部监管和监管制度是否审慎对单个银行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对确保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健经营起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庄启飞  
1999年11月,中美签定WTO双边协议。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关于加入WTO的双边谈判也顺利进行。这预示着: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在加快。加入WTO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给国内银行业带来巨大影响。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市场,我国银行监管体系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这些都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辉  
政策性银行改革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被国务院作为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先行者,批准其在2007年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本文从宏观监管的角度,通过分析当前国开行商业化改革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深入剖析国开行的监管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国开行商业化改革后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战略的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在银行监管理论框架中,资本的作用是抵补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资本充足的标准是银行所持有的资本足以覆盖各类非预期损失,而各类资产和表外项目的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应由银行所提取的风险损失准备金抵补。如果风险损失准备金不足,就要直接冲减资本。因此,资本与拨备是密切相关的,拨备监管制度是整个资本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计提拨备后计算的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