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4)
- 2023(9205)
- 2022(7993)
- 2021(7688)
- 2020(6975)
- 2019(16188)
- 2018(16033)
- 2017(33100)
- 2016(18062)
- 2015(20576)
- 2014(20887)
- 2013(21207)
- 2012(20009)
- 2011(17941)
- 2010(18232)
- 2009(17526)
- 2008(18164)
- 2007(16548)
- 2006(14538)
- 2005(13353)
- 学科
- 济(73546)
- 经济(73462)
- 业(54306)
- 管理(53592)
- 企(41927)
- 企业(41927)
- 方法(37568)
- 数学(33898)
- 数学方法(33671)
- 财(33329)
- 制(25096)
- 中国(23768)
- 银(23608)
- 银行(23463)
- 农(23397)
- 行(21974)
- 务(17584)
- 财务(17566)
- 财务管理(17504)
- 贸(17031)
- 贸易(17020)
- 融(16970)
- 金融(16968)
- 企业财务(16661)
- 易(16648)
- 度(15310)
- 制度(15304)
- 业经(13831)
- 体(13785)
- 地方(13748)
- 机构
- 大学(261329)
- 学院(260066)
- 济(113493)
- 经济(111119)
- 管理(100416)
- 研究(84791)
- 理学(84572)
- 理学院(83718)
- 管理学(82549)
- 管理学院(82054)
- 中国(76554)
- 财(65587)
- 京(54997)
- 科学(49086)
- 财经(47823)
- 农(44868)
- 所(44117)
- 经(43089)
- 中心(40790)
- 江(40533)
- 研究所(39065)
- 业大(36248)
- 经济学(36145)
- 农业(35617)
- 北京(35485)
- 财经大学(35225)
- 经济学院(32993)
- 州(32120)
- 范(30204)
- 师范(29891)
- 基金
- 项目(157541)
- 科学(122622)
- 研究(115397)
- 基金(114785)
- 家(98416)
- 国家(97636)
- 科学基金(82875)
- 社会(73007)
- 社会科(69235)
- 社会科学(69210)
- 基金项目(60434)
- 省(60384)
- 自然(52787)
- 教育(52763)
- 自然科(51506)
- 自然科学(51487)
- 划(50736)
- 自然科学基金(50609)
- 资助(49362)
- 编号(47459)
- 成果(39570)
- 部(36565)
- 重点(35196)
- 发(33127)
- 课题(31911)
- 创(31739)
- 教育部(31439)
- 科研(30909)
- 性(30786)
- 人文(30426)
- 期刊
- 济(125135)
- 经济(125135)
- 研究(86513)
- 财(55320)
- 中国(49737)
- 融(43435)
- 金融(43435)
- 农(40042)
- 学报(37585)
- 管理(34216)
- 科学(33811)
- 大学(28515)
- 学学(27107)
- 农业(24980)
- 财经(24853)
- 经(21028)
- 经济研究(21028)
- 技术(20641)
- 业经(20085)
- 教育(19001)
- 问题(17648)
- 贸(15458)
- 理论(15277)
- 技术经济(14000)
- 实践(13794)
- 践(13794)
- 统计(13412)
- 财会(13352)
- 业(13157)
- 商业(13073)
共检索到407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秋君 李巍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论设计上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但是,近年我国市场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文章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产品收益与风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理财产品 收益 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淑颖 耿军会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可以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四种形态。结构性理财产品具有收益高风险大、产品种类灵活多变、本金流动性较差、有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问题不少,主要有: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外部环境不够健全;商业银行风险意识不足;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缺乏特色;结构性理财产品营销环节弱等几个方面。完善结构性理财产品业务,必须从完善外部环境、加强风险控制、推动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着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鸿伟 张非 杜堃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关于结构性理财产品定价的文献均是从产品设计的结构出发,将其分解成固定收益部分与期权部分,再分别进行定价。本文则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将结构性理财产品看成一个整体,运用概率分布函数及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计算出整体的收益率,以及最低收益率的概率;在详细介绍估价模型后,以招商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运用该方法计算出其收益,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莹 李舒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交易特征融为一体的新型理财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部分。从目前看,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还缺乏相应的衍生工具市场,商业银行投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定,发展还远不成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创新的障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结构性理财产品 金融创新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崔海蓉 何建敏 胡小平
在资产通胀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出更加符合市场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并给予其合理定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金融工程组合分解技术构建一种创新型幂式双障碍敲出期权,该期权可以作为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内嵌期权,从而获得一种创新型幂式双障碍理财产品,运用风险中性定价理论将复平面的围道积分应用于Laplace逆变换给出期权定价模型,以中国银行HJB0903v为例,研究中国规避通胀风险的黄金挂钩双障碍理财产品定价的合理性,并分析黄金价格波动对HJB0903v触及障碍的概率和理论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发行价格稍高于其理论价值,隐含溢价率为0.81%;波动率的增加使触及障碍的概率增加,使理论价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翟立宏 张星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产生发展与现状评析近年来,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币种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个人外汇投资需求也逐渐增强。2003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宽松的个人购汇新政策,居民个人外汇存款增加。为在快速增长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郦伟仙
外汇理财作为理财规划的一部分,在21世纪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交往程度的不断深入越发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9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仅为1546.75亿美元,但加入WTO之后我国外汇储备便快速窜升,2006年2月底,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11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0447亿美元,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短短十年时间增加了17.4倍,如何打理好如此巨大的一笔社会财富考验着政府和社会大众的智慧。同时随着国家外汇管制的逐步放开,居民留学、旅游、投资等需求的释放,外汇资产在居民的资产配置中已占一席之地。但在人民币走上升值之路、外汇利率长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储一秀 袁亚凯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关系的拉近,越来越多的新兴金融衍生品进入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早已不满足于仅仅经营资产与负债业务获取收益,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目标,通过理财产品的发售,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收益。但是,就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来看,即使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理财产品的不当处理既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又影响了银行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理财产品市场在国内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理财市场现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和完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国内理财市场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少广
在股市低迷、黄金动荡、存款负利率的大背景下,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投资渠道。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已从2004年的14家银行,发展到如今的121家银行,理财产品也从几百种迅速增长为超过2万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之所以异常火爆,一是因为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出于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但当前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突出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业欣 刘俊新
信誉较好、银行发行、收益率超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自面世后就深受大众喜爱和追捧。虽然受近年来整体经济下行、金融脱媒、存贷款利率下调、证券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年均增长率仍保持在50%左右,是大多数稳健投资者的不二选择。本文在全面解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理财产品风险防控的具体建议,并为客户投资理财提供较为合理的选择思路。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选择 风险防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 姬健飞
基于"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市场绩效"理论(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理论),运用2012-2015年我国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余额宝数据分析余额宝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余额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提高,余额宝收益率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正向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余额宝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内的产品竞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 姬健飞
基于"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市场绩效"理论(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理论),运用2012-2015年我国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余额宝数据分析余额宝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余额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提高,余额宝收益率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正向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余额宝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内的产品竞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占浩 于维娜 刘希玉
理财产品业绩受市场波动影响加大,有可能与原有银行间风险传染机制共振、放大银行系统风险。基于此视角,本文将银行理财产品嵌入银行间风险传染模型,研究银行理财产品对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模型假定的条件下,考虑理财产品后,风险传染引发的平均损失增加28.76%。(2)如果考虑破产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信息传染,平均损失进一步增加17.5%。(3)在投资者敏感性、资产非流动性较高时,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救助可以有效抑制风险传染;但冲击较大时,救助则会造成更大范围的风险传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