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1)
2023(13343)
2022(11715)
2021(11170)
2020(9428)
2019(22044)
2018(22049)
2017(43276)
2016(23329)
2015(26424)
2014(26646)
2013(26399)
2012(24296)
2011(21933)
2010(22025)
2009(20596)
2008(20438)
2007(18083)
2006(16313)
2005(14768)
作者
(67713)
(55633)
(55612)
(52936)
(35554)
(26716)
(25228)
(21687)
(21244)
(20084)
(19088)
(18859)
(17759)
(17700)
(17243)
(17228)
(16530)
(16440)
(16072)
(15945)
(13969)
(13618)
(13513)
(12686)
(12588)
(12526)
(12507)
(12484)
(11268)
(10851)
学科
(88397)
经济(88257)
管理(71666)
(66164)
(55658)
企业(55658)
方法(40894)
数学(35384)
数学方法(35003)
(28899)
(26683)
中国(26116)
(25063)
银行(24916)
(23668)
(23493)
业经(20431)
(18705)
金融(18702)
(18436)
(17039)
贸易(17024)
(16746)
(16614)
(16383)
财务(16312)
财务管理(16269)
地方(16147)
(15462)
企业财务(15442)
机构
大学(335708)
学院(331556)
(133109)
管理(132728)
经济(130036)
理学(113610)
理学院(112374)
管理学(110650)
管理学院(110039)
研究(109300)
中国(89373)
(72230)
(67916)
科学(65050)
(54528)
财经(53242)
(50546)
中心(50255)
(49093)
研究所(49019)
(48226)
业大(46833)
北京(46217)
(42207)
师范(41840)
经济学(40177)
(40146)
财经大学(39745)
农业(39640)
(39620)
基金
项目(219153)
科学(171958)
研究(162601)
基金(159356)
(137574)
国家(136450)
科学基金(117086)
社会(101963)
社会科(96562)
社会科学(96538)
基金项目(84891)
(83920)
自然(75519)
教育(74327)
自然科(73667)
自然科学(73653)
自然科学基金(72343)
(70936)
编号(67046)
资助(65698)
成果(55566)
(49231)
重点(48398)
课题(45621)
(45607)
(45281)
(43354)
教育部(42512)
创新(42265)
项目编号(41892)
期刊
(148150)
经济(148150)
研究(105928)
中国(64245)
(51824)
管理(49792)
学报(49585)
科学(46091)
(45695)
(44010)
金融(44010)
大学(38133)
学学(35807)
教育(35303)
农业(29996)
技术(27363)
财经(26547)
业经(23689)
经济研究(23043)
(22402)
问题(19748)
理论(18912)
实践(17374)
(17374)
图书(16480)
技术经济(15553)
现代(15477)
科技(15315)
(15127)
(14500)
共检索到502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艳  
控制性银行监管制度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的伴生物,但是,它侵蚀了银行业自身的稳定和效率。目前,银行监管能否顺利实现从控制性监管制度向审慎监管制度的变迁已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公众利益、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政府利益的角度,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动态趋向以及构建和强化审慎银行监管制度的制约因素和推动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邦  陈颖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监管当局开始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分银行体制商业化转型初期、市场化银行体制形成时期、银行体系日益国际化时期三个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性考察,全面评估不同时期资本监管的效果。本文认为,国有银行改革、银行体系开放、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四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为资本监管制度变迁注入的动力,决定了资本监管制度演进的方向;资本监管制度的变革既反映监管当局风险监管理念的进步,也体现了监管当局为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推动银行业改革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多目标同时实现所做的持续努力和必要妥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晓丽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投资银行有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我国投资银行制度的变迁同样也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具体表现为政府供给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渐进性变迁以及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滞后性变迁。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可以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经营制度、融资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流动性管理与监管的重要性。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两项指标作为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从而确立了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几乎并驾齐驱的重要地位。在我国,1995年第一部《商业银行法》就将流动性与安全性、盈利性一起确定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运营的首要前提之一。但是,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制定规则体系是监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通行的银行监管规则体系中,资本监管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在我国,又应如何定位资本监管的地位与作用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曾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在资本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行,资本监管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提出之后,资本监管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银行体系自身的资本储备是否充足,是否足以覆盖潜在的风险和应对各种外部冲击,逐渐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但同时我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商登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由于网络银行正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立法规定、制度设计等都尚未作出有效的应对,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过严、风险性监管不完善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因此,有必要建立灵活的市场准入制度,放宽资质和主体限制;提高风险性监管实效,强化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荣国  吴文锋  吴冲锋  黄伟  
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从最早严格的行政审批制,经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过渡到目前的核准制。那么我国证券发行监管政策的历次变迁是否有效呢?本文以1994-2004年之间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为样本,从样本公司的会计业绩、市场业绩和信息欺诈水平三个方面全面探讨证券发行监管政策变迁的效果。结论表明,发行监管政策的变迁并没有改变上市后经营业绩的大幅下滑和有效提高投资者的收益,信息欺诈水平也无显著下降。最后针对证券发行监管中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驰宇  
本文从介绍国内外操作风险监管改革变迁入手,分析了巴塞尔协议III和巴塞尔协议II在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本质上是在商业银行应用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全球性商业银行现阶段操作风险管理的路径只要与银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就是最佳选择的观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刚  
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是后危机时代二十国集团和主要国际监管组织加强跨境银行监管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发展沿革,梳理、澄清了监管联席会议的概念和主要功能,结合监管联席会议在欧盟银行业2 0余年的实践和中国加入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来的实践,指出推行监管联席会议是跨境银行监管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制度变革,但也存在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完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勇  
文章认为我国对外国银行分行的监管,目前仍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加强对其监管,必 须从监管目标与原则、监管体制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等方面入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赴德课题组  谢平  李文宾  许华生  马天禄  李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臻  孙曙伟  陈继武  
随着银监会的组建和工作的展开 ,银行监管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银行有效监管的目标 ,需要在产权问题上作出科学安排 ,并实行严格的制度保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建宁  
目前,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证监会监管权力太大,导致无法对监管效果进行再监管;二是监管机构职能不清,政策不稳定;三是自律监管的辅助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四是证券监管的外部法律环境不健全。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监管制度的模式选择:(1)加强证券监管体制的自身建设。其内容包括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明确监管的职能;完善自律监管;构建有序、高效的链式市场监管体系。(2)改善证券监管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即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良性的立法、司法环境;使市场微观主体治理结构合理化,改善和增强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