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3)
2023(8127)
2022(7194)
2021(6704)
2020(6089)
2019(14325)
2018(14332)
2017(30083)
2016(16005)
2015(18722)
2014(18907)
2013(19169)
2012(18315)
2011(16487)
2010(16714)
2009(16023)
2008(16443)
2007(15054)
2006(13218)
2005(12121)
作者
(47347)
(39579)
(39195)
(37955)
(25319)
(18923)
(18466)
(15282)
(14839)
(14209)
(13347)
(13335)
(12580)
(12514)
(12392)
(12324)
(12079)
(11525)
(11509)
(11439)
(9899)
(9873)
(9686)
(9089)
(9031)
(8873)
(8863)
(8827)
(7971)
(7791)
学科
(71013)
经济(70933)
管理(47758)
(47001)
方法(38755)
(37555)
企业(37555)
数学(35443)
数学方法(35244)
(22680)
银行(22535)
(22127)
(21920)
(21124)
中国(19815)
(18141)
(16407)
金融(16405)
(15192)
贸易(15182)
(14792)
(14121)
财务(14105)
财务管理(14058)
企业财务(13121)
(13051)
制度(13046)
业经(12950)
(11892)
地方(11654)
机构
大学(241139)
学院(238003)
(104900)
经济(102686)
管理(93286)
理学(79248)
理学院(78458)
管理学(77476)
管理学院(77024)
研究(76586)
中国(67948)
(53817)
(50254)
科学(43033)
财经(42586)
(39443)
(38831)
(38558)
中心(37564)
(36382)
研究所(34661)
经济学(33844)
业大(32618)
北京(32105)
财经大学(31747)
农业(31520)
经济学院(31069)
(29336)
(28112)
师范(27843)
基金
项目(146953)
科学(115260)
基金(108068)
研究(107926)
(92466)
国家(91749)
科学基金(78385)
社会(69258)
社会科(65818)
社会科学(65798)
基金项目(57098)
(55756)
教育(50388)
自然(49622)
自然科(48440)
自然科学(48425)
自然科学基金(47610)
(47300)
资助(46184)
编号(44260)
成果(36681)
(34914)
重点(32899)
(30908)
教育部(30319)
(29913)
课题(29691)
人文(29268)
国家社会(28695)
科研(28692)
期刊
(111423)
经济(111423)
研究(75095)
(43118)
中国(42270)
(40370)
金融(40370)
(34184)
学报(33897)
管理(31581)
科学(30539)
大学(25751)
学学(24352)
财经(22334)
农业(20999)
技术(19064)
(18951)
教育(18926)
经济研究(18584)
业经(17436)
问题(15929)
理论(14521)
(14289)
实践(13152)
(13152)
技术经济(12727)
统计(12610)
商业(12140)
国际(12058)
(11145)
共检索到363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立芳  周洁  
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银行监管成本的内涵及构成,以定量分析法估算出我国银行监管中的直接成本,并从资本充足率、贷款发放、业务创新几个方面以定性的方法评价银行监管的间接成本,旨在为我国银行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数据,以达到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继光  刘海龙  
既有文献大都研究银行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而对监管资本的适度性则关注不够。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能体现银行实际风险水平的经济资本测度方法,它反映了银行应该持有的资本数量,通过对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银行实际持有资本)的比较,能够判断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适度性。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银行虽然满足了法定最低监管资本要求,但总体来讲,监管资本仍不足以缓释银行的实际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孟艳  
为了合理配置资源、维护公众利益、增强本国银行的竞争力,关注和度量银行监管成本正逐步成为各国趋势性的做法。本文参考英国金融服务局对监管成本的划分方法,结合我国银行监管实践,设计了一套衡量银行监管成本的指标体系,它包含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扭曲成本三大类指标,并用之于量化分析我国银行监管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谊  蒲勇健  陆玉  
本文对官方监管机制对市场约束的影响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存在较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市场约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并对其相互配合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少翔  董志勇  
依据世界银行对各国银行监管与微观企业调查的跨国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考量巴塞尔协议三大银行监管手段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充足率要求与私营部门监测均会降低融资可得性,且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而政府部门监管权力能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鉴于此,监管机制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政策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冲击,慎重调整资本充足率与对私人监测程度的监管要求,妥善应用政府监测程度监管权力来实现金融稳定与企业融资的双赢,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黑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央银行的监管目标就是使银行业经营具有较强安全性和稳定性 ,促进金融创新和有效竞争。俄罗斯金融监管当局在整个国家进行激进式改革中 ,对原国有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对银行呆账进行了核销 ,面对国有企业转制和国家的经济衰退 ,俄中央银行成功地进行了几次币制改革 ,使得卢布币值和金融秩序日趋稳定 ,经济开始复苏 ,银行资本金明显增加 ,初步实现了商业化经营。尽管目前还不能断定俄罗斯所进行的金融改革成功与否 ,但其作为前车之鉴 ,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没有处理危机经验的中央银行不是成熟的中央银行 ;成熟的中央银行要求保持目标模式、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的一致性 ;一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旭平  
基于世界银行监管数据库,本文实证研究各国银行监管对银行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1)对银行证券活动的监管会显著地影响银行发展,同时这种监管也显著地提高了银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对银行不动产活动、保险活动的监管不会显著地影响银行发展,同时这种监管可以显著地降低银行危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其他方面的监管对银行发展与银行危机风险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邸磊  杨建军  
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进行金融改革、顺应时代大势的必然举措;而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必然会导致一个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首先对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建立与其相适合的银行监管体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银行监管原则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对银行进行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德章  
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理论分析及调整思路丁德章银行监管,作为金融监管中的核心部分,在国外由来已久,但在我国却刚刚起步。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和1997年新《刑法》的出台及一系列相关条例和规定的颁布,为我国银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明华  黎志成  
银行监管是有成本的,它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使整个社会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造成监管成本超过由监管带来的收益,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本文对银行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及其构成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影响银行监管成本收益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最优监管模型;同时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监管中监管对象和监管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重新塑造高效银行监管体系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鑫  沈伟基  
银行监管是有成本的,但对于监管成本的概念界定和实际理解却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将从银行监管成本的定义分类和统计数据出发,并结合国外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注资方式,对我国银行业监管中监管成本过高、需要逐步将其降低的说法的科学性提出质疑,以期通过对银行监管成本的正确界定,导出内在的政策意义。其结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亦富有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允革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主要是指由于监管当局实施严格的资本监管,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被迫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结构或压缩资产规模,从而导致商业银行贷款量的减少或者贷款增长率的降低。学术界通常称之为资本监管的信贷紧缩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梅琳  
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关系到商业银行经营的命脉,为此,我国监管层制定并实施了系列流动性考核指标,促进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产生了监管的正效应。但现行的流动性监管并不完善,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足,需要通过效应的监测和评价来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化解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超  马玉洁  
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性的增强,使商业银行宏微观审慎协调监管成为当前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本文选取2008-2017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半年度数据为样本,在分析银行信贷周期不同阶段宏微观审慎监管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析我国银行业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性。结果表明,微观审慎监管中不良贷款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长期存在且较为明显,流动比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作用存在但长期来看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宏观审慎监管中广义信贷/GDP偏离度和银行业集中度这两个监管指标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都较为明显且长期存在;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运作能够缓解单一政策实施对金融和经济系统的冲击力度,更有助于金融系统的长期稳定。因此,我国银行业监管不仅要在微观方面加强防范内部信贷违约风险,还要从宏观方面关注信贷结构调整和银行理财业务所可能带来的溢出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