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9)
- 2023(8634)
- 2022(7809)
- 2021(7507)
- 2020(6654)
- 2019(15578)
- 2018(15944)
- 2017(32135)
- 2016(17535)
- 2015(20590)
- 2014(21206)
- 2013(21168)
- 2012(20183)
- 2011(18256)
- 2010(18820)
- 2009(17798)
- 2008(18445)
- 2007(17245)
- 2006(15409)
- 2005(14522)
- 学科
- 济(70045)
- 经济(69959)
- 管理(51513)
- 业(48580)
- 企(38972)
- 企业(38972)
- 方法(33178)
- 数学(29035)
- 数学方法(28692)
- 制(23855)
- 银(23188)
- 银行(23043)
- 财(22687)
- 行(21598)
- 中国(21370)
- 农(20557)
- 融(16359)
- 金融(16357)
- 业经(15004)
- 贸(14950)
- 贸易(14939)
- 易(14542)
- 学(14440)
- 务(14405)
- 财务(14366)
- 财务管理(14307)
- 度(14155)
- 制度(14148)
- 企业财务(13528)
- 农业(12982)
- 机构
- 大学(260012)
- 学院(258743)
- 济(104665)
- 经济(102032)
- 管理(97048)
- 研究(85029)
- 理学(80024)
- 理学院(79143)
- 管理学(77849)
- 管理学院(77344)
- 中国(75367)
- 京(56506)
- 财(56381)
- 科学(50092)
- 所(44751)
- 农(43766)
- 财经(43064)
- 江(42882)
- 中心(42210)
- 研究所(39446)
- 经(38541)
- 北京(36824)
- 业大(35384)
- 州(35210)
- 农业(34459)
- 范(33359)
- 师范(33047)
- 经济学(32048)
- 财经大学(31547)
- 银(29808)
- 基金
- 项目(150374)
- 科学(115210)
- 研究(113624)
- 基金(105700)
- 家(90313)
- 国家(89519)
- 科学基金(75076)
- 社会(68075)
- 社会科(64292)
- 社会科学(64269)
- 省(58731)
- 基金项目(55615)
- 教育(53104)
- 编号(50253)
- 划(49306)
- 自然(47289)
- 自然科(46080)
- 自然科学(46065)
- 资助(45257)
- 自然科学基金(45238)
- 成果(43706)
- 部(33859)
- 课题(33736)
- 重点(33604)
- 发(31744)
- 项目编号(30889)
- 性(29916)
- 创(29910)
- 大学(28967)
- 教育部(28904)
- 期刊
- 济(122328)
- 经济(122328)
- 研究(84214)
- 中国(54156)
- 财(46470)
- 融(42245)
- 金融(42245)
- 农(39342)
- 学报(37915)
- 管理(34100)
- 科学(32685)
- 教育(29166)
- 大学(27930)
- 学学(25627)
- 农业(24301)
- 技术(22913)
- 财经(22097)
- 业经(20242)
- 经济研究(19004)
- 经(18794)
- 图书(18055)
- 问题(17174)
- 理论(16832)
- 实践(15431)
- 践(15431)
- 贸(14723)
- 技术经济(13096)
- 财会(12784)
- 国际(12747)
- 统计(12660)
共检索到418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明忠
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准确、及时、充分地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然而,商业银行在与中央银行的博弈行为中,往往拥有中央银行难以获得的独占性的私人信息,特别是由于中央银行还扮演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致使商业银行破产约束软化,于是,商业银行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往往会有恃无恐,对中央银行隐瞒信息,冒大风险从事经营活动,银行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因此产生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萍 刘盛华
中小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而信息不对称是其根源所在,主要表现为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探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形成机理,并从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面入手提出适当的缓解之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洪杏 王学锋
在解析我国邮轮供应链中船票销售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行业间的销售模式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我国包销存在的优缺点,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邮轮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产生根源的前提下,针对其引发的实务与市场需求不符、分销体系不规范等问题,通过销售方和购买方之间的博弈分析,提出应建立凭票上船信息系统,选择有效委托代理激励模型以完善包销模式,在发展探索期利用纸质船票引导游客理性认识邮轮产品,最终实现我国邮轮产业向成熟期的过渡。
关键词:
邮轮供应链 包销模式 信息不对称 博弈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宝 薛铭
鉴于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了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探讨民营企业向监管部门传递信号的内在机理,分析博弈模型的均衡条件,发现主要有民营企业的监管成本、监管部门对不诚信企业的惩罚、社会信誉损失、预计经济损失等影响民营企业的进入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宝 薛铭
鉴于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了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探讨民营企业向监管部门传递信号的内在机理,分析博弈模型的均衡条件,发现主要有民营企业的监管成本、监管部门对不诚信企业的惩罚、社会信誉损失、预计经济损失等影响民营企业的进入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江鸿
关联交易是上市商业银行实施合法、合规管理的重要领域。在关联交易具体管理制度方面,我国对商业银行授信和非授信关联交易的管理都有需要改进之处。从国内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的架构看,目前多套制度并行的格局,造成了监管资源重置、金融机构合规成本高等弊端,并且各监管规则之间也不尽协调。长远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规则应当在监管程度上采取有所区别的精细化管理,在禁止类、限制类的规则之外,增加有关豁免监管的规定,以妥善处理监管制度的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关键词:
关联交易 合同效力 内部交易 监管豁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贤刚 程磊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善昂 李廿庆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银企信贷关系和银行信贷内部管理两个方面。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信贷管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借贷市场的效率,加剧了信贷风险。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以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解决银行内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构筑银行企业文化、建立信贷激励机制和完善信贷内控制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信贷管理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学锋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银行并购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并购银行放弃了优质银行而并购了低质量的银行,或者付出比实际价值更高的成本并购了目标银行。二者都加大了银行并购的成本,影响并购效果。设立最优契约,甄别质量高低银行,同时针对经营层拥有的私人信息,股东从监督和激励两个方面诱导经营层的行为与股东利益一致,是解决银行并购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并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五星 胡荣尚
本文描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费监管现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收费监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娟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其交易的便捷性与开放性,在经济中逐渐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造成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后果。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才能够真正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再平
监管不是主管,更不是直接经营管理,而是借助一定的机制推动被监管机构稳健运行发展。借助机制监管犹如利用机器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监管机制与监管技术是纲与目的关系,机制有效决定技术有效。从某种意义讲,有效银行监管就是不断设计、贯彻、维护、强化和改进相应的制度体制安排的过程。有效银行监管须要瞄准股东、董事、董事长、行长等利益攸关角色,设计既符合关键角色行为规律又符合监管目标的制度机制,或与银行业稳健运行发展"激励兼容+信息有效"的制度机制。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这样的制度机制安排。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东和董事的利益压力,赋予高管层足以够大的动力、权力和压力,使之内在地倾向于...
关键词:
有效监管 机制问题 激励兼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