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8)
2023(7702)
2022(6562)
2021(6196)
2020(5433)
2019(12418)
2018(12481)
2017(24799)
2016(13565)
2015(15657)
2014(15808)
2013(15872)
2012(14657)
2011(13153)
2010(13536)
2009(13273)
2008(13736)
2007(12733)
2006(11754)
2005(11183)
作者
(38718)
(31834)
(31771)
(30459)
(20303)
(14863)
(14645)
(12141)
(12044)
(11658)
(10989)
(10666)
(10417)
(10266)
(10112)
(9878)
(9380)
(9356)
(9297)
(9191)
(8226)
(7801)
(7659)
(7360)
(7309)
(7267)
(7227)
(7148)
(6464)
(6189)
学科
管理(53807)
(47695)
经济(47604)
(44461)
(39384)
企业(39384)
(25426)
(22258)
银行(22112)
方法(20913)
(20753)
(20697)
数学(17592)
数学方法(17451)
中国(16632)
(14491)
金融(14489)
(14314)
制度(14283)
(13410)
(13230)
财务(13193)
财务管理(13147)
企业财务(12451)
(12258)
业经(12106)
体制(11813)
业务(11080)
(10046)
贸易(10034)
机构
大学(194512)
学院(192181)
(81674)
经济(79662)
管理(76882)
理学(62229)
理学院(61580)
研究(61472)
管理学(60939)
管理学院(60523)
中国(59850)
(48894)
(42307)
财经(36028)
(32439)
科学(32366)
(31990)
(30734)
中心(30246)
北京(27395)
(26948)
财经大学(26782)
研究所(26623)
(26405)
银行(25826)
(25686)
经济学(25407)
(24063)
经济学院(22805)
业大(22574)
基金
项目(110332)
科学(86516)
研究(84121)
基金(80498)
(68120)
国家(67574)
科学基金(58061)
社会(53781)
社会科(51036)
社会科学(51023)
基金项目(41999)
(41187)
教育(39031)
自然(35672)
(34893)
自然科(34773)
自然科学(34766)
编号(34483)
自然科学基金(34171)
资助(33638)
成果(30000)
(26779)
(26043)
重点(24541)
课题(24143)
教育部(22857)
(22816)
(22623)
(22324)
国家社会(22155)
期刊
(99175)
经济(99175)
研究(66855)
中国(44786)
(41519)
(38770)
金融(38770)
管理(34230)
学报(23747)
科学(23618)
(23575)
财经(19397)
大学(19382)
教育(18509)
学学(18081)
技术(16617)
(16509)
业经(14892)
经济研究(14865)
农业(13694)
问题(13064)
理论(12007)
(11220)
会计(11047)
实践(10777)
(10777)
国际(10632)
财会(10370)
现代(10043)
技术经济(9393)
共检索到326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曙霞  
切实加强银行监督管理是1994年我国金融工作方针之一。随着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的建立,我国银行监督管理制度要朝着现代化、法制化、国际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构想建立一个组织严密、手段高效的银行监督管理系统:从组织看,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双元管理监督制;从手段看,是层次分明的三级管理监督制。具体阐述如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阮聪方  
中外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比较阮聪方金融是一国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金融工作搞得好不好,金融秩序是否稳定有序,金融运行是否稳健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和金融愈发展,愈要加强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通过立法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映  
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增加,我国逐步引进了外资银行,其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总结实践经验和为了适应新的经济、金融形势,我们需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健  
建立完善的民营银行监督管理体系是民营银行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完善民营银行监督管理体系过程中,应该严把市场准入关,建立完善的民营市场准入机制;明确民营银行经营规范准则,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完善的经营风险监督检查机制;建立民营银行风险预警及退出机制,保障金融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晓丽  
对外汇指定银行监督管理的若干思考叶晓丽一、对外汇指定银行监督管理是当前外汇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1.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方面,外汇管理部门的职责起了较大的变化,从直接管理转向了间接管理。取消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停止外汇移存业务,取消调剂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纪东  
瑞士人口不到700万,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但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居全球之冠,其原因之一是金融业极为发达。多年来其金融收入是形成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项目,银行密度是美国或英国的3—5倍,居世界首位。全国约有5—7%的人口从事金融服务。目前瑞士不仅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其金融管理技术也属于世界一流水平。瑞士与我国的国情不同,但其银行管理经验对我国仍有借鉴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璟  韩广智  陈洁  
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着眼,以国内大型上市银行已经建立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为参考,分析了大型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思路与运行轨道,围绕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厘清大型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制订的核心理念,搭建基础性制度框架,对未来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现有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扬  
近年来,国家宏观经济情况良好,银行业整体情况不断向好,但随着我国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化,商业银行面临的社会情况越来越复杂,风险点日益增多,要加大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文章提出要健全银行监管体制体系、改进监管理念、改善监管方法、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具体监管制度,从而维护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以及我国经济的迅速和顺利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远均  姜力琳  
随着网络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各国建立了或正在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有关网络银行监督的法律制度。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起步较晚,其有关网络银行监督的法律制度与国外相比有诸多的不同。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中外在网络银行监督的理念、监督原则、监督模式、监督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原因,以便为我国网络银行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霞  裴淑红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制度环境对债权银行实施监督的途径和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的制度环境有助于银行通过事前监督来有效地约束经理人代理成本,但还不能在事中(后)监督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债权治理效应的强化应当以制度的完善为根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家勤  
本文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的目标模式及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的基本路径。作者认为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必须置于构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下,因此,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有效实现公共财政职能的公共预算制度,并且提出了我国公共预算制度框架安排的基本规则及转向公共预算制度的有效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月飞  
美国对其海外跨国银行的监督管理及其启示张月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型跨国银行是战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基础上、适应生产和资本国际化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拥有全球银行网络、以追求全球银行利润为目标的国际金融垄断组织。早在50年代,美国跨国银行就捷足先登,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加林  
本文分析了人民银行加快信息化监督系统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一套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设计思路和基本框架,并阐述了将此套信息监督管理系统付诸实施的路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萍  陶能虹  
银行结算账户是支付体系的基础,是资金流转的基本依托,其制度要求对现代经济金融的顺畅运转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实务界对我国现行人民币结算账户体系进行了一些探讨,但鲜见系统性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我国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在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制度在账户管理目的、法律层级、分类管理原则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对应政策性建议,包括拓展账户管理目标、提升账户管理法规级次、完善罚则、简化账户分类、实施宽进严控的账户监管、采用非现场监测为主的账户监管手段和整合监管资源、建立合作监管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