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8)
- 2023(8227)
- 2022(6740)
- 2021(6584)
- 2020(5470)
- 2019(12212)
- 2018(11935)
- 2017(24075)
- 2016(13124)
- 2015(14927)
- 2014(14930)
- 2013(14975)
- 2012(14105)
- 2011(12521)
- 2010(12937)
- 2009(12399)
- 2008(12945)
- 2007(11696)
- 2006(10667)
- 2005(9815)
- 学科
- 济(46729)
- 经济(46667)
- 管理(39102)
- 业(38219)
- 企(28296)
- 企业(28296)
- 财(26864)
- 方法(21803)
- 银(21455)
- 银行(21308)
- 制(20945)
- 行(19891)
- 数学(19454)
- 数学方法(19285)
- 中国(19199)
- 农(18366)
- 融(14374)
- 金融(14372)
- 度(13961)
- 制度(13956)
- 财政(12986)
- 贸(12599)
- 贸易(12588)
- 务(12541)
- 财务(12534)
- 财务管理(12479)
- 易(12384)
- 企业财务(11839)
- 业务(11197)
- 险(11128)
- 机构
- 学院(187690)
- 大学(187497)
- 济(78104)
- 经济(76382)
- 管理(68505)
- 研究(62083)
- 中国(59618)
- 理学(57006)
- 理学院(56421)
- 管理学(55559)
- 管理学院(55216)
- 财(51298)
- 京(39596)
- 财经(36135)
- 科学(35553)
- 经(32552)
- 所(32432)
- 农(32398)
- 中心(29705)
- 江(29683)
- 研究所(28460)
- 财经大学(26609)
- 银(25929)
- 农业(25774)
- 北京(25731)
- 经济学(24918)
- 业大(24822)
- 银行(24812)
- 州(24061)
- 行(23126)
- 基金
- 项目(110998)
- 科学(85716)
- 研究(82818)
- 基金(80087)
- 家(68998)
- 国家(68424)
- 科学基金(57041)
- 社会(52291)
- 社会科(49478)
- 社会科学(49459)
- 省(42167)
- 基金项目(41368)
- 教育(37538)
- 划(36023)
- 自然(35318)
- 自然科(34452)
- 自然科学(34440)
- 编号(34186)
- 资助(34127)
- 自然科学基金(33833)
- 成果(29675)
- 部(25516)
- 重点(24875)
- 课题(23797)
- 发(23371)
- 性(22986)
- 创(22623)
- 教育部(21887)
- 制(21503)
- 科研(21418)
共检索到30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彬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具有融资功能。虽然立法未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可纳入出质范围,但是具备权利质押的法律构成要件。立法的缺失将银行的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下,对此可以通过类推适用、确立优先受偿权、设置质物价值追踪系统以及建立强制平仓制度等法律手段来缓释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强
依据物权法定原则和《物权法》的规定,理财产品质押面临着法律依据不足、权利性质不清和公示方法不明等问题,导致其法律效力的不确定性。本文从分析理财产品质押的实质要件和法律障碍入手,指出了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问题和现实操作方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理财产品质押法律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效力风险缓释措施,以期为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办理理财产品质押融资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东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逐年递增,利用理财产品进行质押融资在一些银行也开始广泛出现,为了降低这种新型融资方式带来的风险,文章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着手,指出通过理财产品进行质押融资的风险因素情况,最后提出了防范对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质押融资 风险 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疏影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蓬勃发展,其融资功能逐渐呈现。我国法律并未明确将其纳入到权利质押的出质范围,立法的缺失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业务置于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中,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由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具备了权利质权的法律构成要件,可运用类推适用的方式将其纳入到物权法权利质押体系中,并采用适合的公示方式,以保护商业银行和担保债权人的法律权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飞飞
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为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设置了合法性障碍,增加了理财产品质押贷款合同的法律风险。而理财产品与"应收账款"、"股权"在法律性质上具有实质上的可比拟性。从推动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维护法律的适用价值视角出发,在现有的相关制度框架短期之内难以变通的背景下,司法实践中应该秉持物权法定原则之缓和立场,对理财产品质押类推适用"应收账款"质押与"股权"质押的相关规定,认可其物权变动效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昕琦
理财纠纷法律问题分析2013年以来,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利益界定不清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法律方面的风险。目前,理财纠纷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预期收益纠纷型;第二,私自代售型;第三,银保理财产品纠纷型。目前,对于相关法律问题,我国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永利
法律性质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核心问题,监管部门对其认定的模糊及自相矛盾已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并正阻碍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清晰界定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已迫在眉睫。要准确界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就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界定法律性质的需要出发,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类,根据银行与客户在理财产品中的权利义务等特征,对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具体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储一秀 袁亚凯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关系的拉近,越来越多的新兴金融衍生品进入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早已不满足于仅仅经营资产与负债业务获取收益,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目标,通过理财产品的发售,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收益。但是,就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来看,即使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理财产品的不当处理既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又影响了银行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理财产品市场在国内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理财市场现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和完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国内理财市场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少广
在股市低迷、黄金动荡、存款负利率的大背景下,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投资渠道。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已从2004年的14家银行,发展到如今的121家银行,理财产品也从几百种迅速增长为超过2万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之所以异常火爆,一是因为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出于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但当前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突出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业欣 刘俊新
信誉较好、银行发行、收益率超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自面世后就深受大众喜爱和追捧。虽然受近年来整体经济下行、金融脱媒、存贷款利率下调、证券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年均增长率仍保持在50%左右,是大多数稳健投资者的不二选择。本文在全面解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理财产品风险防控的具体建议,并为客户投资理财提供较为合理的选择思路。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选择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秋君 李巍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论设计上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但是,近年我国市场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文章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产品收益与风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理财产品 收益 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内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趋向成熟。但在实践中,相对于理财产品消费者,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信息的掌握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客户只能依赖商业银行提供的信息与其进行交易;加之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由此产生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方面的纠纷不断,信息披露问题已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最突出的法律问题,也成为制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合规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相关概述为出发点,通过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阳
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发展的主战场,应把理财资金引入这一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自2004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2013年3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后,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灿贞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收益来源,但由于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零值现象的机率不断上升。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客观因素,并在阐述结构性存款收益风险特征之后,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从而在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 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