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5)
2023(7210)
2022(6463)
2021(6177)
2020(5706)
2019(13565)
2018(13734)
2017(28426)
2016(15536)
2015(17969)
2014(18440)
2013(18743)
2012(17826)
2011(16110)
2010(16415)
2009(15996)
2008(16411)
2007(15039)
2006(13318)
2005(12248)
作者
(46518)
(38854)
(38452)
(37150)
(24437)
(18461)
(17999)
(15080)
(14562)
(14088)
(13069)
(12943)
(12415)
(12206)
(12149)
(12062)
(11973)
(11421)
(11248)
(11226)
(9802)
(9703)
(9563)
(8854)
(8832)
(8790)
(8790)
(8655)
(7918)
(7742)
学科
(65120)
经济(65056)
(43472)
管理(43180)
(35014)
企业(35014)
方法(33616)
数学(30137)
数学方法(29941)
(21160)
银行(21015)
(20568)
(19597)
(19113)
中国(18836)
(17364)
(14622)
贸易(14610)
(14565)
金融(14563)
(14219)
(12447)
制度(12436)
(12384)
业经(12279)
(12085)
财务(12067)
财务管理(12030)
企业财务(11388)
地方(11186)
机构
大学(231702)
学院(228635)
(97720)
经济(95540)
管理(87896)
研究(75543)
理学(74346)
理学院(73516)
管理学(72410)
管理学院(71987)
中国(68190)
(49428)
(49362)
科学(44507)
(41405)
(39573)
财经(38760)
中心(36880)
(35764)
研究所(35363)
(34925)
业大(32972)
农业(32920)
北京(31856)
经济学(30678)
(29305)
(28839)
财经大学(28747)
(28217)
师范(27946)
基金
项目(138134)
科学(107166)
研究(100384)
基金(100114)
(86360)
国家(85663)
科学基金(72106)
社会(62818)
社会科(59551)
社会科学(59529)
基金项目(53186)
(52876)
教育(46807)
自然(46406)
自然科(45288)
自然科学(45273)
(45085)
自然科学基金(44487)
资助(42808)
编号(41644)
成果(34988)
(32078)
重点(30980)
(29162)
课题(28163)
(28088)
教育部(27471)
科研(26878)
人文(26543)
创新(26314)
期刊
(107060)
经济(107060)
研究(73232)
中国(43513)
(41372)
金融(41372)
(39670)
(36782)
学报(34690)
科学(31326)
管理(30763)
大学(25902)
学学(24346)
农业(22050)
教育(20367)
财经(19864)
技术(18230)
业经(17151)
经济研究(17086)
(16818)
问题(15233)
理论(14157)
(13744)
实践(12889)
(12889)
技术经济(12066)
国际(11926)
商业(11741)
(11671)
统计(11562)
共检索到358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宪  代军勋  
委托—代理关系的效果主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实现。这种机制对处在银行授信工作前沿的银行基层行长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个贷款呆滞案例的研究,分析了基层行长作为代理人在这一呆滞贷款形成中的作用和行为动机,发现在我国基层银行中,尽量掩盖和推迟揭示信用风险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中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对基层行长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一是激励约束不对称,二是缺乏对风险揭示的激励,三是任期不确定。文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宪  代军勋  于敏  
委托-代理关系的效果主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实现。本案例研究了一笔有信用担保公司介入的银行授信从正常走向呆滞的过程。通过对这个目前在国内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的研究,分析了信用风险形成的过程和原因,挖掘了银行、担保公司分别在这一呆滞贷款形成中的作用和行为动机,发现在我国基层银行中,尽量掩盖和推迟揭示信用风险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找出了其中隐藏的导致信贷信用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宪  
从实际效果来看,自从我国在1999年对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剥离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遏制,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又达到了2万亿元。这里面的因素很多,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为此,本文运用博奕理论,对当前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认为现存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媛华  
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对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方式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基金委托代理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熊  钮元新  张维  武栋才  
由于旧体制遗留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有着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模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程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管理者过于重视信贷风险,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宇平  
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是一项对委托者、银行和借款者都具有吸引力的业务。但三者的出发点、最终目标是存在差异的。要使该项业务顺利推进,可进行博弈分析,找到均衡点。本文通过对委托者与银行、银行与借款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了实现个人委托贷款的纳什均衡为"委托———受托"和"放款———借款并还款"。但实现纳什均衡会遇到委托者对银行的信任感、银行对借款者"诚信"判断的准确性等方面的障碍。因此,委托者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银行应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做好对借款者使用借款的合理性和归还借款的可能性分析;借款者应提高经营能力,加强"诚信"修养,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圣文  
处理企业呆滞贷款的几点构想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市分行副行长马圣文(一)银行对处理呆滞贷款应作出痛苦的选择历史遗留呆滞贷款的产生,有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也有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在解决呆滞贷款问题上,银行应摆脱传统思维方式,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志理  
近年来,委托贷款业务发展很快,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的特点,为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但也给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风险防范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法律、统计、会计的角度,对委托贷款的起源和现状进行梳理,对规范委托贷款管理提出了意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蓉  
本文剖析了集合委托贷款业务运作的一般模式及产品成功因素,探讨了集合委托贷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集合委托贷款业务管理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航  
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投资人、托管人和管理人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合作的关系 ,与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相比 ,其链条更长、关系更复杂。本文对此关系进行了分析 ,对投资人的地位进行了解剖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刚  
委托外部审计师对外资银行进行现场检查是许多国家监管当局在监管实务中的普遍做法,它通过独立的专业评估视角提升银行现场检查质量和水平。我国应在完善细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从机构选择、质量控制、检查范围等多个方面完善现有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松浩  王宝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张敏  吕阳  
我国即开型彩票发行中普遍存在着由承销商进行市场销售的委托—代理关系,受信息不对称影响,彩票发行机构与承销商之间便产生了委托—代理的道德风险。本文分别建立了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与承销商间一次博弈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与承销商间相互依存行为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为我国彩票发行中承销制度改革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