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5)
- 2023(7991)
- 2022(7036)
- 2021(6642)
- 2020(5925)
- 2019(13963)
- 2018(13993)
- 2017(29004)
- 2016(15724)
- 2015(18257)
- 2014(18493)
- 2013(18670)
- 2012(17820)
- 2011(16252)
- 2010(16475)
- 2009(15780)
- 2008(16131)
- 2007(15021)
- 2006(13278)
- 2005(12468)
- 学科
- 济(67515)
- 经济(67449)
- 业(39955)
- 管理(39860)
- 方法(34154)
- 数学(31150)
- 数学方法(30951)
- 企(30642)
- 企业(30642)
- 银(21597)
- 银行(21452)
- 制(20624)
- 行(20122)
- 中国(19718)
- 农(18228)
- 财(17551)
- 融(15779)
- 金融(15777)
- 贸(14887)
- 贸易(14877)
- 易(14469)
- 学(13553)
- 度(12596)
- 制度(12586)
- 业经(11970)
- 农业(11194)
- 地方(10925)
- 业务(10849)
- 务(10275)
- 财务(10257)
- 机构
- 大学(237888)
- 学院(234631)
- 济(102455)
- 经济(100252)
- 管理(87693)
- 研究(80992)
- 理学(73559)
- 理学院(72748)
- 管理学(71626)
- 管理学院(71187)
- 中国(71006)
- 财(51724)
- 京(50668)
- 科学(47487)
- 所(42658)
- 农(41812)
- 财经(40757)
- 中心(38476)
- 研究所(38169)
- 经(36871)
- 江(36718)
- 业大(33385)
- 农业(33339)
- 经济学(33138)
- 北京(32778)
- 财经大学(30374)
- 经济学院(30252)
- 州(29271)
- 范(28983)
- 师范(28687)
- 基金
- 项目(142842)
- 科学(111115)
- 基金(104225)
- 研究(103210)
- 家(90444)
- 国家(89756)
- 科学基金(75293)
- 社会(64630)
- 社会科(61276)
- 社会科学(61253)
- 基金项目(55019)
- 省(53824)
- 自然(48544)
- 教育(47607)
- 自然科(47341)
- 自然科学(47325)
- 自然科学基金(46488)
- 划(46387)
- 资助(44424)
- 编号(42684)
- 成果(35794)
- 部(33193)
- 重点(32385)
- 发(30497)
- 课题(28823)
- 创(28689)
- 教育部(28257)
- 科研(27979)
- 大学(27137)
- 性(27106)
- 期刊
- 济(113102)
- 经济(113102)
- 研究(75986)
- 中国(44775)
- 融(40282)
- 金融(40282)
- 财(39436)
- 农(36892)
- 学报(35845)
- 科学(32657)
- 管理(30423)
- 大学(26626)
- 学学(25183)
- 农业(22908)
- 财经(21389)
- 教育(19134)
- 经济研究(18660)
- 技术(18318)
- 经(18169)
- 业经(17662)
- 问题(16069)
- 理论(14559)
- 贸(14363)
- 实践(13094)
- 践(13094)
- 国际(12961)
- 业(12316)
- 技术经济(12247)
- 商业(12089)
- 统计(11876)
共检索到367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军 周彤
利用ARMA—GARCH族模型对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折借利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存在尖峰厚尾特征,非正态分布更适合描述隔夜拆借利差的厚尾特征;(2)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差存在着波动的集聚性;(3)同业拆借利差波动存在着杠杆效应或不对称性,非预期的正的利差抖动引起的波动上升大于同幅度的非预期负的利差抖动引起的波动的上升,即利率上升引起的波动高于同幅度利率下降引起的波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卫光 张烨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率的决定因素会由政府或中央银行行政控制逐步转变为更多地由市场因素影响和决定,本文以我国已经实现市场化改革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选取 1999.1-2005.3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考察了市场化以后影响同业拆借利率的国内和国外因素, 进而分析了由于利率影响因素改变带来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同业拆借利率 市场化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冷琦琪 王学军
为了研究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运行规律及波动特征,文章选取2006年10月13日至2017年6月9日的7天Shibor的周数据,构建对数收益率rt序列进行研究。为了消除ARFIMA模型残差的ARCH效应及反映模型波动的非对称性,运用不同分布下的EGARCH模型进行拟合;计算不同分布下的VaR,并运用Kupiec和Christoffersen统计值来对VaR模型进行回验。结果显示,EGARCH-sged模型能比较准确地拟合rt序列的波动性和计量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娜 黄新飞 刘登
本文建立GARCH模型分析我国各种期限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波动性行为,结果发现GARCH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波动,其自身的波动与滞后期的波动呈平滑递减的趋势,不过波动性不强,主要在于我国对同业拆借市场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利率形成缺乏市场化的机制。应加快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步伐,建立完善的同业拆借市场体系。
关键词: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波动性 GARCH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宗怡 李玉海
本文使用矩阵法模型模拟我国银行同业风险头寸分布状况,估计了银行体系内的“传染”风险。结果表明:(1)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都与银行的类型和规模相关,国有银行的同业头寸占全部同业头寸的70%以上,但其同业资产占比有逐年下降趋势;(2)银行体系内风险传染的概率非常低,同时风险传染的概率及其导致的损失在逐年下降;(3)如果考虑银行预期和银行安全网对传染风险的降低作用,危机传染的风险甚至会降至零;(4)对“传染”风险的估计也存在低估的可能,同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传染”风险正在从银行同业之间向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尤其是证券公司之间扩散。
关键词:
同业拆借市场 “传染”风险 压力测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晨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的境外交易特征,考察了汇率波动对该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风险使银行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加大了银行同业拆借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文章就如何提高银行监管效率、降低银行系统性危机传染风险等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率风险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系统性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英
目前我国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 ,然而 ,银行资金通过各种各样渠道进入到股票市场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银行资金中的同业拆借市场资金变动与证券一级市场资金变动相关 ,而与二级市场及其指数之间的变动无关 ,这种结果取决于资金的流动性和金融监管当局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同业拆借 股票市场 互动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锁 齐中英
本文将H.E.Hurst提出的R/S分析法应用于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分析,测定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收益率的Hurst指数,得到了不同拆借期限利率序列的Hurst指数,从而说明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是具有反持续性的序列。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变化不是一个随机游走的过程,而是一个有偏的随机过程,利率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状态反持续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永亮 朱恩涛 薛锋
本文对我国2001年1月到2002年6月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说明,其间我国货币市场运行平稳,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变动几乎是引起利率波动的唯一因素,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同业拆借 利率市场化 利率决定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羽
全面总结基准利率运行的经验,不仅对SHIBOR发挥市场基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还为金融机构完善内控敲响了警钟,更对金融法制和监管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业拆借利率是银行间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直接反映,也是整体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的间接反映。历史经验表明,具备了权威的同业拆借利率,金融产品和工具才能进行科学定价,银行间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才得以进一步拓展。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伦敦银行间同业业务的增加,同业市场取代贴现市场成为银行业融资的主要市场。随着银行间市场的快速发展,LIBOR由伦敦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参考,逐步发展成为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向荣 杨彩丽 马彦平
从市场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实证分析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而且相互间存在协整关系,从市场内部可以判断市场是有效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债券回购市场同期限的利率具有正向的协整关系,两个市场的利率具有趋同性,从市场外部判断市场也是有效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有效性对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利率市场化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协整检验 市场有效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红 董耀武
本文选取多元GARCH方法,利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中四组加权平均月度利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90d数据序列,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均值回复现象显著,并具有随利率期限的增长均值回复速度加快的动态特征;90d数据序列异常可能是因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促使拆借主体的资金拆借变得"谨慎";另外,各期利率在外界冲击下存在显著的长期异方差效应,并且信息项对方差方程的影响弱于衰减项,这说明利率频繁而又剧烈地调整会引发风险,因此政府应保持货币市场的适度稳定。
关键词:
同业拆借利率 动态相关性 GARCH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马国校
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2002年11月11日至2006年3月30日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每日加权平均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基于GARCH模型的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风险测度VaR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t分布不适合描述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分布状况,GED分布能较好刻画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分布;(2)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杠杆效应不明确;(3)目前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风险较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中山 武军伟 甄红线
本文从均值—方差前沿收益角度出发考虑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以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八种不同期限的利率CHIBORs为样本,利用有限维完全市场收益前沿判断的Hilbert方法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以前的CHIBORs不适合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并且60天CHIBOR比隔夜CHIBOR在均值—方差意义上更有效,这从侧面表明了以前CHIBOR的缺陷。新推出的SHIBOR可能给市场基准利率重新带来希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岳 朱宪辰 晏鹰
本文利用1996年1月5日至2008年9月17日的我国银行间隔日同业拆借利率序列,通过GARCH模型对收益数据中的自相关和异方差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MLE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再利用所得参数分别计算了不同收益率分布假设下的不同置信水平的VaR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回测检验,比较了各种模型估计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历史波动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