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5)
2023(8917)
2022(7794)
2021(7625)
2020(6760)
2019(15689)
2018(16239)
2017(31461)
2016(17526)
2015(20426)
2014(20822)
2013(20570)
2012(18800)
2011(16580)
2010(17390)
2009(16440)
2008(17026)
2007(15877)
2006(14253)
2005(13119)
作者
(50711)
(41230)
(41064)
(39274)
(26580)
(19669)
(19219)
(16136)
(15707)
(15505)
(14156)
(13981)
(13386)
(13252)
(12837)
(12819)
(12343)
(12219)
(12158)
(11986)
(10474)
(10412)
(10052)
(9606)
(9523)
(9450)
(9424)
(9383)
(8459)
(8004)
学科
(63002)
经济(62938)
管理(58534)
(53746)
(46119)
企业(46119)
方法(34282)
数学(29722)
数学方法(29047)
(22503)
(22254)
银行(22109)
(21713)
(20568)
中国(20447)
(16157)
财务(16095)
财务管理(16045)
(15263)
企业财务(15154)
(14798)
金融(14796)
理论(13951)
业经(13344)
(13228)
制度(13214)
(11980)
贸易(11966)
(11855)
(11707)
机构
学院(245020)
大学(243410)
管理(96644)
(93299)
经济(90679)
理学(79092)
理学院(78274)
管理学(76495)
管理学院(76023)
研究(73066)
中国(70621)
(53845)
(53380)
科学(43434)
(40260)
财经(40146)
(37533)
中心(36826)
(36019)
北京(35156)
(35012)
(33542)
研究所(32878)
业大(31926)
财经大学(29730)
(29045)
师范(28760)
(27991)
经济学(27710)
农业(27511)
基金
项目(142385)
科学(109705)
研究(105936)
基金(100358)
(85581)
国家(84854)
科学基金(72957)
社会(62527)
社会科(59143)
社会科学(59121)
(56210)
基金项目(51465)
教育(51192)
自然(48210)
自然科(47085)
自然科学(47075)
(46891)
自然科学基金(46168)
编号(46135)
资助(45416)
成果(38811)
课题(31897)
重点(31686)
(31317)
(28738)
项目编号(28712)
(28186)
科研(27402)
(27401)
大学(27300)
期刊
(109335)
经济(109335)
研究(78672)
中国(55398)
(45140)
(40954)
金融(40954)
管理(40316)
学报(32511)
(30539)
科学(30188)
教育(29859)
技术(25794)
大学(25402)
学学(23503)
财经(19840)
农业(19092)
业经(17391)
(16808)
经济研究(16617)
统计(15677)
理论(14221)
财会(13965)
图书(13663)
问题(13651)
(13463)
技术经济(13382)
实践(13058)
(13058)
会计(12931)
共检索到398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建刚  张丽寒  刘波  屠海波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对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提供一种计量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的有效方法。本文指出了国外聚合信用风险模型频带划分方法的缺陷,对频带的划分做了创新性的设计,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确定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等参数的方法。同时采用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地级市分行公司贷款数据对文中提出的计量非预期损失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指出这一方法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可提高经济资本管理的效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艳   朱锦   赵晓斌   徐芬   刘茜   洪欢   胡岸明  
随着人民银行业务领域信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全面梳理人民银行现有业务系统和台账报表类数据,探讨了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数据采集范围以及异常检测算法在风险探侦审计模型中的运用;并结合2022年开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审计调查,以贷款台账利率为例,探索构建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风险探侦审计模型,通过无监督聚类分析,从样本中筛查出问题线索,为风险探侦方法在人民银行各业务领域的内部审计应用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朝旭  祝维亮  
一、我国银行内部管理现状(一)内部管理会计控制失灵我国银行内部管理会计控制和管理失灵主要表现在:(1)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理念不成熟。首先,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熟悉不完整、出现片面和不全的情况。不少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者将银行内部会计直接和内部审计划为等号,而没有注重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工作部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以及各个业务部门核查监理之前存在两道防线。其次,银行内部关于业务发展和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志清  
一、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框架(一)风险识别系统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对业务及管理流程风险的系统排查,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确定风险源、风险点及影响和危害程度,建立"风险库"。同时明确预警体系所涉及的监测变量、指标菜单和警戒线等内容,通过监测相关变量和指标,使用设定的警戒线和参考风险发生的概率来判定预警事件,预先制定防范或处置措施,确定控制目标和要求。根据人民银行的业务特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田娜  沈依祎  时培新  任子君  
本文探讨了在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内部审计如何有效助力商业银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通过对搭建“大数据”审计信息平台、实施“全流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等五项举措的阐述,对内部审计工作做出展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尚金峰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模型为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了工具,但也同时引致了模型风险。除少数银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评级法时都着力构建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型体系。不论是直接引入外部模型还是自我构建模型,都必然存在模型风险的问题,其模型风险主要产生于基础模型和构建过程两个方面。由于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阶段,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中的模型风险除了来源于基础模型、模型数据以外,模型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压力测试和极端值方法是避免模型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而风险文化的建设则是规避模型风险的根本所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彦  
一、商业银行现行内部资金管理的弊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内部资金往来主要包括调拨资金和联行汇差资金两方面。总、分行根据各自的资金状况,以中央银行公布的标准利率或同业市场利率为基础,分别制定辖内资金划转价格,即通常所说的调拨资金利率和辖内联行利率,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官少玲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我国商业银行要建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要实现资金营运“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统一,就必须遵守国际金融业的各种惯例和规则,采用国际上流行的各种新的技术设备和交易手段,完善内...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潘瑞荣  刘颖  
经济资本管理在当前商业银行中的广泛运用,为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本文结合当前内部审计面临的形势,分析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内部审计的可行性,建立以经济资本管理为主线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并探讨了模型的运用与进一步实施需要采取的措施,以期为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潘瑞荣  刘颖  
经济资本管理在当前商业银行中的广泛运用,为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本文结合当前内部审计面临的形势,分析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内部审计的可行性,建立以经济资本管理为主线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并探讨了模型的运用与进一步实施需要采取的措施,以期为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超豪  葛学健  
本文运用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对银行信贷风险作计量评估,详细介绍了模型的数学原理,指标和数据的前期处理,并建立了信用评级的判别函数。通过对估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分类精度的分析和讨论,可知两种模型对信用风险评估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精度。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应用程序以便于金融机构建立内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促进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同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在获得产品定价权利的同时,其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将迅速上升,对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的特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情况,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防范与化解利率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