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1)
- 2023(11094)
- 2022(9827)
- 2021(9379)
- 2020(7911)
- 2019(18684)
- 2018(18714)
- 2017(37252)
- 2016(19918)
- 2015(22711)
- 2014(22738)
- 2013(22815)
- 2012(20963)
- 2011(18949)
- 2010(18774)
- 2009(17449)
- 2008(17136)
- 2007(15082)
- 2006(13531)
- 2005(11951)
- 学科
- 济(77995)
- 经济(77911)
- 管理(58260)
- 业(55674)
- 企(46220)
- 企业(46220)
- 方法(38761)
- 数学(33992)
- 数学方法(33686)
- 中国(22502)
- 银(21755)
- 财(21621)
- 银行(21608)
- 制(20971)
- 行(20234)
- 农(20094)
- 业经(16761)
- 学(15910)
- 融(15454)
- 金融(15453)
- 贸(15095)
- 贸易(15084)
- 易(14683)
- 地方(14392)
- 务(14100)
- 财务(14037)
- 财务管理(14014)
- 企业财务(13343)
- 农业(13169)
- 和(12465)
- 机构
- 大学(288050)
- 学院(284620)
- 管理(116197)
- 济(114541)
- 经济(111956)
- 理学(100449)
- 理学院(99413)
- 管理学(97913)
- 管理学院(97412)
- 研究(91678)
- 中国(74832)
- 京(61477)
- 科学(55740)
- 财(55530)
- 所(45602)
- 财经(44920)
- 农(43802)
- 中心(42220)
- 研究所(41415)
- 业大(41340)
- 经(40774)
- 江(40136)
- 北京(39180)
- 范(36021)
- 师范(35727)
- 农业(34665)
- 经济学(34647)
- 财经大学(33758)
- 州(33728)
- 院(33028)
- 基金
- 项目(191353)
- 科学(149976)
- 研究(140759)
- 基金(139301)
- 家(120234)
- 国家(119257)
- 科学基金(102551)
- 社会(87815)
- 社会科(83273)
- 社会科学(83252)
- 基金项目(74860)
- 省(73668)
- 自然(67011)
- 自然科(65400)
- 自然科学(65387)
- 教育(64241)
- 自然科学基金(64200)
- 划(62055)
- 编号(58176)
- 资助(57874)
- 成果(47127)
- 部(42958)
- 重点(42126)
- 发(39820)
- 创(39477)
- 课题(38963)
- 教育部(36955)
- 创新(36771)
- 科研(36680)
- 项目编号(36368)
- 期刊
- 济(121989)
- 经济(121989)
- 研究(89224)
- 中国(49690)
- 学报(42975)
- 管理(41533)
- 财(40479)
- 科学(39791)
- 农(38900)
- 融(37083)
- 金融(37083)
- 大学(32337)
- 学学(30402)
- 教育(28443)
- 农业(26100)
- 技术(23014)
- 财经(21629)
- 业经(20121)
- 经济研究(19812)
- 经(18207)
- 理论(16774)
- 问题(16571)
- 实践(15532)
- 践(15532)
- 图书(15066)
- 技术经济(13836)
- 科技(13299)
- 现代(13252)
- 商业(13230)
- 贸(12723)
共检索到417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皓
本文在分析内部评级顺周期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银行内部评级顺周期效应的表现,指出:我国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存在着顺周期效应,有必要实施压力测试来削弱这一影响;监管当局应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削弱内部评级的顺周期影响,以稳定金融体系;货币当局应注意观察实施内部评级法后银行行为的变化,监测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要稳定金融体系,夯实资本基础是关键。
关键词:
内部评级法 顺周期效应 压力测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前 贺卓异
金融危机后,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开始反思传统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一致认为应当对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加强逆周期监管理论的实践与探索是各国银行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银行传统监管手段的内部评级法同样具有顺周期性。缓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可以通过扩大违约率计算的时间区间、开展压力测试和引入杠杆率指标等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青云
2007年金融危机促使巴塞尔委员会迅速启动了新一轮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本次改革中,杠杆率监管作为集"逆周期"和"宏观审慎"于一身的新型监管工具,引起了学术界、监管部门和银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杠杆与经济增长、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具有顺周期变动效应。因此,笔者建议将杠杆率指标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坚持和改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国华 潘英丽
本文基于我国110家商业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1)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具有顺周期效应。(2)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调整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在经济上升时期资本充足率的增加显著小于经济下降时期资本充足率的降低幅度;另一方面,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动的顺周期效应更为剧烈,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中小银行。(3)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调整的动因主要源自监管资本的亲周期性,而风险加权资产的亲周期特征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特征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依据。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顺周期性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俊伟
本文回顾了十年来我国银行监管政策的变化,并与G20相关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顺周期性,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监管周期性的变化方向。通过研究发现,2003年以来我国银行资本监管经历了两个阶段,监管力度呈不断加强的趋势。2003-2012年10年间,银行资本监管表现为逆周期性的年份为2003-2007年、2009-2010年,共计7年;表现为顺周期的年份为2008年、2011年以及2012年,共计3年。从周期性的发布来看,经济上升时期银行资本监管能够很好地保持逆周期性,如2003-2007年以及2010年;但在经济下行时期,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较强。此外,随着我国银行监管的强化,加上未来经济增速预期放缓...
关键词:
银行业 资本监管 顺周期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爱玲 韩文静 于瑶
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1978年至2010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经营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的深层次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并结合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及最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提出弱化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模式、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顺周期经营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孝卿 张健
商业银行绩效一直以来是衡量发展中国家以间接融资主导型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从银行产业层面研究商业周期波动对大中型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关系,运用2007~2013年间12家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滞后的GDP增长率对银行资产报酬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商业周期变化对银行绩效产生的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大中型银行绩效具有较弱的顺周期变动效应,显著程度远低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同时,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绩效影响较为显著,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仍处于以贷款为盈利增长引擎的发展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加速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商业银行及时关注商业周期和风险资产变化,把握宏观经济传导机制并适时调整和优化银行...
关键词:
商业周期 商业银行 经济绩效 顺周期效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敏锋
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成为巴塞尔协议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采用37家商业银行2004—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行为,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样存在顺周期行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其顺周期行为的性质;我国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在经济下行期对资产充足率的调整,即其顺周期行为在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存在非对称效应。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庆寰 牛玮璐
文章选取1999年~2012年宏观月度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顺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具有顺周期性,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主动调整杠杆率,以实现一定风险水平下的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上行周期,决定杠杆率的主要因素是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等宏观因素;在经济下行周期,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流动比率来降低杠杆率,达到监管要求。
关键词:
杠杆率 顺周期性 经济周期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刘宁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业发展和监管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首先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和银行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理论做了简单评述,重点分析了银行顺周期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逆周期监管工具运用的基本原理、存在的缺陷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银行顺周期性 逆周期监管 形成机理 工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明
本文从文献综述、理论探索、实证分析等方面研究了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的顺周期关系,指出银行信贷过度介入股市和房市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下跌的主要动因;反之,保持均衡的银行信贷增长率,则能够有效平抑资产价格波动。文章提出反周期信贷政策框架建议,尤其强调了信贷总量规模、均衡信贷增长率、选择性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等措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菊 汪长春
对顺周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把握金融运行的规律,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监管顺周期性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进一步研究,探讨缓释顺周期性的主要解决方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章向东 姚斌
本文在对同业业务发展及其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同业业务的顺周期性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测算弹性系数表明,同业负债对名义GDP的弹性系数大于广义信贷;通过HP滤波方法发现,"同业负债/GDP"偏离度要明显大于"广义信贷/GDP"等指标,即"同业负债"顺周期性表征功能更强,在宏观审慎管理实践中,可视为有效的补充监测指标。为规范发展同业业务,要尽力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负债结构,同时控制部分类型业务的规模;创新宏观审慎指标和工具,加强监测分析和流动性风险管控;利用部际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和信息共享制度建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顺周期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项后军 陈简豪 杨华
银行的高杠杆及其顺周期行为是一个与宏观经济波动以及银行自身多方面相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与流动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存在顺周期行为,但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存在差异。国有商业银行的杠杆顺周期行为并不十分明显,而较小规模的商业银行则强于平均水平。银行的贷款占比和存款占比对杠杆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表现为贷款占比的增加放大了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存款占比的提升则存在减缓的效果。银行杠杆与流动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即银行杠杆越高,其流动性水平越低。考虑到杠杆本身的顺周期...
关键词:
银行杠杆 顺周期 流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佟玲
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及其矫正问题备受政府部门和国际社会关注,文章基于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分离的全新视角,在剖析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具有强化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矫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