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7)
- 2023(4598)
- 2022(3990)
- 2021(3881)
- 2020(3617)
- 2019(8093)
- 2018(8040)
- 2017(17495)
- 2016(9057)
- 2015(10504)
- 2014(10585)
- 2013(10861)
- 2012(10210)
- 2011(9031)
- 2010(9273)
- 2009(9093)
- 2008(9378)
- 2007(8596)
- 2006(7927)
- 2005(7394)
- 学科
- 济(36944)
- 经济(36907)
- 业(31851)
- 管理(29332)
- 企(25361)
- 企业(25361)
- 方法(20081)
- 银(19902)
- 银行(19757)
- 数学(18514)
- 数学方法(18447)
- 行(18395)
- 制(17648)
- 中国(14794)
- 财(13537)
- 融(12821)
- 金融(12821)
- 险(10978)
- 保险(10887)
- 度(10808)
- 制度(10807)
- 业务(10444)
- 务(9062)
- 财务(9058)
- 财务管理(9037)
- 银行制(8819)
- 农(8760)
- 企业财务(8607)
- 贸(7890)
- 贸易(7880)
- 机构
- 大学(134430)
- 学院(132025)
- 济(62175)
- 经济(60907)
- 管理(55221)
- 理学(45921)
- 理学院(45574)
- 管理学(45198)
- 管理学院(44950)
- 中国(43611)
- 研究(38631)
- 财(36410)
- 财经(28021)
- 京(27829)
- 经(25366)
- 银(23060)
- 银行(22024)
- 财经大学(21116)
- 行(20397)
- 经济学(20368)
- 江(19524)
- 中心(19513)
- 融(19350)
- 金融(19041)
- 经济学院(18639)
- 所(18489)
- 北京(18364)
- 科学(18159)
- 州(16321)
- 研究所(15985)
- 基金
- 项目(74541)
- 科学(59480)
- 基金(56777)
- 研究(56725)
- 家(46745)
- 国家(46386)
- 科学基金(40857)
- 社会(38519)
- 社会科(36537)
- 社会科学(36530)
- 基金项目(29816)
- 省(26657)
- 教育(26182)
- 资助(24832)
- 自然(24789)
- 自然科(24203)
- 自然科学(24197)
- 自然科学基金(23830)
- 编号(22825)
- 划(22453)
- 成果(19204)
- 部(18586)
- 教育部(16883)
- 人文(16447)
- 国家社会(15927)
- 性(15803)
- 重点(15784)
- 创(15413)
- 制(15366)
- 社科(15042)
共检索到214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洪 胡金
以我国银行业81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采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银行业缓冲资本、风险与绩效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缓冲资本、风险与绩效三者呈正相关关系,即银行缓冲资本水平越高,其风险相应增加,同时也伴随绩效的提升。此外还考虑了监管压力与行业集中度对银行缓冲资本、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水平低于最低资本监管要求的银行倾向于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来保持资本水平,高于资本监管要求的银行则通过投资高风险资产以获取超额收益,进而补充资本水平;行业集中度越高,银行缓冲资本与风险相应随之提高。
关键词:
缓冲资本 银行风险 银行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洪 胡金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诸多不足,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对银行资本相关问题的关注,其中对银行资本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的探讨尤为突出。以中国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从银行收入多元化视角分析银行缓冲资本与风险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缓冲资本与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水平较低的银行具有较高水平的缓冲资本,银行收入多元化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并有助于积累缓冲资本。研究成果为中国上市银行的稳健经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缓冲资本 资本变化 风险变化 收入多元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琪
影子银行应该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中国一些国际权威机构都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给了一个界定。但是我们想谈的不是影子银行,我们想谈的是影子银行当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引用对影子银行的一个规范定义,那就是国务院107号文的定义。国务院107号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给了三个部分的界定。第一块,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第二块,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楠 陈暮紫 陈敏
本文通过趋势外推法、VAR方法、ARIMA模型对信贷余额/GDP进行了估计,并预测信贷余额/GDP及其与长期趋势的偏离度等相关经济指标,基于预测结果外推12个月后的逆周期资本数额。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不仅对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的长期设置估计精度较高,且可以对2011年出现的逆周期资本由增加到释放的拐点给出前瞻性判断。该方法可为银行信贷投放和管理、监管机构逆周期资本操作提供借鉴。信贷余额/GDP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大小,可以作为中国逆周期资本计提的主要参考指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忠生 赵泫珠
基于《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依据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信贷余额/GDP"指标,计算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和数量,检验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对中国银行业的有效性。针对模型与中国国情不符问题,宜将信贷/GOP指标与相关经济指标配合使用,将系统风险变动作为衡量标准,同时注意与宏观政策的配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成颂 郭开春
本文选取我国5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5-2014年度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随机效应回归,研究资本缓冲与银行风险及绩效之间的关系效应,并分析异质性产权结构对资本缓冲与银行风险和绩效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而言,我国城商行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和绩效分别有着抑制和激励作用,且分别为"U"型与倒"U"型影响,同时最优值点基本一致;国有产权性质削弱了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和绩效的抑制和激励作用,而存在境外投资者持股则能够促进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的缓释和对银行绩效的激励作用,但后者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逆周期性的资本缓冲监管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治理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启跃 曾刚
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新监管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行为调整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1998-2012年全球350家商业银行的经验数据,采用系统GMM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资本缓冲与银行资产配置行为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缓冲与银行信贷行为呈现负相关关系,与证券投资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高资本缓冲、高资本质量(核心资本比例较高)的银行资本缓冲与信贷行为(证券投资)的负(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本研究说明巴塞尔Ⅲ的实施将减弱银行信贷投放能力、迫使银行将资产更多地配置在证券投资领域。监管当局在实施巴塞尔Ⅲ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其对实体经济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卫东 孙广绪
本文使用国内14家上市银行2002-2012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单步系统GMM估计法,研究了经济周期和监管变化对银行资本缓冲、风险和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呈现正相关关系。资本监管的变化使得银行资本缓冲呈现出更强的逆周期性;(2)我国银行风险的周期效应不明显,监管变化显著影响银行风险;(3)我国银行绩效的周期效应不明显,资本监管的变化对绩效影响不显著;(4)资本缓冲会显著增加银行的绩效,而其对银行风险影响不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晔 高斯
利用上市银行2002—2013年的季度数据,考察资本缓冲调整、宏观经济波动与资产价值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顺周期性并不显著,但是其风险变动却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极为敏感;同时,资本缓冲的调整与上市银行的风险变动具有相关性,在宏观经济变动时,银行会因自身表内资产组合风险的变化而连续调整其资本缓冲。此外,上市银行表内资产的多元化程度较低,收入变动与风险波动的相关性较显著,所以,收入多元化依然是银行减少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驱动因素之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晔 高斯
利用上市银行2002—2013年的季度数据,考察资本缓冲调整、宏观经济波动与资产价值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顺周期性并不显著,但是其风险变动却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极为敏感;同时,资本缓冲的调整与上市银行的风险变动具有相关性,在宏观经济变动时,银行会因自身表内资产组合风险的变化而连续调整其资本缓冲。此外,上市银行表内资产的多元化程度较低,收入变动与风险波动的相关性较显著,所以,收入多元化依然是银行减少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驱动因素之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琪 党宇峰
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学者们对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及其经济效应的争论,银行计提资本缓冲会通过影响其信贷供给对实体经济产生溢出效应,因而研究其周期性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我国8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的周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缓冲整体上不具有周期性。但是,不同类型银行的资本缓冲却表现出差异化的周期性特征,特别是大型银行的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其通过对信贷供给过度波动的约束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的这些结论可为监管部门的资本监管改革提供经验支持,同时为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资本缓冲 经济周期 银行信贷 周期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宫鹏浩 江俊蓉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4~2013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宏观因素以及银行微观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缓冲对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对于两种不同风险代理变量不良贷款率(npl)和风险加权资产占比(rwa),经济周期均会弱化资本缓冲对风险承担行为的正向影响,而监管环境与资本缓冲的交叉项对npl产生显著正影响,对rwa则相反;从银行异质性视角,流动性与资本缓冲的交叉项对风险项均产生显著负影响,而绩效水平与资本缓冲交叉项的系数在npl下显著为正,在rwa下显著为负,银行规模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海洪 李刚 胡金
本文基于中国52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GMM)研究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缓冲资本调节与资产风险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中国银行业缓冲资本调节与资产风险变化总体上互为正相关关系,对于缓冲资本水平低于4%的银行,两者之间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对于缓冲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风险资产,以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对于缓冲资本低于4%的银行,其缓冲资本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建议资本监督部门以4%缓冲资本水平为参考,对中国银行业的缓冲资本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唐安宝 解鹏 李星敏 何凌云
对宏观经济波动下中国银行业资本缓冲与信贷风险周期性行为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进而利用2004~2012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对该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正相关;(2)在经济上行期和经济下行期,经济周期均对资本缓冲有正向影响,而经济周期对信贷风险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在经济上行期为正向影响,在经济下行期为负向影响;(3)银行资本金与经济周期正相关,加权风险资产与经济周期负相关,这种变动特征强化了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
关键词:
资本缓冲 信贷风险 经济周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卫东 王祥
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2至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单步系统GMM估计,对上市银行经济周期和收入多元化对资本缓冲和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资本缓冲 经济周期 风险 收入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