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1)
- 2023(6606)
- 2022(5768)
- 2021(5690)
- 2020(4745)
- 2019(11397)
- 2018(11697)
- 2017(23639)
- 2016(12645)
- 2015(14372)
- 2014(14701)
- 2013(14527)
- 2012(13675)
- 2011(12630)
- 2010(13111)
- 2009(12587)
- 2008(12948)
- 2007(11872)
- 2006(11262)
- 2005(10710)
- 学科
- 济(51064)
- 经济(51005)
- 管理(36854)
- 业(36827)
- 企(31297)
- 企业(31297)
- 制(22090)
- 银(20396)
- 银行(20251)
- 方法(19869)
- 行(18982)
- 中国(17941)
- 数学(17217)
- 数学方法(17042)
- 财(15190)
- 农(14479)
- 融(13343)
- 金融(13343)
- 度(12621)
- 制度(12619)
- 策(12599)
- 业经(11943)
- 贸(11941)
- 贸易(11929)
- 体(11786)
- 易(11721)
- 体制(10278)
- 业务(10266)
- 地方(9763)
- 税(9537)
- 机构
- 学院(180891)
- 大学(180866)
- 济(83966)
- 经济(82131)
- 管理(70302)
- 研究(63774)
- 中国(57809)
- 理学(57773)
- 理学院(57219)
- 管理学(56694)
- 管理学院(56292)
- 财(45585)
- 京(38902)
- 财经(33724)
- 科学(31915)
- 所(31745)
- 经(30439)
- 江(29775)
- 中心(29055)
- 研究所(27670)
- 银(26360)
- 北京(25908)
- 经济学(25649)
- 银行(25320)
- 财经大学(24772)
- 州(23818)
- 行(23569)
- 农(23521)
- 经济学院(23078)
- 范(22817)
- 基金
- 项目(99756)
- 研究(80614)
- 科学(78674)
- 基金(71397)
- 家(59134)
- 国家(58610)
- 社会(50668)
- 科学基金(50178)
- 社会科(48156)
- 社会科学(48148)
- 教育(37736)
- 省(37175)
- 基金项目(35955)
- 编号(34388)
- 划(31368)
- 资助(31006)
- 成果(30805)
- 自然(29171)
- 自然科(28411)
- 自然科学(28403)
- 自然科学基金(27914)
- 课题(24587)
- 部(23913)
- 发(22380)
- 性(22225)
- 重点(22102)
- 教育部(21240)
- 项目编号(21226)
- 制(20690)
- 创(20498)
共检索到310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田华臣 张宗成
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外资银行进入后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改革思路后认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和公司治理,两者紧密相连,产权改革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公司治理,私有化和引入外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改革方式之一,理论上不存在何者更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国有独资所有权结构为多元投资结构,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不改变所有权性质的多个国有投资主体的单一所有制和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外资参股的多元所有制。鉴于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特点,外资参股并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引进外资银行的正确策略是:独资优于合作,合作优于合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本文指出,从监管保护程度和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看,当前我国金融名义开放与事实开放存在一定距离。在开放形势下,中央银行、监管当局及中外资银行之间有不同的出发点。中资银行的竞争策略应是加强风险管理和自主性产品创新,打通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不应轻易放弃网络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笑非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外资银行将全面介入国内金融业务,这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对外资银行的引进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对外资银行应采取国民待遇、对等互惠待遇和有限保护主义相结合的策略,以使外资银行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金融监管 人民币业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同裕 陈元富
国内银行引进外资是当前中国金融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深入分析了政府与银行在引进外资方面的真实目标函数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本文认为,要顺利实现引资目标,政府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和银行业自身都必须以务实开放的态度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金融改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桂琴
本文以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为分析工具,力图解析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稳步进入、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迅速壮大、直接融资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等诸多市场主体的竞争挑战。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从发挥在国家金融运营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并进而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战略要求出发,实施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扩大风险管理范围、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掌控能力是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选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陈立文
随着2007年W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将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安全问题。为此,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宏微观效应进行评估,并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外资进入的替代效应与进入后的监管信息约束效应。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下,为避免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过度损害,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进入效应 银行业 信息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玮
文章采用Panzar-Rosse模型测度了1985年至2008年间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类型在样本期内由寡头竞争型转变为垄断竞争型,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市场竞争程度相应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内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外资银行进入初期并没有显著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而是在进入程度达到某一阶段之后才起到刺激竞争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梅 孙英隽
自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发展势头强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上海变成了中外资银行竞争的主战场。这里从业务、客户、服务、创新等方面,分析上海的中外资银行各自的竞争优势及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指出中资银行应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合作,不断提升竞争能力,能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怀德
本文提出了去。何引进外资银行的理论思考,首先,概述了外资银行引进的特点与作用,分析了外资银行引进后对我国金融业可能引起的四大挑战:即资金实力、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服务工具的挑战,提出了引进外资银行的战略选择:即明确标准,加强对引进外资银行的审查,创造平等竞争条件,完善法规与信息预测手段等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怀德
1979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在北京开办了代表处,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金融机构之先河。随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等国一些著名银行也纷至沓来,在中国开办代理处。进入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提供了新的契机,仅1990年就有8家外资银行在上海开业。1992年6月,我国政府又将7个沿海开放城市辟为外资银行可以进入的领域。据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开放的14个城市中,已有30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谦
导入品牌战略管理、创新品牌营销手段、树立品牌核心价值和创建品牌企业文化,是国内银行业在入世后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特征。作者回顾了深圳银行业品牌竞争从法人品牌竞争到产品品牌竞争再到客户品牌竞争阶段的发展进程;同时,分析了深圳银行业中国有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三大竞争群体所实施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进而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将品牌策略纳入银行整体战略、建立专业的品牌管理部门、明确并全力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推行产品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协调的品牌体系和全面整合品牌的沟通和营销等六大品牌竞争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