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6)
- 2023(19410)
- 2022(16744)
- 2021(15615)
- 2020(13133)
- 2019(30220)
- 2018(30052)
- 2017(58025)
- 2016(31631)
- 2015(35519)
- 2014(35630)
- 2013(35473)
- 2012(33083)
- 2011(30071)
- 2010(30397)
- 2009(28497)
- 2008(28581)
- 2007(25946)
- 2006(23545)
- 2005(21769)
- 学科
- 济(129948)
- 经济(129774)
- 管理(96713)
- 业(93935)
- 企(77806)
- 企业(77806)
- 方法(54288)
- 数学(46469)
- 数学方法(45984)
- 中国(39193)
- 财(37834)
- 农(34852)
- 制(34268)
- 银(29970)
- 业经(29918)
- 银行(29822)
- 地方(28478)
- 行(28255)
- 学(26079)
- 融(25403)
- 金融(25398)
- 务(23821)
- 财务(23739)
- 财务管理(23686)
- 贸(23645)
- 贸易(23623)
- 农业(23258)
- 易(22917)
- 企业财务(22587)
- 体(20961)
- 机构
- 大学(458474)
- 学院(454664)
- 济(185289)
- 经济(181089)
- 管理(175966)
- 研究(157790)
- 理学(149202)
- 理学院(147528)
- 管理学(145122)
- 管理学院(144297)
- 中国(126793)
- 京(99592)
- 科学(94150)
- 财(93507)
- 所(80748)
- 农(75389)
- 财经(72374)
- 研究所(72272)
- 中心(71604)
- 江(70427)
- 经(65518)
- 业大(65307)
- 北京(64174)
- 农业(58961)
- 范(58740)
- 师范(58126)
- 州(57028)
- 院(56950)
- 经济学(55630)
- 财经大学(53706)
- 基金
- 项目(292366)
- 科学(229149)
- 研究(213977)
- 基金(211733)
- 家(184274)
- 国家(182717)
- 科学基金(155994)
- 社会(134502)
- 社会科(127455)
- 社会科学(127421)
- 省(113304)
- 基金项目(111249)
- 自然(101231)
- 自然科(98812)
- 自然科学(98787)
- 教育(98258)
- 自然科学基金(97038)
- 划(95790)
- 资助(88593)
- 编号(87271)
- 成果(72904)
- 重点(65542)
- 部(65006)
- 发(63969)
- 课题(60963)
- 创(60087)
- 创新(56180)
- 教育部(55763)
- 科研(55611)
- 制(54841)
- 期刊
- 济(214535)
- 经济(214535)
- 研究(146009)
- 中国(97724)
- 财(73031)
- 学报(71026)
- 农(69290)
- 管理(69035)
- 科学(65343)
- 融(57912)
- 金融(57912)
- 大学(54163)
- 教育(50986)
- 学学(50871)
- 农业(46272)
- 技术(38381)
- 财经(36562)
- 业经(34594)
- 经济研究(33530)
- 经(31118)
- 问题(27811)
- 业(24035)
- 理论(23273)
- 贸(22764)
- 图书(22536)
- 技术经济(21982)
- 现代(21047)
- 实践(20973)
- 践(20973)
- 国际(20684)
共检索到713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占硕
我国银行业通过股权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为的是分散股权以达到长远的银行治理结构改善和经营效率提高的目的。但我们的研究却发现: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而建立的分散模式的股权结构是不稳定的。当控制权租金大到可以补偿控股风险和股权交易成本时,战略投资者就有动机促使股权分散模式重新回归到股权集中模式,并导致银行控制权的转移和造成额外效率的损失,这也就是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风险。因此,如何降低控制权租金,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风险防范的关键。文章认为应该从银行经理收益目标函数的选择和市场微观基础建设两个方面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 控制权租金 股权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雷连鸣 占硕
如何降低控制权租金,特别在国有股的代表可能与经理合谋以最大限度获取控制权租金的情况下,成为国有企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防范的关键,应该从经理收益目标函数的选择和市场微观基础建设两个方面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 控制权租金 股权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宇 王玉涛
投资者保护和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往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同股权集中度呈负相关关系,但他们都无法避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而在本研究,我们利用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控制权转移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克服了内生性问题,并对投资者保护程度与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再检验。实证结果与LLSV(1998)截然相反。我们分析认为,这一结果与之前理论并不矛盾,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投资者保护和股权集中度也可能会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意味着,提高投资者保护程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是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确保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投资者保护 股权集中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占硕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推动国有银行改革,但我们在引入模型分析的结果却是:当国有银行的控制权租金大到可以补偿控股风险成本和股权交易成本时,引进外资与非国有两类股资后所形成的三方制衡体系是不稳定的,被打破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可能被新的股权集中模式所替代,而外资战略投资者更可能寻求获得银行的控制权,并造成银行价值额外的损失。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银行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消除国有银行特殊的垄断地位、降低国有银行的控制权租金。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 国有银行改革 控制权租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浩 陈瀚斌 雍红艳
运用2010-2019年A股公司数据,本文从事前和事后系统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控制权转移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事前来看,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可能性越小;从事后来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自救”能力,加剧股价下跌压力,增加其他股东减持公司股票的可能性等路径造成上市公司更容易被举牌、控制权更容易变更。国有产权性质和牛市周期会减弱上述经济后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舒绍敏
文章以"法与金融"理论中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计量原理为基础,以2003年~2007年间沪深两市中发生的151宗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从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角度考察了法律制度改进对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大小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显著的降低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程度。在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众多因素中,股权制衡机制能够有效抑制控股股东攫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孙健 邓路 卢闯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情绪会对证券的定价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控制权转移事件为对象,研究控制权转移事件中投资者是否存在过度乐观的情绪。通过对2000~2006年股权协议转让样本的研究,本文发现控制权转移事件首次宣告的累积超额收益(CAR)与并购市场动能正相关,同时自宣告日后180个交易日开始股价发生反转,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BHAR)与并购市场动能负相关。本文的结论表明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投资者确实存在过度乐观的情绪,并且投资者对于ST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事件的乐观程度要高于非ST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艳 李梦媛 李炜
本文以2014—2019年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全部A股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战略投资者参与水平对国有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战略投资者仅持股不能提升国企混改绩效,而参与高层治理,改善治理结构能够显著改善国有企业混改绩效;异质战略投资者在持股和委派董事方面对国企混改绩效均具有协同效应和制衡效应,且在委派董事层面的制衡更能促进国企混改绩效的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庆 马连福 高塬
股权质押使控股股东面临控制权转移风险,其有动机进行市值管理。本文以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是否存在调整广告投入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公司广告投入水平显著提高,说明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会通过策略性地增加广告投入进行信息管理,而非通过削减广告投入进行向上盈余管理,证实广告具有短期股票回报效应;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广告投入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说明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增加广告投入是出于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散户规模较大和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企业,广告更容易吸引投资者注意力,此时控股股东增加广告投入的动机更强,该行为短期内可以提振股价,但没有起到改善经营业绩的作用,且加剧了股价波动。本文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联系提供了证据,且对相关部门加强上市公司广告费用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卉
本文基于2004-2020年针对负面传闻的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澄清的详细性、技术性和合规性,提升了澄清公告信息质量,改善了公司的澄清信息披露行为。此发现在控制传闻类型,采取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模型或工具变量法之后仍然稳健。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即市场股价下行压力较大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时,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媒体关注等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改善作用的发挥;股权质押改善澄清信息披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进一步研究表明,澄清公告的信息质量对其市场反应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并且,股权质押背景下澄清公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还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结果说明,为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澄清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刘远亮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截至2007年末有外资持股的24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就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中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但要实现从资本结合到理念融合,再到效应凸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关键词:
面板数据 境外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柳木华
本文旨在调查会计舞弊发生和揭露过程中舞弊公司股票风险的变化趋势。我们发现控制权转移影响了舞弊公司股票风险的变化。在没有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情况下,舞弊公司股票风险从舞弊期到处罚期总体上呈长期上升趋势。我们还发现舞弊期的股票风险大小决定了其在处罚期的变化方向。
关键词:
会计舞弊 股票风险 变化 控制权转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松
目前关于外资参股对银行业控制权及金融安全影响的研究大多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缺乏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经验研究。鉴此,本文在分析外资参股后中国银行业控制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资机构获取中资银行控制权的途径及外资参股带来的金融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翔实的案例和数据分析,首次从实质性控制权的角度实证探讨了外资机构获取中资银行控制权的途径——在股权分散、股权变化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外资机构极易获得中资银行的实质性控制权。
关键词:
外资参股 实质性控制权 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珺 彭远怀 宋献中 周林子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金融常态,且这一趋势仍在上升。尽管股权质押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得金融贷款,但对控股股东而言还存在控制权转移的风险。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在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是否存在策略性的慈善捐赠行为,以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会显著增加,且上述结论存在较强稳健性。对捐赠动机的检验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慈善捐赠行为同时表现为拉抬股价和寻租动机:一方面,当股票市场的走势趋于熊市和公司股价更接近出质股权的平仓警戒线时,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慈善捐赠动机会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在非国有控股企业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时,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慈善捐赠动机会相对增强,说明在股权质押的情境下,控股股东会权衡不同市值管理行为的成本收益关系,慈善捐赠更多是其他行为受限时的策略性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揭示了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的策略性行为,对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理解企业慈善捐赠的行为动机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章卫平
由股权质押引起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相关的分析研究也不断增加,文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股权质押角度进行了民营企业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控制权转移 风险 股权质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