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8)
- 2023(12290)
- 2022(10832)
- 2021(10220)
- 2020(8625)
- 2019(20314)
- 2018(20180)
- 2017(40686)
- 2016(21576)
- 2015(24613)
- 2014(24751)
- 2013(24845)
- 2012(22925)
- 2011(20797)
- 2010(20689)
- 2009(19184)
- 2008(18974)
- 2007(16933)
- 2006(15140)
- 2005(13579)
- 学科
- 济(90592)
- 经济(90491)
- 管理(63636)
- 业(61486)
- 企(50668)
- 企业(50668)
- 方法(45796)
- 数学(40536)
- 数学方法(40213)
- 中国(25348)
- 财(23380)
- 银(23199)
- 银行(23052)
- 制(23026)
- 农(22953)
- 行(21680)
- 业经(18943)
- 贸(18217)
- 贸易(18202)
- 融(18041)
- 金融(18040)
- 易(17671)
- 学(17036)
- 地方(16551)
- 农业(14870)
- 务(14789)
- 财务(14730)
- 财务管理(14698)
- 企业财务(13978)
- 理论(13807)
- 机构
- 大学(318297)
- 学院(314320)
- 济(132054)
- 管理(129377)
- 经济(129278)
- 理学(111500)
- 理学院(110376)
- 管理学(108804)
- 管理学院(108235)
- 研究(101524)
- 中国(83544)
- 京(67761)
- 财(63606)
- 科学(59105)
- 财经(51457)
- 所(49993)
- 农(46812)
- 经(46799)
- 中心(46634)
- 江(45015)
- 研究所(44988)
- 业大(43925)
- 北京(43427)
- 经济学(40680)
- 范(39016)
- 师范(38712)
- 财经大学(38650)
- 州(37248)
- 经济学院(37040)
- 农业(36829)
- 基金
- 项目(208680)
- 科学(164421)
- 研究(154522)
- 基金(153110)
- 家(131439)
- 国家(130393)
- 科学基金(112869)
- 社会(97935)
- 社会科(92969)
- 社会科学(92945)
- 基金项目(81514)
- 省(79356)
- 自然(72940)
- 自然科(71204)
- 自然科学(71188)
- 教育(70559)
- 自然科学基金(69942)
- 划(66852)
- 资助(64440)
- 编号(63331)
- 成果(51186)
- 部(47474)
- 重点(45611)
- 发(43541)
- 创(43010)
- 课题(42360)
- 教育部(41287)
- 人文(40568)
- 创新(40034)
- 国家社会(39981)
- 期刊
- 济(141772)
- 经济(141772)
- 研究(99571)
- 中国(55506)
- 管理(47385)
- 财(46026)
- 学报(45250)
- 融(42602)
- 金融(42602)
- 科学(42463)
- 农(41080)
- 大学(34692)
- 学学(32637)
- 教育(30553)
- 农业(27285)
- 财经(25979)
- 技术(25822)
- 经济研究(22958)
- 业经(22820)
- 经(21953)
- 问题(19163)
- 理论(18713)
- 实践(17090)
- 践(17090)
- 技术经济(15912)
- 贸(15855)
- 图书(15471)
- 商业(15174)
- 现代(14663)
- 科技(13819)
共检索到467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本文运用1994-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银行存款的实际利息支出对其风险变化的反应,实证地检验了我国14家银行市场约束力的情况,估计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力非常微弱,大多数情形下银行的实际利息支出对其风险变化没有做出显著的反应,这种“反应迟钝”的现象在不同性质的银行间几乎没有差异,这与我们关于国家“隐性保险”几乎覆盖所有银行的发现是一致的。最后,我们指出了上述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并讨论了本文实证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宗怡
通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估计银行风险状况对存款增长率的影响,即考察某家银行的基本经营状况是否影响存款者的存款意愿, 从而确定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纪律约束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市场 纪律约束 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兵 叶亮
基于1998-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保险公司赔付或给付对保险公司风险变化的反应,实证检测了我国18家保险公司的市场约束力,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市场约束力并不强;不论是财险公司还是寿险公司,其赔付或者给付仅仅对净资产有着较为明显的反应;保单持有人更加关注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情况。
关键词:
保险业 市场约束力 赔付率 风险状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贵浦 曹郦胜 麻晔
本文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及其与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市场势力、银行规模、资产配置能力、产权结构、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为自变量,构建了三个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对市场势力与行业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市场势力与成本效率、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贵浦 曹郦胜 麻晔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及其与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市场势力、银行规模、资产配置能力、产权结构、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为自变量,构建了三个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对市场势力与行业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市场势力对成本效率、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市场势力 成本效率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俊龙 孔令昕 孔曙东
市场约束主要是通过银行的债权人或所有者对不稳健银行的逆向反应来起作用的 ,它可以有效地弥补官方监管的局限性 ,并能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将市场约束、官方监管与内部管理有机地结合 ,才能使监管效率达到极大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本文采用1994-2003年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在引入国家隐性保险虚拟变量后,通过估计银行存款增长率对其风险变化的反应的方式来测度市场约束,发现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非常微弱,国家隐性保险不仅保护了国有银行,也包括其他所有的银行。这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在于,必须尽快取消国家隐性保险,建立符合国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龙建
市场约束是维护银行业稳定的重要力量,新巴塞尔协议已经将其列为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约束作用,本文对我国的银行及其监管制度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银行业内在稳定机制的必要性,揭示了多种阻碍市场约束发挥作用的因素,提出了银行业体制改革中有效发挥市场约束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市场约束 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龙建
19世纪,苏格兰自由银行业虽然出现了个体银行倒闭,但没有爆发银行业整体危机,银行业通过"选择条款"等金融制度创新得以稳定和持续发展。这一案例研究着眼点在于,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环境中,交易各方如何通过市场力量和市场内生的契约安排来防止风险的过度积聚。研究显示,苏格兰自由银行体系存在和表现出内生的自我稳定机制,增强市场约束有利于控制银行过度冒险和实现稳健发展。
关键词:
自由银行 市场约束 选择条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敬学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我国银行业的X-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市场中“结构-行为-绩效”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均不成立;作者还进一步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对整体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银行内效应”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绩效变化的方向;但包括市场份额效应、交叉效应和进入效应在内的再配置效应也很重要,特别是行业绩效下降的时期,正的“再配置效应”改善了我国银行业经营的整体业绩,遏制了整体业绩的进一步下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谊 蒲勇健 陆玉
本文对官方监管机制对市场约束的影响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存在较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市场约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并对其相互配合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官方监管 市场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连军
本文利用中国120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度面板数据,分析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杠杆率对银行融资成本与信贷扩张的作用。研究发现,杠杆率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取决于银行调整的时间,长期内可防止银行规模扩张,而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提高银行杠杆率则显著降低下一期的融资成本,加速信贷扩张;施加杠杆率约束放大银行融资成本的顺周期性,弱化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效果;国有控股银行的融资成本与资产负债扩张速度都明显低于非国有银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伟 赵治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发现:2007~2012年我国银行业平均利润效率出现较大波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利润效率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银行的所有制形式、市场份额以及权益比率对银行利润效率存在显著正影响,贷存比与上市年数对银行利润效率存在显著负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自我改革和完善,不断提升利润效率水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伟 黄波
以国际上较流行的效率测度工具—数据包络方法为工具,利用由CCR模型衍变而来的VRS及NIRS效率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1997、1999、2001、2003年等四年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进行测算。根据所测得的效率数据,对有效结构假说和结构行为绩效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效率和市场集中度与银行绩效正相关,而市场份额则与绩效负相关。这表明,这两个假说都不适合中国银行业市场。同时,必须充分重视银行效率的提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凌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结构、行业规模以及市场整体收益率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利润率有着很强的解释能力,三个因素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解释能力超过98%。从影响的相对水平来看,集中度的影响要大于市场收益的影响,规模的影响与集中度、市场收益的影响相反。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尽管行业资产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的时间序列显示随着行业资产规模的增加,我国证券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投资银行业是规模不经济的。有关规模经济的横截面分析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的规模与其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着明显的关系,既没有显示出规模不经济,也没有显示出规模经济。
关键词:
投资银行业 市场结构 规模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