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4)
2023(13236)
2022(11728)
2021(10922)
2020(9268)
2019(21730)
2018(21627)
2017(43459)
2016(23039)
2015(26176)
2014(26329)
2013(26363)
2012(24417)
2011(22199)
2010(22105)
2009(20576)
2008(20438)
2007(18226)
2006(16328)
2005(14709)
作者
(68161)
(55945)
(55853)
(53018)
(35769)
(26819)
(25520)
(21911)
(21457)
(20144)
(19275)
(18858)
(17841)
(17678)
(17303)
(17232)
(16559)
(16431)
(16233)
(16008)
(13930)
(13667)
(13648)
(12635)
(12581)
(12498)
(12467)
(12299)
(11351)
(10955)
学科
(98239)
经济(98127)
管理(68036)
(65739)
(54346)
企业(54346)
方法(48811)
数学(42863)
数学方法(42528)
中国(27084)
(24853)
(24693)
(24277)
(23946)
银行(23799)
(22413)
业经(20613)
(19830)
贸易(19815)
(19186)
(19009)
金融(19008)
(18602)
地方(18272)
农业(16017)
(15435)
财务(15375)
财务管理(15341)
理论(15036)
(14815)
机构
大学(340705)
学院(336486)
(142342)
经济(139386)
管理(137380)
理学(118363)
理学院(117120)
管理学(115410)
管理学院(114809)
研究(111629)
中国(90479)
(72730)
(67679)
科学(64948)
(55601)
财经(54657)
(51400)
中心(50774)
研究所(50087)
(49701)
(48471)
业大(47412)
北京(46681)
经济学(43611)
(42266)
师范(41942)
财经大学(40963)
农业(40425)
(40262)
(40004)
基金
项目(222801)
科学(175778)
研究(164280)
基金(163555)
(140975)
国家(139860)
科学基金(120751)
社会(104574)
社会科(99241)
社会科学(99216)
基金项目(87112)
(84770)
自然(78108)
自然科(76256)
自然科学(76238)
教育(74926)
自然科学基金(74922)
(71460)
资助(68570)
编号(66761)
成果(54142)
(50649)
重点(49053)
(46635)
(45994)
课题(44991)
教育部(43882)
人文(43065)
创新(42825)
国家社会(42775)
期刊
(153971)
经济(153971)
研究(106492)
中国(60845)
管理(50943)
学报(49106)
(48971)
科学(46386)
(45030)
(44259)
金融(44259)
大学(37537)
学学(35306)
教育(32831)
农业(29962)
财经(27623)
技术(27552)
经济研究(25121)
业经(24574)
(23424)
问题(20562)
理论(19449)
实践(17701)
(17701)
(17568)
技术经济(17198)
商业(16407)
图书(16273)
现代(15652)
国际(15349)
共检索到503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贵浦  曹郦胜  麻晔  
本文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及其与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市场势力、银行规模、资产配置能力、产权结构、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为自变量,构建了三个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对市场势力与行业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市场势力与成本效率、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贵浦  曹郦胜  麻晔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及其与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市场势力、银行规模、资产配置能力、产权结构、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为自变量,构建了三个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对市场势力与行业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市场势力对成本效率、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伟  黄波  
以国际上较流行的效率测度工具—数据包络方法为工具,利用由CCR模型衍变而来的VRS及NIRS效率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1997、1999、2001、2003年等四年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进行测算。根据所测得的效率数据,对有效结构假说和结构行为绩效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效率和市场集中度与银行绩效正相关,而市场份额则与绩效负相关。这表明,这两个假说都不适合中国银行业市场。同时,必须充分重视银行效率的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琪  李占一  
中国银行业的高利润究竟来源于行政垄断保护下的市场势力溢价,还是应对未来金融开放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进行改革带来经营效率的提高,抑或是整体经济稳定增长的结果?通过对银行业系统市场势力和经营效率测度发现,银行业整体存在着较高的系统性市场势力溢价,且规模弹性小于1;银行业整体效率低下,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为负值;银行业的高利润主要来源于行政垄断造成的行业系统性市场势力,而非因改革带来的效率提高,GDP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银行业的高利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伟  赵治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发现:2007~2012年我国银行业平均利润效率出现较大波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利润效率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银行的所有制形式、市场份额以及权益比率对银行利润效率存在显著正影响,贷存比与上市年数对银行利润效率存在显著负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自我改革和完善,不断提升利润效率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明秀南  陈俊营  
基于NEIO方法构建了一个结合市场势力效应与规模效率效应的模型,利用2002—2011年间中国省际电信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从市场结构这一角度来分析电信业高速增长这一事实。研究发现,中国电信业存在较高的市场势力且市场势力效应占主导,表明电信业绩效较多地是通过市场势力获取的,即通过其行政垄断特权地位获得较高收入,2008年重组合并后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势力效应。同时电信业也呈现规模经济特征,但规模效率效应对行业绩效的影响却并不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本文运用1994-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银行存款的实际利息支出对其风险变化的反应,实证地检验了我国14家银行市场约束力的情况,估计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力非常微弱,大多数情形下银行的实际利息支出对其风险变化没有做出显著的反应,这种“反应迟钝”的现象在不同性质的银行间几乎没有差异,这与我们关于国家“隐性保险”几乎覆盖所有银行的发现是一致的。最后,我们指出了上述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并讨论了本文实证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黄叶苨  刘莉亚  
商业银行是中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向社会提供流动性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社会融资的效率。为弥补流动性创造研究在效率和中观层面的不足,文章采用中国商业银行2000-2015年微观数据,探讨了市场竞争、银行市场势力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市场竞争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中国银行业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2)银行市场势力过强是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银行市场势力越强,其流动性创造效率越低;(3)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势力的流动性创造效率系数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妍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技术效率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识别S C P范式和有效结构假设的理论模型;随后应用14家商业银行1999-2002年的平行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实证结果简要地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主要结论并加以评述;最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平  时萌  
随着外资银行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银行业相关面板数据变量、用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短期看,会对我国银行业部分效率指标有一定负相关影响,但部分效率指标也有呈正相关描述。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加快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王明倩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朱佳钰  
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资开放已近三年,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问题正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3家银行1998年至2007年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外生政策导致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仍呈现垄断特征并缺乏效率,外资进入未能改变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而外资进入带来的竞争效应造成我国银行成本费用率和经营风险有所上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等促进我国银行业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伟进  刘峥  
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已经由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度集中的市场类型;运用DEA方法测定了中国主要14家银行的经营效率;对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和绩效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而效率提高对改善绩效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汝卓  
文章通过非阿基米德无穷小(CCR)模型(典型非参数法数据包络分析),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了商业银行投入、产出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员工薪酬及经营成本对经营效率影响较大。为提高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必须改革金融制度,加强监管,完善金融机构内部公司治理,提高整体竞争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敬学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我国银行业的X-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市场中“结构-行为-绩效”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均不成立;作者还进一步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对整体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银行内效应”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绩效变化的方向;但包括市场份额效应、交叉效应和进入效应在内的再配置效应也很重要,特别是行业绩效下降的时期,正的“再配置效应”改善了我国银行业经营的整体业绩,遏制了整体业绩的进一步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