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16)
2023(19539)
2022(16845)
2021(15882)
2020(13607)
2019(31405)
2018(31384)
2017(60946)
2016(33118)
2015(37801)
2014(37825)
2013(37165)
2012(34502)
2011(30955)
2010(31179)
2009(29157)
2008(29146)
2007(26291)
2006(22983)
2005(20536)
作者
(96881)
(80394)
(80219)
(76428)
(51194)
(38718)
(36842)
(31668)
(30447)
(28809)
(27409)
(27069)
(25630)
(25554)
(25160)
(24926)
(24486)
(23956)
(23252)
(23123)
(20064)
(19874)
(19862)
(18420)
(18159)
(18116)
(17979)
(17932)
(16369)
(16081)
学科
(129202)
经济(129058)
管理(97357)
(94225)
(77554)
企业(77554)
方法(61161)
数学(53286)
数学方法(52607)
中国(37175)
(36284)
(35116)
(31677)
(29535)
银行(29388)
(28257)
业经(28157)
(27801)
地方(25376)
(24773)
贸易(24756)
(24627)
金融(24618)
(24040)
(23185)
财务(23093)
财务管理(23033)
农业(22911)
理论(22797)
技术(22491)
机构
大学(472779)
学院(471160)
(187242)
管理(184308)
经济(182984)
理学(157879)
理学院(156138)
研究(155518)
管理学(153285)
管理学院(152426)
中国(125337)
(100862)
科学(96497)
(90904)
(79464)
(78825)
中心(72737)
财经(71866)
研究所(71467)
(70930)
业大(70751)
(65046)
北京(63957)
农业(62502)
(60736)
师范(60103)
(57753)
经济学(56561)
(56319)
财经大学(53357)
基金
项目(313027)
科学(244525)
研究(227326)
基金(225550)
(196445)
国家(194817)
科学基金(166682)
社会(141489)
社会科(133931)
社会科学(133897)
(123057)
基金项目(119140)
自然(109078)
自然科(106520)
自然科学(106490)
教育(105346)
自然科学基金(104559)
(103417)
资助(94068)
编号(93643)
成果(76560)
重点(69787)
(68803)
(65881)
(65253)
课题(64698)
创新(61009)
科研(60162)
教育部(58741)
大学(58291)
期刊
(203310)
经济(203310)
研究(140954)
中国(92434)
学报(75991)
(71129)
(70666)
科学(68033)
管理(67093)
大学(57160)
(55200)
金融(55200)
学学(53816)
教育(51453)
农业(47289)
技术(41875)
财经(35245)
业经(33549)
经济研究(32481)
(30004)
问题(26783)
(24678)
理论(23835)
图书(23605)
技术经济(23264)
统计(22512)
(22349)
科技(22080)
实践(21727)
(21727)
共检索到704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琴  仝自力  
目前国内外对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分析方法缺乏系统性、预见性和前瞻性,模型设计中存在前提假设与现实不一致、数据和参数的选定误差风险等问题。建立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应该以系统性、配套性和更新优化等原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注重模型假设理论一致性、变量现实性和参数的可观测性等以降低模型风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涛  
本文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对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要求,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实际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级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长荣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 ,利率尚未市场化 ,存、贷款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 ,既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甄别、定价 ,提高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能力 ,从源头上降低不良资产的关键 ,也是监管当局进行风险性监管的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庆  田怀姝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新资本协议在经过一系列修订后,将于2 0 0 6年底在成员国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市场纪律,主要指信息披露。该协议吸收了巴塞尔协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的重要内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以2003年4月发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考察巴塞尔协议的演化动因和路径,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V·李莱达  王淼  
由于新资本协议中的技术和方法对银行造成一定的实施难度,发展中国家必须循序渐进、协调推进各项实施工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俊华  赵晓英  
内部评级体系是一个集各种方法、过程和控制的复杂体系,它包括了数据收集、支持评估信用风险的IT系统、内部风险评级的确定、违约和损失的量化过程。我国在构建内部评级体系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借款人评级和债项评级无数据跟踪;低风险评级级别少,风险可辨性差;评级方法偏定性等问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评级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评级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奕  
论文在回顾了巴塞尔协议的发展过程之后,介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应该向全面风险管理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永强  王凤芹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于2004年6月26日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这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必然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包括风险管理理念、内控机制、资本充足水平、信息披露、风险管理文化乃至风险管理技术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博  
历时6年修订于2004年6月获G10央行行长会议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最重要的竞争规则之一。借鉴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资本协议框架更多地强调银行要建立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尚处于构建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的起步之际,通过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内部评级制度的要求和内部评级方法的主要内容的介绍,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制度的缺陷,对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途径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以2003年4月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维强  唐蓉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伴随着新协议的出台和在主要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式实施,新协议将对我国继续完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国外业务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小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差距很大,新协议也将对中小银行带来较大影响,本文同时提出了中小银行的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  石静  
巴塞尔委员会的新资本协议将于2006年底在成员国开始实施,作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范本,其主要创新———内部评级法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国际银行界的高度关注,其最终实施必然对全球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认真探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面对新资本协议将采取的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