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9)
2023(11313)
2022(9202)
2021(8423)
2020(6856)
2019(15375)
2018(14814)
2017(29872)
2016(15627)
2015(17445)
2014(17353)
2013(17157)
2012(15819)
2011(14206)
2010(14564)
2009(14452)
2008(13788)
2007(12655)
2006(11613)
2005(10951)
作者
(43050)
(35671)
(35366)
(34268)
(22471)
(16839)
(16127)
(13607)
(13325)
(12813)
(12210)
(11792)
(11511)
(11256)
(11171)
(11099)
(10493)
(10392)
(10343)
(9978)
(9034)
(8705)
(8348)
(8223)
(8149)
(8106)
(7974)
(7841)
(7151)
(6869)
学科
(60873)
经济(60773)
管理(50291)
(47730)
(39789)
企业(39789)
(34774)
银行(34629)
(32997)
(31149)
金融(31146)
(27464)
中国(26477)
方法(24916)
(23303)
数学(22256)
数学方法(22121)
(17497)
业经(15643)
(15024)
制度(15019)
(14846)
(14667)
财务(14637)
财务管理(14603)
企业财务(13980)
体制(12838)
(12771)
贸易(12754)
(12550)
机构
学院(221710)
大学(220864)
(100716)
经济(98601)
管理(83375)
研究(71804)
中国(70138)
理学(69862)
理学院(69226)
管理学(68417)
管理学院(68006)
(56249)
(45277)
财经(43273)
(39133)
科学(36401)
中心(36011)
(34779)
(34553)
(34314)
经济学(33692)
银行(33453)
财经大学(32378)
(31248)
(30700)
经济学院(30678)
研究所(30241)
(29707)
金融(29156)
北京(29030)
基金
项目(135684)
科学(107792)
研究(105269)
基金(99824)
(84069)
国家(83343)
科学基金(72227)
社会(70048)
社会科(66749)
社会科学(66736)
(52036)
基金项目(51769)
教育(48005)
(43001)
编号(42583)
自然(42199)
自然科(41143)
自然科学(41136)
资助(40576)
自然科学基金(40425)
成果(35894)
(32726)
(31648)
重点(30503)
国家社会(29796)
课题(29717)
(29613)
(29380)
(28810)
教育部(28269)
期刊
(112321)
经济(112321)
研究(77403)
(54246)
金融(54246)
中国(46246)
(44756)
管理(32370)
(29063)
学报(27003)
科学(25904)
财经(22796)
大学(22280)
学学(21204)
教育(20290)
(19428)
经济研究(18852)
业经(17960)
技术(17129)
农业(16883)
问题(15210)
理论(13697)
(13525)
国际(12619)
实践(12231)
(12231)
现代(10489)
财会(10449)
商业(10408)
技术经济(10140)
共检索到359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黄燕君  郑小胡  
分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经实证研究得出:由于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产生了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扩大存贷利差、转嫁银行损失、冲击货币政策、影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金融抑制效应;可以通过发放国企与非国企合作投资项目贷款的方式来降低银行不良资产增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正芳,熊文芳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亦是困扰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银行业均加大了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力度,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债务重组是我国银行业近两年在吸取各国银行化解授信风险,处理不良资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探索出的一条效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德  
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使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我国已经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集中处置不良资产和商业银行进行资产保全等,但是不良贷款比率仍然偏高。今后可以采取多元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即再剥离一部分不良贷款由AMC按市场化方式处置,其余不良贷款由商业银行自主性处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完善AMC运行机制和扩大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自主权,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凤歧  于凤坤  
债转股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证券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处理不良资产,还主要依靠财政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分析表明,债权转基金将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可行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傅丽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这是国内外人所共知的事实。从国际大银行的情况来看,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为3.27%,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数据来源:The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刚  刘早霞  
屡有发生的金融不良资产是诱发金融危机、动摇金融稳定的重大隐患。本文从法律视角剖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滋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仁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是由于信贷资金财政化,政府的行政干预,国有企业不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监管效率的制约。在借鉴马来西亚国家成功处理不良资产的基础上,提出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实行银行重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处置不良资产的自动调节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适处理巨额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深化国企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硬化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有关各方面通力协作.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颖  王德静  
证券化已成为化解不良资产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已具备了基本条件。在具体操作中,信用升级、品种设计、二级市场建设是存在的重要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锋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处置与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保值增值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难题。对社保基金参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社保基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不仅可行而且必要,是实现双赢的措施,进而提出了社保基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具体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锡良  罗得志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全文立论的基点在于 :不良资产是在以银行垄断为起点的信用体系逆向演进过程中形成的 ,有深刻的制度性原因。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 ,文章指出我国银行不良债权的信用、金融层面的根源在于 :银行垄断下的信用抑制与风险转嫁 ;信贷交易的内部性上升。就银行业的发展而言 ,只有真正的多元化的、以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过程才能产生优化资源配置且优化风险配置的稳定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