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2)
2023(10347)
2022(8518)
2021(7831)
2020(6758)
2019(14785)
2018(14940)
2017(29114)
2016(15545)
2015(17376)
2014(16832)
2013(16947)
2012(15635)
2011(13710)
2010(14345)
2009(14146)
2008(14404)
2007(13398)
2006(12259)
2005(11530)
作者
(43277)
(36107)
(35896)
(33722)
(22929)
(16812)
(16229)
(13613)
(13412)
(13157)
(12009)
(11931)
(11726)
(11329)
(10979)
(10899)
(10627)
(10433)
(10402)
(10309)
(9077)
(8724)
(8635)
(8260)
(8169)
(8090)
(8028)
(7925)
(7108)
(6970)
学科
(82684)
(77259)
企业(77259)
(69115)
经济(69023)
管理(68130)
方法(27984)
业经(27778)
(25524)
(24011)
技术(20081)
中国(20038)
数学(19991)
数学方法(19839)
(19230)
财务(19218)
财务管理(19197)
(18420)
企业财务(18088)
农业(16794)
(14986)
(14300)
(13740)
技术管理(13657)
理论(13536)
(13410)
(13023)
银行(13013)
(12988)
贸易(12975)
机构
学院(228878)
大学(222203)
(101161)
经济(99275)
管理(96338)
理学(81096)
理学院(80447)
管理学(79680)
管理学院(79250)
研究(67529)
中国(58509)
(51477)
(46237)
财经(39516)
(37573)
科学(35829)
(35503)
(32856)
(32574)
中心(31960)
(29911)
经济学(29710)
北京(29635)
财经大学(28649)
商学(28438)
业大(28315)
研究所(28284)
商学院(28209)
经济学院(26856)
经济管理(25808)
基金
项目(134264)
科学(108356)
研究(104642)
基金(97660)
(81587)
国家(80763)
科学基金(72327)
社会(68868)
社会科(65418)
社会科学(65401)
(54676)
基金项目(51357)
教育(46725)
自然(43989)
(43101)
自然科(43041)
自然科学(43029)
自然科学基金(42374)
编号(42309)
资助(38667)
(35027)
成果(34015)
(33795)
创新(31555)
(29743)
(29741)
重点(29154)
课题(28894)
(28622)
国家社会(28030)
期刊
(123011)
经济(123011)
研究(73259)
中国(46976)
管理(44982)
(43791)
(31840)
(27009)
金融(27009)
科学(26188)
学报(24434)
业经(23402)
技术(23035)
教育(22526)
农业(21496)
财经(20381)
大学(20316)
经济研究(19002)
学学(18975)
(17685)
问题(16085)
技术经济(15221)
(14111)
(13723)
商业(13593)
现代(12707)
财会(12441)
经济管理(11877)
科技(11547)
会计(11261)
共检索到364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耸  刘绮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日趋加剧,我国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托的绿色营销模式是我国钢铁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然途径,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较淡薄,缺乏绿色营销理念及理论体系的支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大大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琨  庞凤娇  陈高敏  何闯  
本文从钢铁企业特点及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形式的视角出发,建立经济、创新、社会、生态4个测量维度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重要指标,通过乘法合成归一化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建立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从而提高评价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科学性。本文以上市钢铁企业2016-2018年的公开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主要表现为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而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影响较小;我国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性明显,大部分企业难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出质量,导致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较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枫  祝丽云  马栋栋  姜维  
目前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钢铁工业绿色转型问题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从铁前工序和铁后工序两阶段视角测算了2009—2013年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重点探讨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效率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钢铁企业整体的以及铁前和铁后工序阶段的绿色技术效率均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从生产流程的角度看,铁前工序阶段在效率挖掘方面潜力相对更大;从区域分布的角度看,东、中、西部地区钢铁企业的绿色技术效率依次递减。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资源循环利用率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峰  任仕佳  殷秀清  
加快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是推进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为研究视角,在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与扰动噪音对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测度模型构建过程影响的基础上,选取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内2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变迁趋势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PVAR模型对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绿色供应链效率之间的双向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研究表明,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在2008—2017年期间整体呈现出稳步提升的宏观态势,但是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空间格局分布上其具有典型的分异特征,其中高效率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中效率与低效率企业多位于中西部地区,而且西部地区整体效率变化态势不容乐观;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与技术创新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与产业集聚之间仅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系统GMM估计和脉冲响应检验中,产业集聚短期内对绿色供应链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长期看存在向抑制作用转变的威胁,同时虽然技术创新对绿色供应链效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滞后性会对其正向效应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富华  
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首钢,提出了我国钢铁工业要上新台阶。冶金部拟出的《冶金工业上新台阶基本意见》,大致规划是在92年达到7600万吨的基础上,“八五”未达到8000万吨,到本世末突破1亿吨大关。钢产量要增加2400万吨,投资要增加1200亿元。资金从哪里来,本人认为,全国钢铁工业上新台阶还在于推行股份制。一、推行股份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1.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行股份制企业试点,并把推行股份制作为转换经营机制的手段之一。我国股份制企业已达3200家。国家制定了关于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的一整套政策、法规,为冶金企业推行股份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已批准上海异型钢管厂,莱芜钢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雷小凤  陈共荣  
根据波特竞争理论对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我国钢铁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因素、需求因素和技术水平等,其中的技术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素,构建了绿色制造体系结构,提出了实施绿色制造体系结构是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小杰  
本文基于2009—2020年沪深两市钢铁上市企业绿色转型数据,研究技术变革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显著推动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即技术变革与绿色转型显著正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存在激励效应,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绿色转型显著正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增强技术变革与钢铁企业绿色转型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春英  
营销渠道的冲突和竞争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厂商营销管理上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钢铁企业营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博弈论模型证明只有经销商之间充分合作,并与钢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才能达到“共赢”,并为钢铁企业加强渠道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煦  王道平  王燕  
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绿色采购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提取了绿色供应商选择的指标,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最终构建出四维的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数据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军印  侯孟阳  
本文依据我国20家大中型上市钢铁企业1998~2013年各项技术创新指标的面板数据,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及马尔可夫链分析模型,对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布及发展演变态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单峰→双峰→单峰"的演变规律,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同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2不同钢铁企业Kernel密度分布状态与企业所在地区铁矿资源禀赋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高度关联性;3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低水平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喆  王宗军  肖仁桥  余宜珂  兰潇  
基于技术差距视角,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比较了2009—2018年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技术差距,并从"生产技术差距"和"企业管理水平"两个维度对各地区钢铁上市企业进行创新无效率分解,寻求效率损失的根源。研究表明:我国钢铁企业创新效率偏低,东、中、西部地区效率依次递减,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均不高。共同前沿下的创新效率值均小于群组前沿下的效率值,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技术差距主要为0.05~0.3,且近年来呈现缩减趋势。不同地区钢铁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的根源存在差异性。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是带来东部地区钢铁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中部和西部地区钢铁企业的效率提升则受制于生产技术差距和管理无效率的共同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涛  王铵  
本文提出我国钢铁企业要撤底摆脱高耗能、高污染、非生态的"阵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探索由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步向为顾客提供价值和增值服务为主的多种商业模式转变,通过从传统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型、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以及环境经营等方向进行创新,或可成为国内钢铁企业未来商业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道平  王煦  
AHP是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常用的有效方法,但是当供应商在某一指标上的得分趋同导致该指标的鉴别力降低时,用AHP确定的指标权重无法反映出这一变化。在确定钢铁企业绿色供应商选择指标权重时,针对AHP这一不足,用熵值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权重分配能更好地提高指标的鉴别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邢国均  
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且集中度不高,急须整合。欧美钢铁业也有过重组的历史,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