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9)
- 2023(15882)
- 2022(13581)
- 2021(12647)
- 2020(10700)
- 2019(24510)
- 2018(24527)
- 2017(47286)
- 2016(25634)
- 2015(28665)
- 2014(28587)
- 2013(28618)
- 2012(26190)
- 2011(23353)
- 2010(23530)
- 2009(22067)
- 2008(21977)
- 2007(19677)
- 2006(17592)
- 2005(15771)
- 学科
- 济(108190)
- 经济(108070)
- 业(99943)
- 管理(91167)
- 企(90225)
- 企业(90225)
- 方法(49368)
- 数学(39526)
- 数学方法(39109)
- 业经(33299)
- 财(32619)
- 农(32048)
- 中国(28470)
- 技术(24863)
- 务(23530)
- 财务(23459)
- 财务管理(23430)
- 制(22310)
- 农业(22291)
- 企业财务(22189)
- 理论(20112)
- 和(20026)
- 地方(19410)
- 学(19128)
- 贸(18944)
- 贸易(18930)
- 划(18775)
- 易(18427)
- 策(17897)
- 环境(17281)
- 机构
- 学院(372944)
- 大学(369656)
- 管理(154844)
- 济(151351)
- 经济(148134)
- 理学(133042)
- 理学院(131714)
- 管理学(129865)
- 管理学院(129182)
- 研究(117503)
- 中国(91058)
- 京(79278)
- 科学(71563)
- 财(71547)
- 农(58537)
- 所(58419)
- 财经(56806)
- 江(55480)
- 业大(54157)
- 中心(53356)
- 研究所(52661)
- 经(51453)
- 北京(50348)
- 范(45945)
- 农业(45841)
- 师范(45558)
- 州(44905)
- 经济学(44028)
- 院(42864)
- 财经大学(41860)
- 基金
- 项目(245415)
- 科学(193946)
- 研究(182751)
- 基金(177121)
- 家(152673)
- 国家(151339)
- 科学基金(131663)
- 社会(115036)
- 社会科(109086)
- 社会科学(109058)
- 省(97611)
- 基金项目(94412)
- 自然(84937)
- 自然科(82966)
- 自然科学(82945)
- 教育(82892)
- 自然科学基金(81496)
- 划(80289)
- 编号(75022)
- 资助(72285)
- 成果(59673)
- 创(55075)
- 重点(54099)
- 部(53849)
- 发(52552)
- 课题(51086)
- 创新(50664)
- 业(47040)
- 项目编号(46670)
- 国家社会(46610)
- 期刊
- 济(170756)
- 经济(170756)
- 研究(110476)
- 中国(70156)
- 管理(62391)
- 财(56778)
- 农(53404)
- 学报(52726)
- 科学(50700)
- 大学(40561)
- 教育(39823)
- 学学(38224)
- 农业(37515)
- 技术(36562)
- 融(32253)
- 金融(32253)
- 业经(30279)
- 财经(27827)
- 经济研究(26206)
- 经(23821)
- 问题(22289)
- 业(22208)
- 技术经济(21961)
- 科技(19774)
- 现代(18600)
- 理论(18449)
- 商业(18064)
- 图书(17617)
- 实践(16674)
- 践(16674)
共检索到552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琨 庞凤娇 陈高敏 何闯
本文从钢铁企业特点及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形式的视角出发,建立经济、创新、社会、生态4个测量维度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重要指标,通过乘法合成归一化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建立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从而提高评价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科学性。本文以上市钢铁企业2016-2018年的公开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主要表现为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而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影响较小;我国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性明显,大部分企业难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出质量,导致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较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枫 祝丽云 马栋栋 姜维
目前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钢铁工业绿色转型问题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从铁前工序和铁后工序两阶段视角测算了2009—2013年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重点探讨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效率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钢铁企业整体的以及铁前和铁后工序阶段的绿色技术效率均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从生产流程的角度看,铁前工序阶段在效率挖掘方面潜力相对更大;从区域分布的角度看,东、中、西部地区钢铁企业的绿色技术效率依次递减。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资源循环利用率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耸 刘绮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日趋加剧,我国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托的绿色营销模式是我国钢铁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然途径,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较淡薄,缺乏绿色营销理念及理论体系的支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大大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循环经济 绿色营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峰 任仕佳 殷秀清
加快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是推进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为研究视角,在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与扰动噪音对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测度模型构建过程影响的基础上,选取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内2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变迁趋势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PVAR模型对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绿色供应链效率之间的双向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研究表明,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在2008—2017年期间整体呈现出稳步提升的宏观态势,但是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空间格局分布上其具有典型的分异特征,其中高效率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中效率与低效率企业多位于中西部地区,而且西部地区整体效率变化态势不容乐观;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与技术创新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与产业集聚之间仅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系统GMM估计和脉冲响应检验中,产业集聚短期内对绿色供应链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长期看存在向抑制作用转变的威胁,同时虽然技术创新对绿色供应链效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滞后性会对其正向效应产生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军印 侯孟阳
本文依据我国20家大中型上市钢铁企业1998~2013年各项技术创新指标的面板数据,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及马尔可夫链分析模型,对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布及发展演变态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单峰→双峰→单峰"的演变规律,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同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2不同钢铁企业Kernel密度分布状态与企业所在地区铁矿资源禀赋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高度关联性;3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低水平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小杰
本文基于2009—2020年沪深两市钢铁上市企业绿色转型数据,研究技术变革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显著推动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即技术变革与绿色转型显著正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存在激励效应,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绿色转型显著正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增强技术变革与钢铁企业绿色转型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翠红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充分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要求。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构建基于内部管理要求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企业整体环境绩效、部门环境绩效及具体指标环境绩效三层绩效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以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环境绩效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翠红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充分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要求。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构建基于内部管理要求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企业整体环境绩效、部门环境绩效及具体指标环境绩效三层绩效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以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环境绩效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郁蓉
介绍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绩效度量方法,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地区的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状况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呈现出一致性。
关键词:
绿色技术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翠红
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与环境约束刚性的两难困境,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下,钢铁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应重点反映以生产端为主的内部管理要求,并强调环保创新能力。在此思路下,本文首先构建以生产部门、研发部门、环保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和赋权,得到含权重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绩效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翠红
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与环境约束刚性的两难困境,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下,钢铁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应重点反映以生产端为主的内部管理要求,并强调环保创新能力。在此思路下,本文首先构建以生产部门、研发部门、环保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和赋权,得到含权重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绩效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煦 王道平 王燕
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绿色采购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提取了绿色供应商选择的指标,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最终构建出四维的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数据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索贵彬 宋泽海 冯兰刚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做强钢铁工业,提高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机制协同度评价模型,并以邯钢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协同学理论建构的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能够反映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企业据此可以制订有针对性的策略,模型的提出对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钢铁企业 技术创新系统 协同度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德林,张庆锋
界面管理的好坏对企业创新项目的产出的成败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尝试分析探索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影响R&D/生产界面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R&D和生产部门对界面因素的认识,并提出改进界面管理的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素蓉 孙海军 王守俊
近几年,环境问题尤其是雾霾天气的频频出现,雾霾的强度、频度、发生地区、产生的原因等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钢铁企业作为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三高企业的代表,其环境绩效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在分析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重要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预见性指标在内的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环境绩效 评价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