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2)
- 2023(13839)
- 2022(11314)
- 2021(10113)
- 2020(8680)
- 2019(19433)
- 2018(19393)
- 2017(37992)
- 2016(20994)
- 2015(23707)
- 2014(23756)
- 2013(23439)
- 2012(21770)
- 2011(19817)
- 2010(19937)
- 2009(18750)
- 2008(18675)
- 2007(17082)
- 2006(15146)
- 2005(13596)
- 学科
- 济(90061)
- 经济(89971)
- 管理(58265)
- 业(56681)
- 企(43486)
- 企业(43486)
- 方法(39070)
- 数学(34368)
- 数学方法(34117)
- 农(27264)
- 中国(25977)
- 财(21367)
- 业经(21277)
- 学(19669)
- 地方(18818)
- 贸(18102)
- 贸易(18097)
- 农业(18060)
- 易(17613)
- 制(17299)
- 环境(16721)
- 银(14809)
- 银行(14741)
- 产业(14549)
- 行(14070)
- 技术(13809)
- 和(13441)
- 融(13433)
- 金融(13431)
- 务(12601)
- 机构
- 学院(313969)
- 大学(313531)
- 济(130210)
- 经济(127648)
- 管理(116163)
- 研究(109315)
- 理学(100373)
- 理学院(99190)
- 管理学(97509)
- 管理学院(96953)
- 中国(80935)
- 科学(70299)
- 京(66441)
- 农(63239)
- 财(58626)
- 所(57562)
- 研究所(52743)
- 业大(52644)
- 农业(50391)
- 中心(49265)
- 财经(47209)
- 江(47064)
- 经(42698)
- 北京(41656)
- 经济学(40578)
- 范(40285)
- 师范(39752)
- 院(38820)
- 州(37384)
- 经济学院(37113)
- 基金
- 项目(209822)
- 科学(163077)
- 基金(150881)
- 研究(147260)
- 家(134659)
- 国家(133559)
- 科学基金(111699)
- 社会(94125)
- 社会科(89301)
- 社会科学(89270)
- 省(83527)
- 基金项目(80764)
- 自然(72648)
- 自然科(70822)
- 自然科学(70795)
- 划(70632)
- 自然科学基金(69546)
- 教育(66284)
- 资助(60311)
- 编号(58552)
- 重点(48325)
- 发(47265)
- 成果(46758)
- 部(45479)
- 创(43632)
- 创新(40893)
- 课题(40714)
- 计划(40602)
- 科研(40565)
- 国家社会(39276)
- 期刊
- 济(142392)
- 经济(142392)
- 研究(87491)
- 农(57645)
- 学报(57601)
- 中国(56257)
- 科学(49912)
- 财(43869)
- 大学(41831)
- 管理(40136)
- 学学(39899)
- 农业(38902)
- 融(27685)
- 金融(27685)
- 教育(27457)
- 业经(25287)
- 技术(24455)
- 财经(23418)
- 经济研究(23283)
- 业(20815)
- 问题(20462)
- 经(20226)
- 版(16430)
- 贸(16308)
- 技术经济(15833)
- 商业(15759)
- 科技(15479)
- 业大(14605)
- 理论(14537)
- 资源(14098)
共检索到453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政福 陈伟
钢铁产业生态化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重点对影响我国钢铁产业生态化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钢铁产业生态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系统推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
钢铁产业 生态化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灵 陈菡彬
去产能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产业是我国诸多产能过剩产业中资产规模最大、就业人员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因而也是承担去产能任务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文章阐述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伟进 陈伟 郭明晶
文章提出了运用模糊白化法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系数变异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以及考察指标关联系数变异水平这四个有机相连部分的评价模型。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钢铁产业的实证分析,认为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生态化水平的突破口主要是降低SO2排放量、改善产品结构和区位布局;虽然近几年钢铁产业生态化水平逐步提高,但进一步提高生态化水平仍然是我国钢铁产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孟 张彬
为了研究中日间钢铁产业内贸易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和方法对1990~2009年两国钢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类测量发现,中日钢铁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波浪形增长,产业内贸易模式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其次,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对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在实证结论基础上文章提出重点应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基于我国钢铁产业2002年-2008年间的2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产业平均规模,产业集中度,产业产权结构,产业对外贸易程度与钢铁产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就钢铁产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均衡关系中,技术进步对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贡献最大,其次为产业集中度和产权结构,对外贸易因素对钢铁产业能源效率贡献较小;从短期动态均衡关系来看,钢铁产业平均规模和产权结构对钢铁产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贡献度最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万学军 何维达
本文基于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视角,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政策有效的影响因素,认为当前中国钢铁产业政策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但在政策制定中需要注意评估信息不足、游说干扰和对市场机制的挤出效应等的影响,提高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在钢铁产业政策的实施环节,需要注意建立激励相容的政策实施机制,并通过精简政策控制指标、发挥产业中介作用、改进政策手段等途径,降低政策落实成本,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钢铁产业 政策 有效性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小钊 沈小静
铁矿石行业的并购可能导致大型垄断集团的产生,并最终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在我国钢铁行业对外依存度较大的情况下,我国钢铁企业要多方选择能够实现具有互补与协同效应的合作伙伴,组建大型钢铁集团,提高议价能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通过向上游的纵向一体化实现资源来源的多元化;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改进经营管理,实现节约型、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在产业政策方面,应调整产业结构,规范经营行为;重视地质、矿产等关联企业,加强矿产基地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机会,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支持钢铁行业的国外发展;改善钢铁行业的出口结构,提高高端产品的出口比重。
关键词:
铁矿石 钢铁行业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莉
进入21世纪以来,出于调整产业结构、压缩过剩与低端产能、抑制盲目投资等方面的考虑,我国对钢铁产业实行了以限产为重要内容的产业政策。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以往的这种限产政策并不成功。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既有政策的主要目标定位与产业发展趋势相错位。在产量方面,当前中国钢铁产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资源环境压力,因此今后我国钢铁产业的产量政策应该实行一个彻底的生态转向,并围绕此展开一整套政策体系的改革和设计。
关键词:
钢铁产业 限产 政策 产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黎明 陈富良
文章借助种群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产业发展模型。以中国钢铁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分别与国外钢铁产业、水泥产业、铝产业、汽车产业形成的竞争、互利、偏害、偏利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立产业发展模型。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面临的实际情况,并针对中国钢铁产业主要存在劣势(产业内部竞争效应)和威胁(产业外部竞争关系)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了WT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雅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钢铁产业生态化设计与政策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以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工序中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为重点,以环境影响评价为导向,基于钢铁全生产流程物质流分析,融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以新型节能清洁工艺技术、装备技术和仿真、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切入点,融入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完善钢铁生态产业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生态技术创新。本文从市场引导、政策促进、环境监管、技术创新、过程控制、内部循环、外部联合、责任延伸、行业自律、公众...
关键词:
钢铁产业 生态设计 政策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谢忠泉 张治河
本文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出发,根据产业创新系统相关原理,分析了钢铁产业创新的特点,并构建出钢铁产业创新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创新系统的角度出发,在钢铁产业创新政策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和评价系统等方面,阐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与产业创新系统的不谋而合之处,以及产业创新系统超出《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为设计之处,并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
产量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场竞争理论以及哈耶克"分散知识"等学说都提醒我们要对政府政策的意图和能力保持警惕。利用比较、归纳和实证考察等分析方法,基于对国内钢铁产业政策的梳理、历史反思和深层机理分析,发现我国传统钢铁产量政策在目标设定、机制设计和方法把握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今后我国钢铁产量政策应主要立足资源环境要求而实行生态转向,并在政策体制和工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设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建新
本文通过对全球钢铁产业集中度与其上下游产业集中度进行比较,分析了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意义,指出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远低于世界主要产钢国家,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产业集中度 钢铁产业 联合 重组 并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亚萍 王甜
钢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分析钢铁价格变动的原因,有助于降低由于钢铁价格变化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选取2006-2012年的季度数据,利用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钢铁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身供求关系和宏观经济的波动。最后,本文针对结论提出了稳定钢铁价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钢铁 价格波动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维达 何丹 张孟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钢铁产业安全态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安全态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 钢铁产业 安全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